安化黑茶對泡茶用量和水溫的講究
好茶必須有好水和好的茶具,如果只有這些,而沒有掌握好的泡茶技術,還是得不到好的效果。
泡茶技術包括三個要素:第一是茶葉用量;第二是泡茶水溫,第三是沖泡時間。泡茶水溫就是用適合溫度的開水沖泡茶葉。沖泡時間包含有兩層意思:一是將茶葉泡到適當的濃度後倒出開始飲用;二是指有些茶葉要衝泡數次,每次需要泡多少時間。
泡茶的標準器具。喝黑茶的器具與喝烏龍茶的差不多,茶盤、茶壺、蓋碗、公道杯、杯漏、品茗杯、茶刀等,比烏龍茶多了個茶刀。
泡茶流程
拆茶:黑茶多是緊壓茶,是壓制成塊的,先用茶刀將茶葉一一分開。
置茶:取適量茶葉置入蓋碗,一般茶量為5至8克。
溫壺:用沸水沖茶壺與茶杯。
洗茶:用沸水沖泡茶壺裡的茶葉。使蓋碗中的茶葉隨水流快速翻滾,達到充分洗滌的目的。
泡茶:沖泡的時間分別為:第一泡10秒鐘,第二泡15秒鐘,第三泡後,依次沖泡20秒。
出湯:將蓋碗中沖泡的茶湯倒入公道杯中,出湯前要用碗蓋刮去浮沫。
分茶:將公道杯中的湯茶依次倒入小品杯中,以七分滿為宜。
黑茶和緊壓茶是我國邊疆少數民族的飲用茶。他們飲用方法一般是煮飲:先將塊狀的緊壓茶搗碎,再放入鍋中用水煮,邊煮邊攪拌均勻。藏族同胞喜愛在煮好的茶汁中加入酥油和鹽,做成酥油茶飲用。蒙古族和維吾爾族則愛在濾掉茶渣的茶汁中摻入牛奶和食用鹽飲用,即鹹甜可口的奶茶。黑茶和緊壓茶這些飲用方法都是調飲,當然也可以清飲,煮好茶汁不加任何調料,這樣可以真正地品味到黑茶獨特的醇厚滋味。
在黑茶的沖泡過程中,泡茶的水溫、茶葉的用量和茶葉浸泡的時間是泡茶技巧中的三個基本要素。
茶葉的用量:
要泡好一杯茶或一壺茶,首先要掌握茶葉用量。每次茶葉用多少,並沒有統一標準,主要根據茶葉種類、茶具大小以及消費者的飲用習慣而定。茶葉種類繁多,茶類不同,用量各異。
如沖泡一般紅、綠茶,茶與水的比例,大致掌握在1:50至60,即每杯放3克左右的幹茶,加入沸水150至200毫升。如飲用黑茶,每杯放5至8克。如用茶壺,則按容量大小合適掌握。用茶量最多的是烏龍茶,每次投入量幾乎為茶壺容積的二分之一,甚至更多。
用茶量多少與消費者的飲用習慣也有密切關係。在西藏、新疆、青海和內蒙古等少數民族地區,人們以肉食為主,當地又缺少蔬菜,因此共成為生理上的必需品。他們普遍喜歡濃茶,並在茶中加糖、加乳或加鹽,故每次茶葉用量較多。華北和東北廣大地區人民喜歡花茶,通常用較大的茶壺泡茶,茶葉用量較少。長江中下游地區的消費者主要飲用綠茶或龍井、毛峰等名優茶,一般用較小的瓷杯或玻璃杯,每次用量也不多。福建、廣東、臺灣等省,人們喜歡飲工夫茶。茶具雖小,但用茶量較多。
茶葉用量還同消費者的年齡結構與飲茶歷史有關。中、老年人往往飲茶年限長,喜歡較濃的茶,故用量較多;年輕人初學飲用的多,普遍喜愛較淡的茶,故用量宜少。
總之,泡茶用量的多少,關鍵是掌握茶與水的比例,茶多水少,則味濃;茶少水多,則味淡。有人曾做過這樣一個試驗:取四隻茶杯,各等量放入3克相同的茶葉,再分別倒入沸水50毫升、100毫升、150毫升和200毫升。5分鐘後審評茶湯滋味,結果是,加水50毫升的滋味極濃,加水100毫升的滋味太濃,加水150毫升的滋味正常,加水200毫升的滋味較淡。
泡茶的水溫
古人對泡茶水溫十分講究。他們認為泡茶燒水,要大火急沸,不要文火慢煮。以剛煮沸起泡為宜,用這樣的水泡茶,茶湯香味皆佳。如水沸騰過久,即古人所稱的“水老”。此時,溶于水中的二氧化碳揮發殆盡,泡茶鮮爽便大為遜色。未沸滾的水,古人稱為“水嫩”,也不適合泡茶,因水溫低,茶中有效成分不易泡出,使香味低淡,而且茶浮水面,飲用不便。
一般來說,泡茶水溫的高低,與茶葉種類、制茶原料以及茶的條形鬆緊密切相關。大致來說,茶葉原料粗老、緊實、整葉的,要比茶葉原料細嫩、鬆散、碎葉的茶汁浸出要慢得多,所以,沖泡水溫要高。用較粗老原料加工而成的茶葉,宜用沸水直接沖泡;用細嫩原料加工而成的茶葉,宜用降溫以後的沸水沖泡。一句話,泡茶水溫的高低,主要看泡飲什麼茶而定。
沖泡綠茶,一般不能用剛燒開的100攝氏度沸水沖泡,用80至85攝氏度的水總目泡為佳;普通紅茶、花茶,由於採制時原料粗嫩適中,可用燒沸不久的90攝氏度左右的水沖泡;沖泡烏龍茶、普洱茶和安化黑茶茶類時,由於這些茶所選用的是新梢快要成熟時的茶葉做原料,而且每次用茶量較多,即使採用95攝氏度的沸水直接沖泡,溫度仍然不夠,必須用100攝氏度的高溫沸水沖泡才能使茶葉充發發揮特性。
需要說明的是,泡茶水溫與茶葉中有效物質在水中的溶解度呈正比,水溫愈高,溶解度愈大,茶湯愈濃;相反,水溫愈低,茶湯就愈淡。無論用何溫度的水泡茶,都應將水燒開之後,再冷卻至所需要的溫度。也就是說,泡茶的水溫,通常是指將泡茶用水燒沸後,再讓其自然冷卻至所需的溫度而言,至於已經過人工處理的礦泉水或純淨水,只要燒至泡茶所需的水溫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