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父母有病也得治,不然拿什麼要求孩子

你能體會那種惶恐不安卻又欲罷不能的感受嗎?

這句話簡直是我追山東衛視《育兒大作戰》心理的真實寫照啊!每次看到性格迥異的父母的教育分歧和老師們的犀利點評,就覺得那些話就是在敲打我的心,毫無遮攔的把我教育孩子的短板暴露在外。一邊很惶恐,想賭氣不再看下去。一邊又自我催眠,真正的勇者要敢於直面錯誤的育兒方法,我就要看看我在育兒這條路上到底錯了多少,最後是不是需要回爐重造,好憂傷!

當看到《育兒大作戰》第十一期——祝福篇的時候讓我對自己是不是親媽都產生了嚴重懷疑?覺得祝福這個名字起的真的好美!每個孩子都是帶著父母的祝福來到這個世上的。這次的主人公祝福是一個柔軟靈活的小胖子,別看這個6歲的小女孩胖胖的,但身體的柔軟度我敢說很多瘦子都會自愧不如。

祝福的父母最大分歧——媽媽想通過強烈的運動和調整飲食幫助女兒減肥,而爸爸則會以自己“打欠條”的方式背著媽媽給女兒加餐。幫助女兒減肥無可厚非,小女孩太胖不僅影響體型的美感,對健康也有大影響。

但祝福媽媽口口聲聲的說著要讓女兒多運動,少吃點,多吃清談的好減肥,自己卻每天各種肉不斷,卻放任自己越來越心寬體胖。爸爸呢,不忍心女兒餓會偷偷的給女兒加餐,會和女兒打欠條,給女兒鼓勵時就會給女兒買想吃的零食,重點是每次爸爸給女兒買零食的時候都會說爸爸打下的欠條要實現,但又叮囑女兒不能告訴媽媽。媽媽一邊嚴格要求女兒飲食,保持身材,一邊放任自己大吃大喝,體重上漲;爸爸一邊給孩子表明要重視承諾,一邊又讓女兒對媽媽撒謊。祝福的父母對她的教育從來沒有一個完整的標準,互相妥協,互相演戲,這樣對6歲的女孩子真的好嗎?

不愧是能教出安吉和小魚兒這樣狂圈粉的孩子,胡可一針見血的指出這對父母在孩子面前太明顯的雙重標準。我的心裡咯噔一下,我不也就這樣嗎?天天呵斥著不讓女兒長時間玩手機電腦,可是我每天一空閒就渾然忘我的投入到網路的世界中;每次吃飯的時候我就告誡女兒不要挑食,可是每次在餐桌上我的筷子只夾那幾樣菜;女兒大了,有自己的審美需求了,但每天穿什麼必須我說了算;女兒想要學跆拳道,可是由於我的芭蕾夢,我強迫女兒必須學習芭蕾。更有甚者,我已經幫女兒的一生都已經想好了,女兒交什麼的男友?去哪個城市上大學?學什麼專業?以後從事什麼工作?都應該按照我的規劃按部就班的走下去。

難道這不是做父母的雙重標準嗎?小到孩子的穿衣吃飯,大到孩子的人生選擇。大都數父母想讓孩子按著自己的想法走,父母有不能完成的夢想與不能實現的願望就把注意打到孩子身上,一廂情願的把自己的想法和願望轉嫁給孩子。

但這憑什麼?這是一種自私病,孩子並不是為你才來到這個世上的,如果生孩子就只是為了讓孩子實現你的夢想,那這樣還不如訓練一個機器人,更省心省力。每個孩子都有獨立人格和自己意志,他的人生需要自己規劃。父母只能是引路人,不是冠以愛之名的領導者。

看完祝福的生活片段,聽著老師的點評,心理一顫,我覺得我就好像是後媽,在孩子面前那麼明顯的理所當然的雙重標準。我憑什麼呢?我的這種病得治!我強迫孩子必須做什麼,自己卻做不到,這對孩子來說太殘忍,也太沒說服力。我想一個家庭最和諧的就是,父母會站在孩子的角度,以自己的榜樣力量指引孩子,和孩子一起成長。

放眼望去,不光是父母,我們大部分人都有明顯的雙重標準,習慣于“嚴於律己,寬以待己”。如果能反過來,將天下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