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為什麼肚子總是鼓鼓的呢?
文|黎明(湖南省兒童醫院普外科主治醫師) 編輯|覃靜
寶寶的肚臍或腹股溝怎麼突然鼓出一個鼓包?其實,這就是我們常說的疝氣、小腸下垂,醫學上稱之為臍疝和腹股溝斜疝。生活中,疝氣不是一個單純的包塊,其實這個包塊裡通常是寶寶腹腔內的腸管或其他器官。所以,對於這樣的“包塊”,家長不可大意置之。
寶寶為何會患疝氣?
疝氣的發生除遺傳因素外,與疝氣發生部位的特點也有關。
臍疝是怎麼出現的?
胎寶寶借由臍帶與母體相連,通過臍帶裡面的血管從媽媽體內獲取營養物質,從而滿足自身的生長需要。相比較而言,寶寶的臍部不像腹壁其他部位一樣有肌肉生長,僅有臍帶退化後形成的筋膜組織。當筋膜缺損或薄弱、周邊肌肉發育不良時,局部就形成了一個薄弱區,當寶寶用力或哭鬧時,腹腔內的腸管或其他器官就會進入這個薄弱區,使它形成一個鼓包,這就是我們所說的臍疝。
腹股溝斜疝是怎麼出現的?
和臍疝一樣,腹股溝斜疝的發生也與寶寶腹股溝局部的生理特點有關。寶寶的腹股溝區有一個像管道一樣的通道,叫做腹股溝管。男寶寶在胎兒期的發育過程中,睾丸最初位於腹腔內,在胚胎發育的後期,睾丸會通過腹股溝管自然下降至陰囊內,即便是女寶寶,在這個通道內也有固定子宮的韌帶通過,可見,這個管道是胎兒發育期不可缺少的。
正常情況下,男寶寶的睾丸下降至陰囊後,通道會自行閉合。如果這個自然的通道在寶寶出生前沒有自行閉合,在寶寶用力或哭鬧時,腹腔內的器官就有可能進入到這個地方,形成鼓包,成為我們所說的腹股溝斜疝。
疝氣,需要知道的護理常識
因疝氣引起的鼓包,用手輕輕按壓,可以將鼓包壓回去。通常在寶寶哭鬧或用力時,鼓包會出現,而當寶寶平靜時,鼓包則會消失。
臍疝大部分情況可以自行癒合,腹股溝斜疝也有自行癒合可能。所以,在等待臍疝或斜疝自愈期間的護理便顯得尤為重要了。對於疝氣的護理,家長一定要瞭解一些必要的常識。
警惕疝氣嵌頓
護理寶寶疝氣,最重要的是警惕疝氣嵌頓發生。所謂的疝氣嵌頓,就是包塊裡面的內容物不能順利回縮,包塊持續存在,導致寶寶出現疼痛、哭鬧、嘔吐等表現。如果懷疑寶寶出現了疝氣嵌頓,要儘量先讓寶寶安靜下來,看看疝氣能不能自行消失,如持續不消失,應馬上到醫院看外科急診,請醫生進行疝氣手法復位。因為嵌頓時間過長,有可能出現嵌頓內容物壞死等嚴重後果。一般來說,臍疝出現嵌頓情況較少,腹股溝斜疝則容易出現嵌頓。此外,如果寶寶經常出現疝氣嵌頓,應考慮提早手術。
儘量避免寶寶哭鬧
寶寶哭鬧容易引起腹腔內壓力增高,導致疝氣鼓出,相反的,如果能減少寶寶哭鬧情況的發生,則可減少疝氣鼓出。
不能讓寶寶吃得過飽
飲食對寶寶的疝氣影響不大,寶寶可正常飲食,同時注意加強營養,以促進寶寶生長發育。當然,過量的飲食是不主張的。
避免過於劇烈的運動
寶寶正處在生長發育期,正常的活動不需要受到限制,以免影響寶寶運動的發育和身體健康。但如果寶寶有疝氣,不宜過多地跑動,做過於劇烈的運動。
保持大便通暢
如果寶寶便秘,排便費力,容易造成腹腔內壓力升高,從而導致疝氣,因此,要注意調整好寶寶飲食,保持寶寶的大便通暢,避免便秘的發生。
特別提示:感冒發燒不會影響疝氣
有些家長擔心感冒發燒對寶寶的疝氣造成不良影響,其實,這種擔心是多餘的。寶寶感冒發燒很難避免,只要及時治療就可以了,不會對疝氣造成大的影響。
等待自愈+手術修復
疝氣是小兒的常見病,對於這個不時出現的包塊,家長不用過於擔心,即便它們不能自行癒合,做個小手術也能讓寶寶恢復健康。
臍疝大部分情況可以自行癒合,如果寶寶2歲左右臍疝仍未消失,則需要手術修補臍疝。腹股溝斜疝自行癒合率低,大部分需要手術治療,如果寶寶長到9~12個月斜疝仍未消失,就需要手術治療了。
*本文版權歸我方《父母必讀》所有,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有關版權及相關轉載問題請旺旺聯繫後臺:孕育優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