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快看!一個野生的皮卡丘出現了!

跳鼠是哺乳綱嚙齒目動物中一個比較特殊的類群,它們通常棲居在地廣人稀的溫帶荒漠和草原地帶,都是些喜歡夜間活動的小生靈,所以儘管它們在分佈區域內數量不少,但卻很少進入人類的視野,始終保持著一絲神秘氣質。

激萌的長耳跳鼠。圖片:animalbabies.me

齧齒動物也有大長腿

跳鼠家族成員眾多,跳鼠科(Dipodidae)下共有五趾跳鼠亞科、心顱跳鼠亞科、林跳鼠亞科、蹶鼠亞科等七亞科,世界範圍內跳鼠有近五十種。它們生活在北美洲、歐亞大陸中部以及非洲北部的戈壁和草原之中,我國的西北部和中亞地區被認為是跳鼠的起源地和分佈中心,我國境內已發現的跳鼠至少有11種。

跳鼠,夜行的小精靈。圖片:emgn.com

巨泡五趾跳鼠(Allactaga bullata):雖然我手短,但我腿長!圖片:tacno.net

一隻胖乎乎胖的俾[bǐ]路支心顱跳鼠(Salpingotulus michaelis)。圖片:biolib.cz

跳鼠又名跳兔,在蒙古語中叫作“耶拉莽”,在哈薩克語中被稱為“柯薩呀”,這些俗稱無一例外都與它們善於跳躍的習性有關。

蒙古國發行的《野生動物系列》紀念幣之長耳跳鼠。圖片:favouritepages.narod.ru

早在西元前1200多年,我國的古籍《爾雅》中就有關於跳鼠的記載:“兔前鼠後,趨則給,走則癲,謂之蜃兔”;北宋沈括的《夢溪筆談》對跳鼠有了更詳細的描寫:“契丹北境有跳兔,前足才寸許,後足幾一尺,行則用後足跳,一躍數尺”。前腿短後腿長,外形似兔,走起路來直蹦躂,就是古人對跳鼠直觀的印象。

小埃及跳鼠(Jaculus jaculus)。圖片來源見浮水印

啊噠!蹦高高~圖片來源見浮水印

跳鼠具有一系列適於荒漠生活的形態特徵,它們眼睛較大,適合夜間活動;它們的背部通常為土黃色,這能與荒漠環境融為一體,腹部多為灰白色,可以有效反射地面的熱輻射,從而利於散熱;跳鼠們的前肢短小,指爪尖長,適於挖掘洞穴和捕食,後肢強健有力,於是能長時間的遠距離跳躍。這一切都讓它們在戈壁荒野這片“死亡之海”中生活的遊刃有餘。

四趾跳鼠(Allactaga tetradactyla)。圖片來源見浮水印

沙漠精靈長耳跳鼠

長耳跳鼠(E.naso)最初由英國生物學家在蒙古的戈壁中發現,英文俗名Long-eared Jerboa,是長耳跳鼠屬下唯一種,也是跳鼠家族裡外形最奇葩的一個。長耳跳鼠的典型特徵是那對小飛象似得大耳朵,它們的雙耳相比于身體完全不成比例,幾乎達到身長的一半,是耳朵占比最大的一種生物。這一特點的生物學意義顯而易見,它們有利於在曠野中收集聲浪和加強聲波的共振,捕捉周圍的風吹草動,畢竟生存的真諦首先是別被吃掉。

偷偷說什麼呢?我可都聽見了。圖片:pbs.twimg.com

長耳跳鼠體長約80~90毫米,體重只有40克左右。它們的尾巴長達15~19釐米,幾近身長的兩倍,強健的尾端既能支撐地面增加彈跳力,也能在跳躍時維持身體的平衡和控制方向,尾巴末端生有長毛簇組成的尾穗,這可能是它們夜間識別同類的標誌物。

長耳跳鼠的長尾巴,啊,可別長成逗貓棒的模樣。圖片來源見浮水印

長耳跳鼠那袋鼠一樣的細長後腿也十分顯眼,雖然身形十分嬌小,但它們卻可以輕鬆躍起一米多高,足後部生有發達的趾墊和一團刷狀硬毛,看上去如同一雙微型雪鞋,這可以增大與地面的接觸面積,踏地時可防止鬆軟的地面凹陷。

大耳、長腿、毛毛尾的長耳跳鼠,優雅的模樣可以讓人忽略了它的小短手。繪圖:翼狼Elang

長耳跳鼠的生活區域橫跨我國西北地方,向北至蒙古境內,往西延伸至阿勒泰山脈,也可以算是我國及周邊特有的一種跳鼠了。它們喜歡棲息在人煙稀少的荒漠之中,常現身於沙漠綠洲邊緣的沙丘附近或有稀疏植被的沙地山谷裡。

在沙漠中挖洞躲避。圖片:BBC

它們主要以植物的嫩葉、根莖和種子為食,有時候也會捕食昆蟲,同時也是蛇類、鳥類的獵物,作為荒漠生態中的一員,在食物鏈中也扮演著重要的一環。乾旱環境中,水分永遠都是稀缺的,不過跳鼠們不需要額外的飲水,只依靠食物代謝過程中產生的水就能維持體內的水分平衡。

夜間捕食昆蟲。圖片:elementy.ru

長耳跳鼠和其它跳鼠相似,白天藏身於洞穴之內,用小豬一樣的吻部拱出洞內的細沙、掩蓋住洞口,然後蜷縮洞內呼呼大睡。夜幕降臨時,隨著地表灼熱的署氣逐漸消散,長耳跳鼠們便相繼出洞,在曠野中跳躍、尋覓,開始了充滿活力的夜生活。

夜半不睡,起來嗨!圖片:zoochat.com

長耳跳鼠每年繁殖一次,它們的繁育週期較長,通常從每年的四月末持續到七月下旬,每胎產仔3~5只,幼鼠由母鼠獨自撫養。七八月份幼鼠紛紛跟隨母鼠出洞活動,進入了它們的育肥期,它們會大量進食在體內貯存大量脂肪。隨著深秋氣溫的急劇降低,長耳跳鼠們的活動量也大大減少,它們開始紛紛鑽入洞穴,開始了長達五個多月的漫長冬眠,待到來年的三四月份,它們才會再次出洞。

別問了,冬眠五個月就是我吃胖的藉口。圖片:wildlifemongolia.com

漸漸消失的矯健身影

如今這種可愛的生靈已經漸漸淡出人們視線。長耳跳鼠棲息的環境十分偏遠,並沒有人能準確地知道它們的種群狀況,但目前科學家經過評估,推測它們的數量在十年裡下降了近80%。有學者將長耳跳鼠列為了當今最瀕臨滅絕的十種生物之一,已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 (IUCN)列為了瀕危(EN)等級,不過到目前為止它還未被列入我國的國家重點保護動物名錄。

嚶嚶嚶,快鬆手!圖片來源見浮水印

導致長耳跳鼠數量下降的因素很多,但幾乎都與人類活動有關。全球氣候轉暖、荒漠日益乾旱、植被大量減少以及非法礦藏的開採都對長耳跳鼠的生存環境造成了毀滅性打擊。長耳跳鼠們被迫離開了沙漠中部的故土,不得不到沙漠邊緣尋覓食物,然而更大的威脅也在等待著它們。

被迫四處覓食的長耳跳鼠。圖片:nationalgeographic.com

隨著農業進入沙漠和非法採礦,越來越多的貓被人類帶進了沙漠,夜間饑餓的貓會進入沙漠地帶捕食齧齒類動物,長耳跳鼠逃生技能在貪婪的貓面前似乎不堪一擊,通常一隻貓一個晚上就能捕食到20只長耳跳鼠。長耳跳鼠和許多瀕臨滅絕的物種相似,發現之初人類感慨於它們的與眾不同,而滅絕之時人類甚至都並未察覺,或許不久,它們也會像渡渡鳥一樣銷聲匿跡。

求罩!萌系小生靈需要我們的重視。圖片:theactivetimes.com

注:

本文由什麼值得買【好文·原創】頻道合作媒體“ 物種日曆 ” 作者:薩爾茨堡的魚撰寫並授權轉載,由於篇幅原因,僅選取了精華的部分進行分享。完整原文可去我站《 2017年物種日曆 篇七:快看!一個野生的皮卡丘出現了!》查看,或者關注我們的淘寶達人帳號,第一時間獲取更多好玩好看的文章,如果你有更多好物想跟我們分享,歡迎在評論區與我們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