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媽外出3個月,回來發現寶寶變化這麼大
孩子長大到3歲,林林寶媽之前推後的進修學習終於可以去完成了。可是當寶媽進修3個月回來,寶寶的言行舉止,發現了很大的變化,幾乎都沒有以前的樣子了。眼神變的自信而穩重,說話都有一些男子氣概了,笑得沒有以前那麼多,但一笑起來並不是以前的微笑而是開朗大笑。孩子怎麼會有這麼多的變化呢?是孩子相對以前長大了嗎?
孩子誰帶像誰,其實是很有科學根據的。人的長相不會隨環境而改變,但性格、行為飲食習慣等可以隨環境的改變而改變 。寶媽進修後,經常是寶爸帶寶寶,當然爸爸的性格,言行舉止,行為習慣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孩子,孩子也越來越像爸爸了。
兒童可以通過觀察、閱讀、聽他人講述來學習模仿人類的行為。 家庭是孩子成長的第一環境,也是最重要的生長環境,會伴隨孩子一生。中國的一句俗語“有其父,必有其子”,印證了父母的行為處事對孩子的影響。幾個月大的兒童就開始跟父母“咿呀”學語,一歲左右蹣跚學步,孩子學會了說話、走路後,其說話的語調、走路的姿勢都可能帶有父母的痕跡,這一點在幼小的兒童身上尤為明顯。兒童3歲前處在“圖譜時代”,他們把人們的行為模式看成一些圖譜,照著這些圖譜學習各種行為。
孩子在父母身上模仿到點點滴滴,比如父母見到他人問好打招呼,分手揮手再見,對幫助過自己的人說“謝謝”等等,這些都是人際交往中的基本圖譜。紅燈停,綠燈行,橫穿馬路走斑馬線,把垃圾丟入垃圾桶等等,這些則是社會規範圖譜。在兒童的早期生活中,大量的行為圖譜來自于父母,他們對父母的行為看在眼裡,聽在耳中,記在心上,並照此行事,這些行為圖譜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的行為習慣。如果父母行為不端,對孩子造成的不良影響也可想而知。
因此,父母想要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首先父母就得成為什麼樣的人,教育孩子的過程,其實也是教育自己的過程。
林林寶媽從孩子的變化深刻體會到爸爸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以前林林總是發愁,寶寶有些優柔寡斷,不知道怎麼去改變,而經過3個月,並沒有特別去做什麼,孩子卻在悄悄變得比以前果斷。這無疑是爸爸在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
父親與孩子的相互交往,在與母親-孩子交往相襯托和對比的情況下,有助於孩子對男性和女性的作用和態度產生理解。這方面如果沒有父親的參與,男孩的男性特徵和女孩的女性特徵都將因沒有鮮明對比而受到削弱。4歲前不與父親一起生活的男孩在性別角色上趨於女性化,同時,早期失去父愛的女孩在女性角色的形成上也受到影響。
由於父親引導孩子參與的遊戲往往較多是運動性、技術性和智慧性的。父親較多以他們固有的男性特徵,諸如獨立性、進取性、合作性、自信心等影響孩子。他們熱情、寬厚、敢於冒險、勇於堅持等特徵,使孩子在不知不覺中模仿和學習。
父親與孩子交往的數量與孩子的智商有正相關,也就是交往數量越多,孩子的智商越高。研究還發現,早期失去父愛的男孩,在認知模式上趨於女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