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魚竿的4大誤區,你知道幾個?
挑選魚竿的四大誤區
如果選魚竿的理念是錯誤的,那就很難選到好魚竿了。
有的釣友不太瞭解魚竿的相關知識,在選竿的時候會進入一些誤區,以至於買的魚竿不少,可是真正用著順手的竿子卻不多。下面幫大家簡單分析一下選魚竿的四大誤區:
釣友們可能會發現,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有些商家在宣傳魚竿的時候都要加上一個關鍵字“硬”,讓人感覺軟竿似乎已經被歷史淘汰了,硬竿才是好魚竿的唯一標準。這明顯是廣告誤導,一味的強調使用硬竿是錯誤的,如果遇到大魚,硬竿不但沒有什麼優勢,而且還有可能因為不夠柔和而導致斷線斷竿。其實軟竿和硬竿都有各自的用武之地:軟竿更適合溜大魚,可以科學合理地化解魚的衝擊力,而且更護線;而硬竿彈性好回魚快,更適合需要打頻率的綜合魚情
客觀的講,硬竿的確更為暢銷,我想這可能和當代人的行為作風是相關的,現如今人們做事講究高效率,釣魚自然也就喜歡用回魚快的竿子了,以便快速解決戰鬥。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快和穩是不能兼得的,回魚快勢必會增加跑魚的風險。如果是野釣,難得會遇到一條大魚,所以建議釣友們不要使用太硬的魚竿,以免跑魚留下遺憾。此外,不是所有的釣魚人都看重漁獲的,有的釣友更看重享受遛魚的過程,那麼選硬竿就不如選軟竿合適了。
誤區2:認為好魚竿頭兒一定要輕
先介紹一點常識:一般來講,魚竿的重心所處位置等於或者低於全竿長的四分之一,重心靠後,頭兒輕,空竿時手感好;反之重心靠前,頭兒重,空竿時手感不好。
釣友們在買魚竿的時候,有些商家可能會告訴你“我的魚竿重心靠後,頭不重,手感非常好。” 的確是這樣的,重心靠後的魚竿空竿時的手感更好一些。但是考量一根魚竿好壞,我們不能僅僅考慮其空竿時的手感,還要考慮到其中魚後的效果。頭兒輕的魚竿,釣小魚打頻率會很舒服,但是如果用於釣大魚遛魚,可能就不如頭兒重的魚竿自然協調了,因為頭兒重的魚竿更適合遛大魚。
ps:市面上很多的頭兒輕魚竿可能有貓膩。例如:有的商家為了追求魚竿頭兒輕,會把前面的竿節可以做的很輕,和後面的竿節很不協調。這樣雖然頭兒輕手感好了,但是魚竿的韌度和品質都受影響了,時間久了容易發生斷竿的情況。還有的商家在不改變原始設計的情況下,不顧實際情況地在手把上“附加重量”,比如說使用過重的後堵,讓手把節變重。這樣一來頭兒變輕了,持空竿時的手感的確是變好了,可這樣是把手臂的承重量轉移到了手心上一部分,使用時間長了手會疼,整體的舒適度並沒有得到改善。
誤區3:認為魚竿越輕細越好
從手感和視覺上考慮,釣友們可能都喜歡輕細的魚竿。不過在魚竿製作材料相同的情況下,竿體做的越輕細,其彈性和腰力就會越打折扣,有可能成為所謂的“麵條竿”,用來釣魚效果非常不好。 所以在選擇魚竿的時候要綜合考慮,不能一概的認為輕細就好。如果看中了一款輕細的魚竿,要搞清楚是什麼原因使得魚竿又輕又細的,如果是製作材料高級使得其輕細的,那可以接受;如果是通過犧牲魚竿性能的方式變輕細的,那不可取。
ps:據我所知,集超輕、超細、超硬於一身的魚竿,在選材和製作工藝上都是非常考究的,價格一般都在千元以上。
誤區4:認為魚竿碳布的T位數越大越好
T位數是指每平米碳布含碳絲的數量,T位數越大含碳量越高,製作出來的魚竿相對也就越輕。不過魚竿的含碳量越高,也就越“脆”,越容易折斷。一般來說,有嫺熟手法和技術的釣友才能夠駕馭高碳竿,對於垂釣水準一般的釣友來說,價格昂貴的高碳竿並不是最佳的選擇。如果您的技術和手法一般,建議選擇含碳量低些的中檔魚竿,雖然重量稍高一點兒,但是結實耐操,而且性價比高。
釣友們在挑選魚竿的時候,應該避免進入上面的誤區,綜合考慮魚竿的性能,才能買到好魚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