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餵養方式與人際類型的關係
【幼兒說】原創,轉載請標出處
有新媽媽留言問,她不知道哪種餵養方式更合理,是當寶寶哭鬧時就哺乳?還是大人規劃好哺乳時間,比如1~2小時哺乳一次。
聰聰媽媽就是一位典型的規劃餵養者。從聰聰出生後,聰聰媽媽就掐準時間,每3個小時喂聰聰一次。當然,隨著聰聰逐漸長大,每次餵食的奶量會增加。不過就是很多時候,聰聰沒到餵養時間哭鬧時,大多數情況下大人是不會餵養的。聰聰媽媽的理由是,亂了時間會容易導致腸胃不適。
相比之下,小墨媽媽是個按需餵養者。她會在小墨“嗚哇嗚哇"哭鬧時,抱起小墨安撫,如果寶寶哭鬧未停止,小墨媽媽會用手指觸摸小墨的嘴唇,如果發生覓食反應,小墨媽媽便知道小嬰兒餓了。因為她認為,寶寶飽了自然就不會吃。
那麼,按需餵養VS規劃餵養,到底哪種餵養方式更好呢?幼兒說慢慢跟大家詳細說明。
餵養的心理學理論
佛洛德認為,嬰幼兒期的餵養,對一個孩子人格的形成具有重要意義。因為嬰幼兒時期有個口唇期,進食是口唇期的一個重要行為表現。如果在這個過程中,寶寶渴望食物但遭遇挫折,長期下來會導致心理“固著”,即因為挫折導致的心理疙瘩,稍大後這種挫折可能會轉變為咬指甲和暴食(幼兒咬指甲和暴食的原因複雜,“固著”僅是其中的一個原因。)
除此之外,美國兒童心理學家Dollard,J.經過長期的研究發現,父母的餵養方式會對幼兒的人格產生持續性的“刻印”效應。長期閱讀幼兒說文章的爸媽們肯定知道“刻印”的含義,不理解的話直接回復“刻印”補腦哦。不過,Dollard這裡的“刻印”關鍵強調的是“餵養方式→人際交往”的關係。父母或其他養育者給寶寶餵養的方式,將決定未來孩子人際交往是主動的還是被動的。
我們假設,當嬰兒一哭鬧,養育者捕捉到饑餓信號時馬上餵食,每次如此,嬰兒的“哭鬧→食物”的條件反射得到強化(想想斯金納的條件反射原理),長期下來,孩子便懂得了主動,因為他們感受到了主動帶來的正回饋而不是挫折,那麼他們會以積極的心態對待“主動”這一行為。
否則,當嬰兒哭鬧時,規劃餵養者不餵食,在嬰兒看來就是父母漠視了他們對食物的需求,從心理學上分析,這也是行為糾正裡的消退法,不過被用在了錯誤的情境裡導致了反效果,所以長期下來,這些寶寶在饑餓時不再哭鬧,而是選擇等待父母。其結果便是像馬丁.塞利格曼(前美國心理學會主席)的習得性無助那樣,即使寶寶看到身旁放著奶瓶也不會哭喊,而是等大人把奶嘴塞進嘴巴才吮吸。所以這些孩子最終養成的也是一種“被動”型思維。
因此,按需餵養的孩子,長大後容易養成主動的人際關係,而規劃餵養的孩子,長大後容易養成被動的人際關係。前者相信通過努力和主動,能獲得理想的關係,後者心裡有渴望,但不會主動出擊,而只懂得等待和被動接受。
最典型的故事:主動型孩子與被動型孩子
有兩位堂兄弟,分別是6歲的哥哥和5歲的弟弟,哥哥是主動型的孩子,弟弟是被動型的孩子。
奶奶買了巧克力,哥哥和弟弟都想吃,但在不同的人格作用下,兩個孩子做出了不同的舉動:
哥哥想吃,便二話不說走到奶奶面前,跟奶奶說:“奶奶,我想吃巧克力”,能不能得到是另外一回事,反正是主動出擊。渴望更強烈並且足夠聰明的話,孩子可能便會用各種辦法說服奶奶得到巧克力。當然,如果有一個主動型的哥哥,弟弟一般也會獲益,因為奶奶一般不會偏心。不過這也助長了哥哥的主動和弟弟的被動。
被動型的弟弟呢?弟弟也很想吃,但卻是不行動,他心裡有很多顧慮,不過不外乎是擔心開口要求會被拒絕,甚至還會被批評等等,因為在他的生命早期遭遇了太多類似的挫折。他選擇了一直觀察、一直憋著,甚至口水流了一地……反正就是不會主動出擊。
有句諺語說“一等二靠三落空,一想二幹三成功”,這兩個孩子的表現,可能在成年後便是積極的人生觀還是被動性的人生觀了。
具體來說,主動型人格的孩子,會有哪些優秀的性格特點?
主動型人格的孩子,往往較自信,大人的正回饋而不是漠視或拒絕給他們帶來了自信。另外,這些孩子往往較合群(3歲前除外,交往是3歲後才有的需求)、思維積極、情緒穩定,也往往有高自尊。正因為主動,他們更容易把握住身邊的機會。大多數高成就者屬於主動型人格。
相比之下,被動型人格的孩子,人生觀是消極的,他們不相信自己的主動和努力能獲得正回饋,他們的思維也充滿負面的氣息,常常會跟機會擦肩而過。
餵養的角度
從餵養的角度分析,越小的嬰兒越不能規劃餵養,因為寶寶的身體發育不是勻速的,並且每個嬰兒的食物需求量也是不同的,隨著身體的快速成長,寶寶們需要的食物量不能固定,也最好不要掐時間餵食(尤其是母乳),而是採用按需供給,才能最大限度地滿足寶寶的身體發育所需。規劃餵養,不僅不能保證營養,還會挫敗寶寶對食物的欲望。到寶寶1歲後,可以按需餵養與規劃餵養同時來。
在一則古老的寓言中,說老鷹和鴨子屬於同一類鳥,老鷹跟鴨子的外形相差很小,並且它們都吃魚。有主動型思維的老鷹覺得每天只吃魚太無聊,便嘗試展翅到遠方,享受更多的美食。因為主動的想法並且付諸行為,所以它經歷了蛻變,最終變成了現在的老鷹。而被動型思維的鴨子,每天只張口吃遊過來的魚兒或身旁的野草,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它仍舊是一隻鴨子。
所以我們不要因為錯誤的餵養,便把孩子禁錮成了“鴨子”。當然,把孩子變成被動型人格,餵養方式只是其中的一個原因而已。
本文關鍵字:餵養與人格、按需餵養、規劃餵養、兒童心理、幼稚教育、家庭早教
幼兒說的作者是一位心理諮詢師,二胎媽媽、專注親子心理學,從兒子的故事書模仿來的漫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