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留給小型汽車廠商的時間不多了:要麼自力更生,要麼淪為科技公司的代工廠

雷鋒網按:在自動駕駛時代,汽車廠商要淪為科技公司的代工廠?作者在文中拋出了一個觀點:現有的汽車廠商未來有兩條路可選:要麼自行開發自動駕駛汽車並運營打車服務,要麼就自動降級成為供應鏈上的一顆“螺絲釘”,為蘋果和 Waymo 這樣的科技巨頭生產汽車。

本文來自

Forbes

,原文連結:

The Future For Smaller Automakers May Be As Tier 1 Suppliers To Apple And Waymo

,由雷鋒網編譯。

眾所周知,航空航太和汽車行業都有自己高度複雜的製造生態。這裡供應鏈層級分明,從原材料生產到產品銷售都有不同的公司負責。

在如此多的汽車公司之中,福特、通用和波音等公司站在了食物鏈頂端。不過,如果未來私人擁車逐漸過渡至汽車分享,類似菲亞特-克萊斯勒(FCA)這樣的弱勢品牌很有可能就會降級為 Waymo 和蘋果的一級供應商。

在汽車行業的術語中,能提供產品供我們購買和使用的品牌都是 OEM。它們承擔設計、整合、製造和分銷新車的多重職責。

在亨利·福特時代,OEM 職責更多,因為它們自己就是一條完整的供應鏈,OEM 會將原材料運到工廠,然後將生產製造好的車銷售出去。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OEM 開始下放一些職責,某些零部件的開發和生產任務進了供應商的口袋,因此也就誕生了類似博世、大陸、德爾福和采埃孚這樣大名鼎鼎的一級供應商。

這些公司會從下級供應商那裡購買原材料和零部件,隨後生產出電線線束、駕駛員輔助系統、變速箱等產品並直接送到 OEM 的裝配線上去。

不過,自動駕駛時代來臨後,事情又會發生變化。

未來出行品牌中, OEM 的名字將不再重要,各大車廠紛紛投資自動駕駛和打車服務就是明證。未來 OEM 的主業將進化為靠自家的自動駕駛汽車經營打車服務。

與 Waymo 和蘋果等科技公司相比,OEM 的一大優勢就是擁有良好的製造、分銷和售後服務網路。不過,科技公司在自動駕駛系統的開發上卻一路領先。

拿 Waymo 來說,它只需將現有車輛(克萊斯勒 Pacifica)進行改造就能上路測試自動駕駛系統了。當然,穀歌也曾試著開發了自己的“螢火蟲”自動駕駛汽車,不過由於行駛速度太慢,這款車已經正式退役。

“螢火蟲”的退役也意味著 Waymo 的造車夢暫時告一段落,它現在的主要目標就是打造一套高效可靠的自動駕駛系統。

幸運的是,Waymo 的合作夥伴菲亞特-克萊斯勒(FCA)非常給面子,後者專門給測試用車 Pacifica 設計了定制的線束,這樣一來 Waymo 就不用對車輛進行改造,直接安裝好感測器和電腦就能上路。

不過,雷鋒網注意到,雖然 Waymo 與菲亞特-克萊斯勒在共同研發自動駕駛汽車,但後者的任務只是提供車輛,這些車輛下線並送到 Waymo 的工廠後,菲亞特-克萊斯勒的任務就完成了,自動駕駛系統的開發與 FCA 沒有任何關係。

從這個角度看,FCA 的角色就從 OEM 變成了一級供應商,Waymo 才真正站在了食物鏈頂端。

眼下,蘋果也將重心放在了自動駕駛系統的研發上,因此它肯定會走與 Waymo 相同的道路。其實蘋果早就開始在這一領域佈局了,去年它們就花 10 億美元投資了滴滴。同時,這家經驗豐富的矽谷巨頭在計算平臺、感測器和軟體方面也有優勢。

另外,關於蘋果造車的問題大家也有誤解。雖然蘋果以硬體產品見長,但矽谷巨頭可沒有一家工廠,它們的產品都是富士康和廣達等公司代工的。

因此,未來蘋果即使造車恐怕也不會複製特斯拉的模式,現有的弱勢 OEM 恐怕會成為蘋果汽車的生產車間。

總結來說,現有的 OEM 未來有兩條路可選:要麼自行開發自動駕駛汽車並運營打車服務,要麼就自動降級成為供應鏈上的一顆“螺絲釘”,為蘋果和 Waymo 這樣的科技巨頭生產汽車。

雷鋒網推薦閱讀:

Lyft搞定第二家車企:捷豹路虎出資2500萬美金,要跟它一起測試自動駕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