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IP、流量、粉絲文化之爭背後的兩個轉型

作者 | 孫佳山 中國藝術研究院

前段時間,國內有媒體刊登了對宋方金、汪海林和餘飛三位編輯的採訪,提到目前影視圈的種種“亂象”,特別是現在中國影視圈90%以上的從業者3分鐘內必談IP,有些影視公司在買下IP的時候甚至都不知道小說內容是什麼。這篇採訪在網路傳播的過程中也引起不少網友的共鳴,紛紛將國產影視劇低品質的矛頭指向“盲目擴張”的IP模式,以流量為導向的投資思維以及與之相關的粉絲文化現象。

在這其中有必要予以澄清的是:IP模式、粉絲文化、流量思維本身是沒有原罪的,它們只是文化娛樂工業在發展過程中所出現的正常商業模式和文化現象;也並不是我國所獨有,在美國、日本等文化產業發達的國家已經出現較長時間,並依然有著很強的現實影響力。在我國現階段所出現的低水準國產影視劇等與之相關的種種亂象,主要還是根源于我國文化娛樂工業總體水準較低,且發展嚴重不均衡的現狀。在當前的紛爭和喧囂背後,也掩蓋了當前正在反覆運算週期中的我國文化娛樂工業的兩個關鍵轉型。

第一個轉型是我國文化娛樂工業的編劇創作模式的轉型。近期,十年前的《大明王朝1566》經過修復後重新播出,引發了廣泛關注,並被援引為例證來指斥當前低水準的國產影視劇。其中一個重要理由,就是以劉和平為代表的上一代編劇,以作家作品論式的方式所創作出來的影視劇的作品品質,要遠遠高於被認定是在IP模式、粉絲文化、流量思維下所生產出的當下影視劇。

然而問題在於,在當前中國電視劇行業的現實語境下,包括劉和平的另一部經典作品《北平無戰事》在內的一系列“大劇”、“正劇”正陷入到幾近無一例外的不能盈利的困局。顯然,上一代編劇所津津樂道的“幾年磨一劍”式的、“小作坊”式的、作家作品論式的創作模式,已經很難適應當前的電視劇市場環境,並正在逐漸被淘汰。

在眼下,因為我國文化娛樂工業總體水準較低,且發展嚴重不均衡,尚不具備以好萊塢為代表的完善的編劇人才梯隊和培養模式;所以就造成了一方面宋方金、汪海林、余飛、劉和平等這些老編劇被“過度”透支,另一方面新人又不能在IP模式、粉絲文化、流量思維下“接班”的尷尬現狀。

第二個轉型是我國文化娛樂工業的消費主體,正在由傳統的電視劇觀眾“大媽”過渡到他們的後代——網生代群體。近期熱播的以《三生三世十裡桃花》等為代表的IP劇,顯然就是專門為網生代量身打造的文化娛樂工業產品。上一代編劇創作模式雖然打造了一系列藝術精品,卻並不瞭解和適應在新的媒介環境下成長起來的網生代們的實際需求,更遑論為他們製作出品質穩定的文娛產品。而且,從《甄嬛傳》、《偽裝者》、《琅琊榜》到《歡樂頌》、《三生三世十裡桃花》等等,在短短4、5年不到的時間裡,為網生代的不同層次需求所拍攝出的不同類型的IP劇,也同樣在湧現出精品性的代表作品。

這充分說明儘管在魚龍混雜、良莠不齊的行業現狀下,以電視劇市場為代表的我國文化娛樂工業,正在快速淘汰和自我更新。這並不是什麼道德上的自我約束,而是在電視劇行業正瀕臨崩盤的危局下,殘酷的市場選擇的結果。

此時此刻,一部大製作的電視劇動輒幾億,一線衛視每年購買電視劇的預算已經高企到幾十億的“荒誕”現實,已經一步步受到全社會的廣泛關注,在這個過程中也難免會有很多雜糅的、錯位的呼聲和訴求。我們應充分重視當下以IP、流量、粉絲之爭為表徵的文娛生態反覆運算過程中的相關問題,因為這不僅是我們儘快走出這一歷史週期所不能回避的一系列關鍵環節,或許也是我們能否真正掙脫出這一歷史週期的唯一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