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忽視的口碑之作,連新海誠都說好!
最近有一部島國電影
引起了人們的關注
看過的人稱
“不知道比《君之名》好看到哪裡去了”
“覺得比你的名字好看多了”
這部電影就是
京都動畫的
[聲之形]
[聲之形]與[你的名字]同檔期上映
放映銀幕比[你的名字]少一半
儘管如此,還是在12日內
就突破了10億票房
成為了京都動畫最賣座的電影
除了票房,口碑也是很棒
新海誠稱讚[聲之形]:
“高雅端正的演出想模仿都模仿不了”
IMDB8.3分
metascore80分
[聲之形]能口碑和票房雙豐收
就在於它精緻的畫風
細膩的情感和震撼的主題
[聲之形]講了一個有關霸淩的故事:轉校生女主角西宮硝子來到了男主角石田將也的班上。由於聽覺障礙,女主角在班上受到歧視,男主角帶領同學欺負她。
然而女主角轉學後,當班主任問是誰欺負女主角時,所有人把責任都推給了男主角,於是很諷刺,男主角也被孤立、霸淩了,和他欺負女主角的手法一模一樣。
“壁紙狂魔”新海誠的[你的名字。]畫風美,這個大家都知道。同樣的,[聲之形]是京都動畫(京阿尼)的作品,而京阿尼是出名的畫風美,這部[聲之形]也不例外,大家先來感受一下這畫風。
精緻的畫風有了,細膩的情感也少不了。
在男主帶頭欺負女主角的這一段,用了一段蒙太奇配上歡快的音樂,暗示了熊孩子男主角此時其實很享受欺負弱者帶來的優越感,他也並不覺得自己有錯,與隨後男主角被霸淩的遭遇形成強烈對比。同時也暗示了本片採取的是男主角的視角,即霸淩人的視角敘事。
電影中還用了很多男主角的主觀鏡頭來展現他的內心世界。
男主角被孤立後,開始封閉自己,這種內心的封閉性視覺化之後就是:不被他接受的人臉上都有一把叉。
類似的手法在查理·考夫曼的[失常]裡有也用到。男主角邁克爾·斯通由於失去對生活的熱情,所有人(無論男女,包括他的妻子)在他的世界裡聲音都一樣。
影片中用了一段主觀鏡頭鏡頭展現了男主角眼中的世界:不敢抬頭,不敢正視別人,逃避現實,於是畫面中只有別人的腿,還曝光過度。
[聲之形]的背景是校園霸淩,但是並沒有止于校園霸淩,而是延伸到了人與人之間的交流。
普遍都覺得交流的方式只有一種,就是說話,通過聲音交流,但是[聲之形]想告訴我們,能為人傳達情感的,不止是聲音。
[聲之形]的日本片名是[聲の形],用了“聲”,而不是日語常用的漢字“聲”,因為“聲”是由“聲”、“手”(甲骨文和金文中的“又”像手)和“耳”組成,暗含了交流的方式有多種的意思。
影片中多次出現了漣漪。
“漣漪”本意是風吹動水面起的波紋,這種波紋的形狀也很像聲音的形狀。
漣漪也多用來形容心理上的波動,[聲之形]裡面的漣漪,暗示的是聲音的另一種形式,我們也可以理解為心理的聲音。
在[聲之形]中,由於聽不到對方的聲音(無論是物理上的還是心理上的),大家都無法相互理解。
女主角聽覺障礙,聽不到也很難發出聲音,這是實體層面的;男主角雖然沒有聽覺障礙,但是他有心靈層面的障礙:前期霸淩女主角,後期封閉自己,拒絕別人。
[聲之形]做的,就是讓男主角的心靈再次“聽見”,影片結尾,男主角有一個將捂著耳朵的手放下的動作,暗示著他的心靈能夠再次聽到別人的聲音了。從聽不到到能聽到,這個過程,也是他的成長過程。
不僅是男主角,[聲之形]裡面的配角也都有不同程度的“障礙”。性格最極端的,最愛霸淩女主角的女配一號對女主角說,說:“小學的時候,我對你理解不夠,但是你也沒有嘗試過理解我。”
當語言作為交流的主要方式,已經行不通的時候,我們該如何去和別人交流?[聲之形]漫畫原作者說:“我並不要求大家必須能夠相互理解,但也不討厭那種想法。”
相互理解,便是[聲之形]給我們的答案。有時候人與人之間的交流真的很難,尤其是交流雙方的三觀不在一個維度的時候,就像[聲之形]中,社會姐女配一號厭惡女主角無休止的道歉;男主角在被別人霸淩前不知道被霸淩的痛苦,帶頭霸淩女主角一樣,只有相互理解,人們才能再次交流。
當初[你的名字。]上映時
大家都說新海誠
終於會講故事了
[你的名字。]講了一個
流暢的故事
而這也是[聲之形]最大的問題
它的故事裝不下它的主題和細膩
這是新海誠自己畫的觀眾在觀看[你的名字。]時的情緒起伏圖(有幾個不同版本的)
很明確的一點就是,觀眾的情緒有起有落,起伏很大,這也是一個合格的劇本應該具備的。
[你的名字。]有很明顯的三幕戲,開端:男女主發現交換身體;危機:男主角發現女主角生活中三年前,且女主角所在小鎮已被摧毀;高☆禁☆潮:男主角拯救女主角。
儘管細節上還有些許的小bug吧,但是整體邏輯是明確的。
但是[聲之形]正好相反。[聲之形]最大的問題就是它的敘事太不流暢了,每場戲之間都有嚴重的斷裂感,讓人看得莫名其妙。
這種斷裂感在最後的高☆禁☆潮戲裡就特別明顯。最後高☆禁☆潮戲是男主角為了救自殺的女主角,導致了自己受傷。
由於此事,女配去找女主在吵架,家長介入,直接打起來了,隔著螢幕都能感受到矛盾的激化,此時故事已經接近尾聲了。
但是後面因為女主媽媽給女配撐傘了,表示善意和原諒的舉動,於是最後就大團圓和解了?????前面這位女配的人設可不是這樣啊。
“和解”這個動作在主題表達上很重要,也很必要,但是遺憾的是,劇本並沒有給出能夠支撐“和解”的邏輯,只能靠觀眾腦補。
還有女主角的聽覺障礙的設定。在主題上我們知道影片中的“聽覺障礙”有兩層意思,一層就是女主和周圍人無法交流,一層是互文男主心理上的聽覺障礙,從而延伸到人與人之間交流的主題。
但是從敘事上來看,女主聽覺障礙的設定,在推進劇情發展上沒有起到決定性的作用。換句話說,把女主角改成不愛說話、極度害羞的人設,整個故事依舊成立,所以也就有人指責[聲之形]消費殘障人士。
前幾年同樣以殘障人士為主角的[推拿],就沒有受到這樣的指責。導演婁燁和攝影師曾劍不僅在電影文本上為我們展示了盲人的世界,甚至在攝影上也試圖模仿半盲的視角看故事。
還有那部大家都很熟悉的法國電影[觸不可及],男主角之一是殘障人士,而且也是整個故事的前提,沒有男主角這一身份,整個故事就不存在了。
事實上,[聲之形]的口碑之路走得也不是那麼順利,甚至引發了很大的爭議。對電影持不同觀點的兩方正在網上吵得不可開交呢。仔細一想,[聲之形]引發的爭議,不正是一種雙方不在一個維度,無法交流的例子嗎?
不光是[聲之形],很多電影甚至是事件發生時,網路上經常發生罵戰,雙方各執一詞,互不相讓,好似要拼個“你死我活”才甘休。就年初的[愛樂之城],不也在影迷中引發了持不同觀點的兩方的熱議嗎?
我們為何不理性的看待問題、求同存異呢?理性討論是好的,但是罵起來就不好了。其實爭來爭去也得不到一個正確的答案,相互理解才是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