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火影忍者》監督的14年忍者修行之路

《火影忍者》自開播以來一晃已14個年頭,作為《火影忍者》(2002-2007)、《火影忍者疾風傳》1-699話的監督伊達勇登,14年間馬不停蹄、未有懈怠。上月,隨著TV版《疾風傳》699話《漩渦鳴人!!》(《火影》原作最終話)落下帷幕,伊達主帥終於卸下戰袍。在接受11月號《Animedia》採訪時,監督細數了14年與《火影》相伴的點滴與收穫。

上圖為伊達監督在推特上發文,說699話自己從《火影》畢業,並向各方表達謝意。

14年時光轉瞬即逝,讓伊達有種“熱豆腐咽下喉嚨就忘了燙”的感覺,但其實實際做片的時候還是相當辛苦的。回首當年,一切猶如彈指一揮,恍若昨日。據伊達說,製作方原本只打算做3年TV版,但當時小丑社的社長布川ゆうじ在製作發表會上放話說要連續做5年,聞聽此言的伊達心中暗想:“天哪!要5年啊”,而事實上,這一做就將近3個5年!既在意料之外又讓監督心存感激。由於從一開始就制定了長跨度的播放週期,伊達對待原作的態度還是相當謹慎的,起步階段的進度也是穩紮穩打。不過,著也是伊達頭一回負責這麼長播出週期的作品,類似怎樣烘托氣氛之類技巧他也是在邊做邊學。好在,長跨度作品的好處就在於有更多修正彌補的機會。為了便於第一次觀看或隔開一段時間沒看的觀眾對情節不至於摸不著頭腦,在構成上監督特意安排了很多回想鏡頭,同時,為了能讓不瞭解原作的人們儘快上手,也動了不少腦筋。

萬事開頭難,等TV版的製作進入到第3、4個年頭後,伊達所帶領的團隊逐漸適應了節奏。到後來,工作程式變得大同小異,週一該幹嘛,週二該做啥,每個星期都是周而復始地跟著流程轉,所以也就沒覺得特別辛苦。

眾所周知,《火影》TV版原創部分占比較大,這部分的創作會比較辛苦些。特別是在進入《疾風傳》之前,還有之後的那些原創系列,讓監督費了不少心思。如《三尾篇》《鼬篇》等,還有《船上的天堂生活篇》,既要讓鳴人繼續漫長的旅途,又得想方設法制在同一艘船上變出不同的新花樣,這些都是讓伊達頭痛的問題。

等突入“第四次忍界大戰”的篇章之後,仍舊有原創部分需要穿插其中,偏偏這一段從頭到尾都是嚴肅主題,所以究竟插什麼樣的內容好又困擾著伊達。如果硬往裡插惡搞風格的,又擔心會半路冷場。為徵集意見,監督動員全體人員一起想點子,但大家內心都想把作品做得更加好玩些,因此總會不由自主地走偏,只得由伊達出面“撥亂反正”。但是,有關因陀羅和阿修羅的故事,伊達從讀原著時起就覺得如果完全照原作來不加原創,會讓人太不容易弄懂這兩個角色,而他倆之後會同鳴人、佐助發生關聯,所以做出了相應的加工。

還有在“無限月讀篇”裡的原創,雖然理論上是只需讓角色在“幸福的夢境”的幻覺裡徘徊,對題材並無限制,但幸福至極的夢境若是重複久了,也會讓人覺著單調無聊,並且終究不過黃粱一夢罷了。而角色們處於做夢的狀態,所以也不是真在現實中鑄成大錯,因而伊達決定在夢醒的那一刻多做些文章。

接著話題轉到在製作“終末之谷”時,監督將能夠召集到的之前參與制作的所有工作人員再次集結到自己麾下,其中就有製作過OP的黑津安明等人。有種為“鳴人與佐助的和解”大業,昔日戰友全員重聚的意思。並且,擔當699話的人設是初代總作畫監督西尾鐵也,某種意義上說這也很有紀念意義。伊達半開玩笑地說,因為班底裡的這些人發揮一如既往的穩定,所以,自己可以很放心大膽地偷懶,不檢查分鏡、也不做修正,只在片長上稍微把把關。據他回憶,696和697話是1小時特別篇,因為砍掉了697話開場部分的引子,搞得大夥一直慌慌張張地忙到了最後一刻。

選角方面,伊達清楚記得,當時把聲優都集中到位於東京五反田的錄音室(現已搬遷)分兩天進行試鏡。最先要定的就是鳴人、佐助。雖說最早曾打算讓男性聲優出演,但綜合考量下來還是決定啟用順醬(竹內順子)。監督還說,在聲優選角現場,經常會發生明明是沖著別的角色來試鏡,結果導演聽下來當場分配給你個完全不同的角色。在《火影》裡,增川洋一就屬於被瞬間指定為洛克李的CV。寧次和天天的情況也很類似,是由擔綱錄音演出的神尾千春在聽了二人的聲音之後拍的板。水樹奈奈原先貌似是請來試小櫻的,但她本人主動提出能不能再試一下日向。結果弄成了3個主角還沒完全敲定,配角倒是一個個喧賓奪主地早早地定好了人選。

如果按正常流程走,為避免配角與主角“撞聲”,通常會先定主角聲優。說白了,不先確定鳴人、佐助、小櫻的聲優,就不好定卡凱西的CV。做監督的必須做出權衡,最後還是伊達覺得還是先定主角的路數更靠譜,於是就有了之後的陣容。

回首14年,伊達突然發現,當年的那些新人,不少都長成主角專業戶,例如,扮演宇智波帶土少年時代的潘惠美、卡凱西少年時代的田村睦心,這讓他吃驚不小。尤其到了後半段,大家都在各自領域活躍著。像之前提到的水樹奈奈,等伊達反應過來,人家都已經在定期舉辦演唱會,還上了紅白歌手的名單,真是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

此後伴隨著劇情的推進,雖然也有新面孔加入,但沒再舉行過最初階段那樣的試鏡。每次都從神尾提供的候選人中,試聽樣帶挑人。據伊達描述,除了《火影》這邊,神尾平時也做吹替的音響,相比演員的知名度,她更看中演技,由她舉薦的人實力絕對靠譜,在這方面他幾乎沒怎麼操過心。

在《火影》裡很少看到同一聲優身兼數職的現象,伊達解釋說,他的顧慮是由同一個人來演,投入情感時有所混淆會不好。當然,更主要的原因是,製作方無法預判原作今後的走向,萬一出現同一個聲優扮演的角色互掐起來的場面,那錄起音來真叫夠嗆,為防止出現該種情形所以刻意回避。

值得一提的是,《火影》錄製現場的人數十分壯觀,據導演腦內不完全統計,配遊戲的話約為80人左右,這還沒算上原創登場人物,真可謂細思極恐。當久未出場的聲優偶爾露面時,現場就像是開啟了畢業同窗會模式,外加畢竟整整過去了14年,卡司們之間的對話也轉向了疾病與健康的主題。

聊到令監督印象深刻的話題時,伊達首先回想起110話~134話的佐助奪還篇裡丁次幻化成蝴蝶的瞬間。還有115話~117話,寧次對鬼童丸的橋段,導演個人認為還不錯的。《疾風傳》裡,他將鳴人、小櫻、佐井、大和4人去見佐助的這場戲提前安排到剛開篇的時間點上,其用意是為表明劇組全體工作人員以該場景為目標,努力做好《疾風傳》的決心。309~332話三尾出現之章裡,在缺少原作的情況下大家仍舊非常拼,在當時原創腳本的庫存幾乎為零的前提下,情節方面居然還能到達那種完成度實屬不易。還有300話鹿丸報仇的那段和阿斯瑪不幸壯烈的場面也都至今歷歷在目。除此以外,進入到第四次忍界大戰以後,登場人物一下子多到爆棚,讓眾人好一陣手忙腳亂。由於出場的人數多到簡直分不清哪支隊伍在哪裡的地步,在商討本子的時候,只得讓文藝擔當做一張大地圖,每次都必須看圖確認之後才能向下推進。即便如此,還有好多次險些就搞混了。

14載光陰,伴隨著時代的變遷,就連電視臺播出信號也由開播時的類比信號改為了地上波數位信號。然而,在製作手法的接軌上伊達卻顯得較為“保守”,因為他覺得這是一部14年前開播的系列長篇,對於經歷如此之長跨度的作品,突然導入現今的風潮反而會破壞整體的結構感。在這方面監督一直很慎重,依舊沿用手繪人海戰術的老路子,伊達認為,這或許就是本作的最大特色。在他看來,近期的動畫製作,有一種比起原畫、動畫,更偏重攝影環節的傾向,作畫似乎變成了為攝影準備素材的角色。中割(關鍵幀之間的過度)的數量明顯偷工減料,畫不好走路、跑步等基本動作的原畫師數量在直線上升。

14年時間做一部動畫,意味著如果是開播伊始呱呱墜地的嬰兒,到今天都已經長大成中二少年了。這樣想來,剛才說的彈指一揮可真的不能算短。要知道,就在第一話剪輯作業的3周前,其中一位剪輯師的小孩降生了,那個孩子今年正好14歲,據說個兒都長到1米7高了。

總之,《火影》的故事終於告一段落,伊達覺得自己14年裡學到了許多寶貴經驗。雖然沒少給各方添麻煩,但從今往後無論發生什麼,他都感覺自己無所畏懼。因為,在作品普遍無法將動畫版進行到原作結局的現狀下,他一心想著要把《火影》拍完整,在這一點上可以說是了無遺憾了。而且,單就製作本身而言,這14年裡他想做、該做的嘗試也差不多都付諸實施了,對此監督有種強烈的達成感。而要說14年裡最讓他記掛的,估計要算沒能很好地培養下一代這件事了。已到知天命之年的伊達回想過去,覺得本應更多教些東西給年輕一代的,而自己想傳授技藝的念頭發得有點遲了。

由伊達指導的總計699話的《火影》動畫,每天看一集,也要花上近兩年的時間,監督覺得自己真是與《火影》一路共同走來。14年間的每個日日夜夜,他始終在思考著《火影》、及名為漩渦鳴人的少年的人生,也最終親手實現了鳴人想要與佐助和解的願望,讓他深感此乃人生之大幸事。

近些年動畫製作正迅速地朝數碼化轉型,伊達認為像《火影》這樣的老法作業可能真的只有現階段才看得到了。只不過在他看來,新法、老法孰優孰劣不應一言蔽之,並且他堅信新事物會以其自身的方式朝更好的方向發展。

最後,伊達表示,監督工作能在《疾風傳》里程碑式的節點告一段落,著實讓自己松了一口氣。但《火影》的世界還在繼續,他希望今後廣大觀眾仍能一如既往地支援《火影》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