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向曆】 6 月 14 日,忌薄情
川端康成(1899 年-1972 年),日本文學界“泰斗級”人物,著名小說家。1968 年以《雪國》、《古都》、《千隻鶴》三部代表作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成為繼泰戈爾和約瑟夫·阿格農之後亞洲第三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人。
川端康成幼年父母雙亡,其後姐姐和祖父母又陸續病故,他被稱為“參加葬禮的名人”。深受佛教思想和虛無主義影響的川端康成一生命運多舛,心情苦悶憂鬱,逐漸形成了感傷與孤獨的性格,這種內心的痛苦與悲哀成為後來川端康成的文學底色。1972 年 4 月 16 日,川端康成突然採取口含煤氣管的自殺方式離開了人世,未留下隻字遺書。其實,他早在 1962 年就說過:“自殺而無遺書,是最好不過的了。無言的死,就是無限的活。”
也許越親近、越深愛的人,就越難描繪出來。而越醜惡的東西,就越容易明確地留在記憶裡。
——川端康成《千隻鶴》
死亡是極致的美麗,死亡等於拒絕一切理解。生並非死的對立面,死潛伏於生之中。
——川端康成《千隻鶴》
茫茫的銀河懸在眼前,仿佛要以它那赤裸裸的身體擁抱夜色蒼茫的大地,真是美的令人驚歎不已。
——川端康成《雪國》
我處在一種美好的空虛心境裡,不管人家怎樣親切對待我,都非常自然地承受著。我想明天清早帶那個老婆婆到上野車站給她買車票去水戶,也是極其應當的。我感到所有的一切都融合在一起。我的頭腦變成一泓清水,滴滴答答地流出來,以後什麼都沒有留下,只感覺甜蜜的愉快。
——川端康成《伊豆的舞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