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世界屋脊探尋西藏美食

西藏一直以神秘著稱,同時藏族是中華56個名族大家庭中的一員,藏族傳統美食歷史悠久,品種豐富。藏餐中的特色小吃口味講究清淡、平和,除了鹽巴和蔥蒜,一般不放辛辣的調料,而你們知道傳統的藏族是有什麼美食特色嗎?

酥油茶

酥油茶因具有極高的熱量,能消除寒氣補充人體所需的熱量,饑餓的時候可以充饑;困乏的時候可以解乏;瞌睡的時候,還可以清醒頭腦。所以是藏族地區最好的飲料。

糌粑

糌粑也是用酥油做成的,是藏族人民一天三餐中常吃的主食。“糌粑”是炒麵的藏語譯音。將青稞洗淨、晾乾、炒熟後磨成麵粉,食用時用少量的酥油茶、奶渣、糖等攪拌均勻,用手捏成團就是糌粑了。它不僅便於食用,營養豐富、熱量高,很適合充饑禦寒,還便於攜帶和儲藏。

犛牛肉

藏民在製作風乾犛牛肉時,不會將牛肉從牛骨上切割下來,而是將整條犛牛腿掛到陰涼通風的地方進行風乾,更多的人會掛在室外通風處,但要陽光不直射。一般會在藏曆新年三四個月之前開始製作,等藏曆新過年時,就可以食用了。

青稞酒

青稞酒又名咂酒。藏語叫“羌”,是用西藏、青海等高寒藏地出產的主要糧食青稞製成的。它是藏族人民最喜歡喝的酒,逢年過節、結婚生子、迎親送友,聚會慶典必不可少。青稞酒色澤橙黃,味道甜中帶酸,酒精成分低,口感極佳。在藏地,無論男女老少,達官顯貴,還是貧民百姓都喜歡飲用,並用以招待貴賓佳朋。

朋必

朋必是一種豌豆涼粉,藏族朋友為了讓你記住它,喜歡開玩笑地說:“朋必”就是朋友來了,必須要吃的美味。邊走邊賣的“朋必”深受藏族人民的喜愛,轉經累了吃一口“朋必”既解餓又解饞,坐在公園草坪上聊天吃一口“朋必”既愜意又美味。剛剛買來的“朋必”新鮮熱乎,澆上鮮磨的辣椒汁,吃一口滿嘴香氣,回味無窮。

吐巴

可謂藏族的團圓飯,一般在臘月二十九享用,類似於內地的餃子。有些麵團吐巴里會包有石子、辣椒、木炭、毛線等。每一樣都有特定的含義,石子表示在新的一年裡心腸硬,毛線表示心腸軟,木炭表示心腸黑,辣椒表示嘴如刀。這是一種飲食娛樂,無論誰吃到什麼,都必須即席吐出,於是在哄堂大笑中,節日的氣氛也就愈熱鬧起來。

香寨

將土豆煮成八成熟,濾幹,去皮,切成小塊,待用。洗淨去皮之蔥段,放入油鍋內稍煎後,取出放入石槽中搗爛,盛入小碟內,待用。用涼水把咖喱粉拌成糊狀,倒入油鍋內,做成油咖喱,待用。把羊肉剁成塊,用適量酥油烹炒後,放入鍋內加水悶煮,後加入土豆、油咖喱、鹽巴、生薑、茴香、丁香、胡椒、藏蔻等調料,攪拌煮熟後即成。吃時可撒上蔥泥。

炸灌肺

炸灌肺,藏語音洛乍,多見於拉薩等地。以羊肺為主料配以酥油、麵粉等先煮後炸而成。特點是色澤淡褐,外酥脆裡軟、味道香美。特點:味香鮮,食而不膩,涼爽開胃,是極好的涼菜。隨食隨取,可保存約1年之久。

血腸

藏族血腸是藏族當地的特色美食之一。藏族血腸其實是我們熟知的香腸中的一種,然而不同的是,它裡面灌的不止是鮮肉,含有更多的是動物的血,因此得名血腸。藏族地區的農、牧民,每宰1只羊,羊血不單獨煮食,而是灌入小腸內煮熟吃。食用起來,具有不碎、不渣、不脫皮的特點,口感清香軟嫩,不膩不柴。

優酪乳

將牛奶煮沸,倒入容器內,加入少量酸牛奶作發酵劑,溫度控制30~40℃,使乳酸菌大量繁殖,將牛奶中的乳糖分解成乳酸。隨著乳酸酸度的不斷增加,牛奶中的酪蛋白開始沉澱,就凝結成嫩豆腐狀的優酪乳,並產生一種芳香氣味,即可食用。

藏面

藏面,其實就是青稞炒麵 ,主料小麥麵粉為主。西藏本地的小麥產量是很低的,雖然藏民在六七千年前就開始發現種植春小麥。西藏小麥做成麵粉後“做饅頭粘牙,做麵條成段,包餃子露餡”,況且小麥種植對海拔有要求,必須在海拔3000米內的地區種植。

酥油

酥油的名稱應該叫“起酥油”,它的作用不言而喻。酥油是藏族食品之精華,高原人離不了它。酥油是似黃油的一種乳製品,是從牛、羊奶中提煉出的脂肪。藏區人民最喜食犛牛產的酥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