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老字型大小,吃出百年匠心手作美味
老北京人流行的一句口頭禪是:頭頂馬聚源,腳踩內聯升,身穿八大祥,腰纏四大恒。老字型大小可以說是一種身份地位的象徵。全聚德烤鴨則是北京美食的一種代名詞,老字型大小的存在已經是融到骨子裡的民間文化象徵了。 近年來因為轉型失敗或種種因素,越來越多老字型大小悄然隕落,人們還未來得及追訴情懷,就已經開始淡忘他們留下的記憶。
正當傳統糕點看似大勢將去時,電商的迅速發展為其開拓了新的生存方式。與甜膩的西式糕點相比,老字型大小的手作糕點在配料和甜度上更加健康,因而獲得更多注重健康的年輕客群關注。夏季飲食宜清淡,不如備幾份老字型大小糕點,讓下午茶時光更具匠心美味。
【稻香村】
乾隆皇帝在南下蘇州時嘗過稻香村的糕點後贊其為“食中雋味,美味不可多得”,並當即題寫“稻香村”匾額,之後稻香村名揚天下。北京的稻香村有兩家,一是始建於1895年的北京稻香村(現logo有三禾標誌),也就是當時魯迅先生經常光顧的“稻香村南貨店”。
二是創始於1773年的蘇州稻香村,牌匾上標注著蘇稻,生產的蘇式月餅製作技藝已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北京的小夥伴可能還知道“稻香春”,這並不是山寨的店鋪,而是由稻香村派系的張森隆從稻香村獨立之後成立的南味糕點鋪,同樣是中華老字型大小。
▲北京三禾稻香村京八件禮盒
老北京人管糕點叫餑餑,當時的餑餑鋪分為漢民和回民兩大類。人們在走親戚時買的“京八件”源自清朝宮廷禦膳房的創意,傳統的“大八件”有福字餅、太師餅、壽桃餅、喜字餅、銀錠餅、卷酥餅、雞油餅和棗花餅等,分別寓意福、祿、壽、喜、財和文等。在民間大八件指八樣點心加起來正好一斤,小八件加起來則是半斤。根據餅皮的做法不同又分為酥皮大八件、奶皮小八件和酒皮細八件等三種。
古時對八件的種類和擺放都是有講究的,現在多是按照喜歡的口味挑選。北京稻香村作為京城生產經營南味食品的第一家,其京八件禮盒堪稱經典,也是外地人選購京味兒特產的首選店鋪,糕餅口感清甜酥軟。網上選購時注意帶有三禾標示的才是北京稻香村。
▲北京蘇稻稻香村糕點禮盒
曾有文稱讚蘇稻:“蘇州茶食店,稻香村最為著名,其次為葉受和,若東祿、悅采芳,又其次。”吳地習俗講究:婚嫁、彌月、祝壽、高升、遷居、遇喪、祭祀等宴請必以茶點款待賓客。蘇稻起源于蘇州,是正經的蘇氏糕點,後又在北京通州建廠,現擁有先進的蛋糕、月餅、糕點和休閒食品生產線。與北京稻香村相比,蘇稻的八件禮盒更加多樣化,加入更多西式做法,樣式精緻口感細膩油潤,二者雖同為南味糕餅卻有著不同的發展變化。
▲山西特產雙合成油食果子
“世界麵食在中國,中國麵食在山西”,這裡的麵食並非獨指麵條餅食,更包含各式傳統糕點。雙合成創立於1838年,是山西著名的“中華老字型大小”點心鋪。作為代表產品之一的油食果子由史志德創制而成,他也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郭杜林技藝的第二代傳人。每一顆油食都由師傅們手工和麵、揉捏、炸制和掛漿,成品光亮誘人,吃起來酥脆綿軟,香甜可口。
▲杭州鹽官萬昌雲片糕
鹽官萬昌茶食創立於1916年,直至今日。昔有“南有鹽官萬昌,北有天益興”之說, 天益興因體制轉換早已不復存在,而鹽官萬昌卻代代相傳,經久不衰,而這當中的秘密大概也是這不斷精進的手作技藝了。 手作的核桃雲片糕潔白如雪,單取一片清透如紙,吃起來入口即化,香糯而不膩。
▲犁記鳳梨酥禮盒
犁記創立於1894年,在臺北起家,以“純手工、無添加”為理念,嚴格甄選優質原材料,只為吃得安心舒心。2007年憑藉鳳梨酥在台中比賽中拔得頭籌,次年又獲得“臺灣第一椪”金牌獎,之後推出的太陽餅和牛軋糖也斬獲多項冠軍,可謂打造出漢餅的金字招牌。招牌鳳梨酥的原料並非單純的小麥粉,特別加入紐西蘭無水奶油,再由師傅手工揉制餅皮,才能烘烤出如此奶香濃郁的酥皮。
▲廈門黃則和椰子餅
黃則和始創於20世紀40年代,黃則和老先生初期是以手工作坊方式經營,因其製作的花生湯等小吃風味極佳,深受老廈門人的喜愛和青睞。歷經60年的風雨洗禮,如今的"黃則和"已然成為了老字型大小的名牌企業,更如同廈門市的一張名片,在海內外華僑中享有很高的聲譽。招牌椰子餅帶有滿滿的椰蓉和酥油的清香,甜而不膩的口感令人難忘。
▲上海沈大成蛋黃肉鬆青團
上海老字型大小沈大成創建於1875年,以具有濃情中國味的海派糕點名揚天下。但沈大成不停步于傳統手作,利用先進工藝將新元素融入到傳統糕點製作中,推出獨具特色的創意餅食。例如招牌青團,將鹹香流油的蛋黃與肉鬆加入其中,為甜糯青團增添鹹香口感,引得年輕人爭相排隊搶購。
▲杭州知味觀綠豆糕
知味觀始於1913年,是位於西湖邊上的百年老店,專注製作杭州老味道,以傳統杭幫菜和精美糕點聞名。招牌綠豆糕由舌尖2的糕點大師丁灶土精心烘焙,優選高品質綠豆去皮打泥,秉承傳統工藝製成的綠豆糕質地細膩柔軟,清甜不油膩,夏季放入冰箱冷藏後食用更加清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