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獎鮑勃·狄倫,叛逆童年的育兒啟示
來吧,全國做父母的,聽我說你們不懂的事情,不要妄加批判你們的兒子女兒,他們不會再乖乖聽話,你們那條老路愈來愈走不通,新路已開,要是不能伸出援手,請你們讓到一旁,因為時代正在改變。”——鮑勃·狄倫,The Times They Are A-Changin
他,鮑勃·狄倫。打敗眾多作家,在今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他是迄今首個也是惟一獲此殊榮的搖滾歌手。他曾被稱為叛逆的佛陀,抗議的牧師,拒絕服從的男爵,寄生蟲的領袖,無政府的主教等等標籤。他始終堅持做自己,走自己的路。
這到底是一種怎樣的“叛逆”?而他的成功對於家長們又有何啟發呢?
鮑勃·狄倫的成長與啟發
鮑勃很小就喜歡唱歌,而且有很強的表現欲。在他3歲那年就當著鄰居阿姨們的面表演了兩首歌,最好笑的是在唱歌前他鄭重宣佈:“大家都不要說話了!否則我不唱!”鮑勃同其他男孩子一樣,也喜歡看連環畫,他會經常躲在自己的房間裡看個沒完。成年的鮑勃常梳著背頭穿著黑皮夾克,一雙高腰皮靴,騎著二手的哈雷摩托車,帶著女友在大街上兜風,鮑勃在旁人眼裡成了鎮上不良青年的一員。
不過,總的說來,鮑勃的中學時代還沒有太多叛逆。中學畢業後,鮑勃考上了大學後,但很快就厭倦了枯燥無味的大學生活,整天出入于酒吧區,聽“垮掉派”(Beat)詩人們朗誦詩歌,也跟著他們一起吸毒。最後為了自己的搖滾夢,輟學在紐約的街頭彈唱。但鮑勃·狄倫的媽媽並沒有否定自己的孩子,“鮑勃·狄倫有一位善解人意的猶太媽媽。”艾倫·金斯伯格(Allen Ginsberg)這麼談起他。狄倫曾在一次巡演中帶著他的母親。每當他演唱那首《沒關係,媽媽(我只是在流血)》,齊默爾曼女士就會站起身來說:“說的是我!”雖然鮑勃在成長過程中,做了無數大多數人認為是壞孩子的行為,但在這位媽媽眼中,他一直都是那個會為自己的生日寫詩,擁有無限才華的音樂天才。
家教的根本不是讓孩子成為誰而是給孩子一個足夠強大的內心“我希望孩子這樣......" 這種想法,相信很多家長都有過,我們習慣性地用單一的標準來評判孩子的整個生命。孩子的習慣一點不好,我們就不接納孩子;孩子成績不好,我們就否定孩子的所有。不認同孩子是個普遍現象,但最致命的是,我們很容易把目光聚焦在我們不滿意的地方,並把它放大為孩子的全部。於是,孩子從我們這裡接收地資訊,總是自己這裡不行,那裡不行。如果我們不能意識到這個弱點,不能認識到我們這種負向的慣性☆禁☆行☆禁☆為,剛開始,孩子感覺父母不接納自己;終於有一天,孩子被父母催眠了,自己內心也會認為:“我不好,我是不行的。”所以父母應該在認同成長中的的孩子,教導孩子認同自己、肯定自己,懂得客觀地認識自己,不會輕易為他人的看法所左右。好的教育不是讓孩子成為誰,而是喚醒他們內心的種子,認識自己,知道自己想要成為什麼。而我們要做的就是給給孩子一個足夠強大的內心。
推薦理由: “中國家族中的教育模式是通過代代模仿和傳染得以傳承和延續的,經常看到幾代人都在重複相似的惡劣教育方式,每代人都在承受著同樣的痛苦和磨難,直到有一個人醒悟過來,從此斬斷了這根鏈條。”《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作者尹建莉超越之作,8年潛心觀察上萬個中國家庭,歸納98個典型的“中國特色”家庭教育問題案例。
推薦理由: 不依規矩不成方圓,這句中國的老話正在被越來越多的現代心理學和教育學研究所驗證。所謂做規矩就是設定界限遵循規矩,即使在崇尚個人自由的美國,無論是科學的雜誌還是通俗的育兒必讀都強調要給孩子從小設定界限,甚至呼籲做規矩要從嬰兒出生就開始。其中的道理很簡單,那便是規矩是遲早要做的,越早做,所付的代價越小而收益越大。
推薦理由: 谷歌創始人拉裡·佩奇和傑佛瑞·貝索斯在採訪中說:“我們的成功源於我們都上蒙台梭利學校,在那裡,我們接受不同的教育:不必死守規則和命令,自我激勵,敢於質疑這世界上發生的事,以不同的方法做事情。”
推薦理由: 兩位傑出的教育專家所提供的互相尊重而又切實可行的溝通方法,使得父母與各年齡段孩子的關係更加輕鬆而有品質,本書因此受到了來自世界各地父母和專家熱情洋溢的讚美。本書出版30周年之際,作者修訂本書,再次與讀者分享她們*新的觀點和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