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Nike將重返黃金年代了?

90年代是運動鞋的黃金年代,在那個階段Nike所奉行的是“小勾”,如今似乎有點重新回來的意思。

記得從2008年開始,Nike籃球鞋的設計有了很明顯的一個特徵——大swoosh,從旗艦鞋Nike Hyperdunk 2008開始,任何設計都要為這碩大的勾勾讓路,其他都可以不加,但內外側的大勾是一定要的。

一些簽名鞋,比如LeBron或者Kobe的,再怎麼變化,內外對稱的勾是雷打不動的,所以會讓人感覺怎麼鞋子都長一個樣呢?像此後的“大呂布”等鞋子也都是以大勾作為鞋子明顯的。

我們會問,為何要這樣的設計呢?其實道理很簡單,在各個比賽中,如何在轉播畫面中將一雙鞋的品牌體現出來,那就一個辦法——加大logo,像在NBA,一個球鞋的近景特寫就很容易捕捉到品牌logo,這對於品牌的推廣有著莫大的好處。

不過潮流的風向總會不停更迭的嘛,從今年一些Nike的產品中看,細小的勾子正在慢慢成為流行,老鞋迷一定熟知在上世紀90年代,球鞋的黃金時代,Nike就是用小勾籃球鞋來征服鞋迷們的,而其中的一些經典款在今年也回來了,這似乎是一種前兆。

比如最近火爆複刻的Air Zoom Flight 95以及Air More Uptempo這兩款就是典型的小勾的代表作,還有像噴泡中的“噴”,也淡化swoosh了。

這是屬於90年代的風格,突出球鞋本身的造型設計,像亮片,AIR的大字以及噴泡凹凸的質感,如果在這些設計上面加大swoosh的分量,顯然就會打破原本完美的平衡了。

細小的勾子成為流行,不僅表現在重塑經典球鞋上,在新推出的球鞋中也將小勾表現了出來,比如React Hyperdunk 2017 Flyknit,這雙鞋鞋面運用了“滿屏”的Flyknit,但側面的Nike Swoosh還是得到了保留,但有沒有發現這雙鞋的swoosh特別小,還是用刺繡設計的,這像極了90年代那些刺繡小勾的設計了。

主推的簽名鞋中,像Zoom KD 10,在過去的幾代中,Swoosh都是盡可能地被放大,但在這雙新鞋上,Swoosh只出現在了後半部分,不算特別小,可對比以前真的就小了許多了。

還有Zoom Soldier 11,試問如果鞋面有巨大的Swoosh加入,那如何才能突出四根綁帶的巨大特點呢?所以還是將勾勾放在中底吧,並且還是後掌的地方,雖然面積變小了,但也能突出swoosh,並且將鞋面的設計完全體現,是個很棒的選擇不是嗎?

除了籃球鞋之外,一些休閒鞋,比如復古跑,板鞋之類的似乎也在“刻意”突出小勾的用意。最近Nike Sportwear打造了“Jewel”的系列,所謂jewel就是珠寶的意思,而這方面特點的體現就在swoosh上,swoosh被設計成了凸出塑膠片的樣子,但swoosh整體又是比較小的。且看Air Max 1 Premium Jewel和Nike Cortez Jewel上就很容易發現以上特徵。

還有已經化身為滑板鞋的SB Blazer Mid,同樣將Blazer原本巨大的勾勾放棄,改為細小的刺繡Swoosh,只能說真的有點刻意而為之。

說一個內幕故事吧。

Nike現任CEO馬克·派克是設計師出生,菲爾·耐特把衣缽傳給了派克,你會想為何不是汀克呢?汀克也是設計師出身不是嗎?但耐特看中派克的是除了設計之外還有對品牌及市場行銷的能力,是需要一個全面的人來擔當的。汀克是一個在設計領域偉大的人,是一個匠人,將所有精力都投入到了設計學中。但派克不同,派克在設計過程中會考慮到品牌未來發展,在他出任CEO期間,對於設計師的要求是非常高的,甚至是苛刻,他是大logo的始作俑者,一個秘密是他對於內外側logo的對稱角度,大小對比都有著嚴格的規定。他的這種嚴格使得一些設計師感到乏味,像DenisDekovic、MarcDolce、MarkMiner三位設計師就投奔到了adidas,理由是Nike對於設計師限制太大。

當然,現在Nike正在改變,至少對於swoosh logo的大小似乎放寬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