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糾正孩子的錯誤能夠激勵孩子嗎?

在眾多家長答疑中和家長課程中,我都會遇到家長普遍存在的一種觀念和行為,那就是,家長認為糾正孩子的錯誤是家長的責任,只有這樣才能夠激勵孩子更上一層樓。中國有句教養名言“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大家秉承了這種觀念,經常對孩子的錯誤嚴厲指出,橫加批評,導致孩子害怕被批評和指責,就會拼命努力,但這樣孩子是被激勵了才這樣的嗎?顯然不是,孩子是被嚇住了,孩子希望擺脫這種被羞辱和被指責的感受,所以才會有了家長的很多困惑:

“為什麼我說過很多遍,他答應了下次還會犯同樣的錯誤?”

“我的孩子為什麼對我撒謊?我和爸爸都是很誠實善良的人”

“我的孩子怎麼老是拖拉磨蹭,故意氣我似的”

“我是想激勵孩子,可是說到她的錯誤時他總會反抗找理由?”

我們很多的教養錯誤都是以激勵的名義犯下的。正面管教的創始人簡·尼爾森曾經說過這樣的話“我們從哪得到這樣的瘋狂的想法,讓孩子感覺很糟糕卻希望孩子做得好?”,想一想,當我們糾正孩子錯誤的時候經常會怎麼說,怎麼做呢?

“你怎麼又做錯了呢?給你講過100遍了,你長耳朵了嗎?”

“不應該是這樣的,要這樣做才是對的”

“這個字抄20遍,你就不會寫錯了”

等等。。。

無論我們的口氣如何友善,但表達的都是指責,批評和懲罰是嗎?當孩子接收到這樣的資訊時,你覺得會渾身充滿了力量嗎?孩子感覺好才能做得好,這樣是無法激勵到孩子的,因為你看到他的行為的反應就明白了,不是嗎?

但我們想激勵孩子的時候,要如何表達呢?除了肢體語言,欣賞的眼神,理解的擁抱,讚賞的微笑,我們還可以這樣表達:

1、描述你觀察到的事實

“我注意到你把濕毛巾放在了床上”

“馬上要到我們吃飯的時間了,我看到你的油畫棒孩子餐桌上”

“我看到你的衣服還晾在外面,看天氣馬上就要下雨了”

2、對他有能力找到解決方法表示信任

“我相信你自己就有好辦法!”

“上一次你就自己解決了,這一次我依然相信你!”

“你願意嘗試一下嗎?”

3、告知他可以尋求説明

“你需要我做些什麼呢?”

“如果你有困難,可以隨時來找我!”

“如果我不在的情況下,你還可以找誰來幫你呢?”

嘗試一下吧,當你自己說這些話的時候,你自己都會感覺很有力量和深受鼓舞,所以這三種教養方式是説明你激勵孩子的,激勵到孩子的內在,而不是表面,邀請孩子去發現他自己的能力,激發孩子的勇氣,孩子將獲得無窮的動力去探索和挑戰未來!這難道不是父母想給到孩子的嗎?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孩子終將會離開我們而獨立,希望他離開我們的時候,他身上的最寶貴的武器就是,即使知道生活中困苦艱難,自己的資源有限,但仍然有希望地去生活去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