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ienware15 R3 遊戲本
【數字尾巴供稿】
Alienware,對於所有的遊戲愛好者們來說是個特殊的符號,它代表著「個性」與「強大」,旗下的遊戲本也是目前遊戲本產品中的佼佼者,出色的外形設計和強悍的性能配置一直都是 Alienware 產品的代名詞。目前 Alienware 遊戲本一共有 Alienware 13、Alienware 15 和 Alienware 17 三個版本,其中的 Alienware 15 是相對比較均衡的型號,既保證了一定的性能,也在便攜性上優於 Alienware 17。
在 2016 年,Alienware 旗下的筆記本更新了模具設計,主要變化體現在機身後方的散熱模組上,機身厚度也從原先的 34mm 降低到了 25.4mm,進一步方便了用戶攜帶出門(雖然我覺得也沒幾個人會帶出街)。今年的 Alienware 依舊延續上一代的設計,僅在配置方面做了一些小更新,我在體驗了一段時間的 Alienware 15 R3 遊戲本後,與大家分享一下這款高端遊戲本的簡單使用感受。
新模具下的「騷氣」與「纖薄」
提起 Alienware 的產品,我首先想到的便是它酷炫的燈光效果,在平日裡貌似遊戲玩家們也都很喜歡這種高調騷氣的燈光渲染,無論是 DIY 主機還是遊戲桌面的佈置都少不了氛圍燈的點綴。然而正是這重要的燈光,在 Alienware 的新模具下有了新的展示方式,原先在 A 面的兩條光帶和機身前下方的兩條光帶被取消,換來的是機身左右兩邊多出來的兩條光帶,相比此前要更加高調了。
A 面、B 面的 Alienware Logo 和 C 面的鍵盤、電源鍵、觸控板也依舊支持燈光效果,騷氣程度絲毫不減,使用者可以通過系統自帶的 Alienware FX 管理燈光的顏色和閃爍方式,在 Alienware Arena 社區上你也可以下載別人分享的燈光主題,自訂程度很高。當然了,如果你不喜歡這些燈光,將其全部關閉也是可以的。
整體造型上,Alienware 15 R3 依舊保持著 Alienware 產品的硬朗風格,A 面的鋁合金材質加強了產品的整體質感,由於沒有了此前的光條設計,A 面看上去也相對簡潔一些。「扁平化」是新模具的設計特點,A 面的邊角沒有了此前模具的弧度,個人覺得略顯死板,不如上一代模具看起來那麼靈動。
手上這台 Alienware 15 R3 的尺寸為 25.4mm x 389mm x 305mm(高 x 寬 x 深),重量為 3.49kg,其中厚度的降低是體現得最為明顯,初上手時都還有些不太習慣變薄的 Alienware。不過厚度雖然是降了,但重量卻一點都沒降,我猜測可能是由於散熱模組的加入吧。
採用了新模具的 Alienware 15 R3 可以單手打開螢幕,這點還是值得表揚的。
Alienware 15 R3 搭載了一塊 1080p 的 IPS 螢幕,色彩表現較為優秀,可視角度也不錯,折疊角度幾乎已經達到了 180°。隨帶一提的是,Alienware 15 R3 2017 新款支援了帶有 G-Sync 的螢幕,使用者可以在購買時進行選配。
螢幕上方為前置攝像頭、雙聲道麥克風和 Tobii 眼球追蹤。其中前置攝像頭是支援 Windows Hello 的,至於 Tobii 眼球追蹤可以即時確認用戶的位置,從而減弱或增強電池續航時間和系統整體供電,譬如你不在顯示幕前時,系統會自動降低螢幕亮度或者進入休眠狀態,以保證更長時間的續航。
鍵盤部分和之前的 Alienware 15 一致,都是在左側有一排功能鍵,用戶可以將其設置為你需要的鍵位、複合鍵或者快捷功能等等,實際使用中還是特別方便的,系統還給予了使用者三個檔位元進行存儲,玩家可以根據使用場景的不同而選擇相對應的鍵位模式。要說缺點的話那就是如果你沒用過這種帶功能鍵的鍵盤,那麼初上手時會特別容易按錯,譬如像我在辦公室用 Alienware,回家用自己的電腦,這種鍵盤配置帶來的變化就十分讓我感到不習慣。
至於 Alienware 15 R3 的 C 面依舊還是類膚材質,觸感倒是不錯,但我其實並不是特別喜歡 C 面用類膚材質,因為特別容易粘汗漬,而且還很難擦拭乾淨,使用時間一久看上去就特別髒。
介面方面,Alienware 15 R3 配備了兩個 USB 3.0 介面、一個乙太網埠、一個迷你 Display Port 1.2 輸出埠、一個 HDMI 2.0 輸出埠、一個 Thunderbolt™ 3 埠、一個 Alienware 顯卡擴展塢、一個電源插孔、一個 Noble 安全鎖埠、一個 USB Type-C 介面、一個耳機埠和一個麥克風埠。作為一款遊戲本來說,個人覺得 Alienware 15 R3 的 USB 介面還是少了一些,好在玩家還是可以通過雷電介面進行擴展,至於沒有 SD 卡槽也稍稍有些遺憾。
翻到 D 面,散熱區佔據了該面的大部分面積,進一步加強了 Alienware 15 R3 自身的散熱水平。在散熱區的左側、右側和上方都有配置細長條狀的膠墊,便於通風散熱。
總的來看,Alienware 15 R3 依舊保持著 Alienware 產品的獨特騷氣,相比上一代模具「纖薄」的機身也可能不會帶給你太過強烈的笨重感,但在重量與體積沒有太大變動的同時,Alienware 15 R3 可能也僅僅只是變扁了而已。
GTX 1070 加持,遊戲表現流暢
我手上這台 Alienware 15 R3 屬於中配版本,相比 2016 年的款式主要也就慣例升級到了第七代酷睿 i7 處理器。具體配置如下:
處理器:英特爾 Core i7-7700HQ @2.80GHz 四核
記憶體:16 GB ( 海力士 DDR4 2667MHz )
顯卡:NVIDIA GeForce GTX 1070 ( 8 GB / 戴爾 )
硬碟:256GB 固態硬碟 + 1TB 機械硬碟
系統:Windows 10
GTX 1070 的顯卡配上 1080p 的螢幕基本上可以通吃目前大部分遊戲的最高畫質了。在最高畫質的 GTA 5 下畫面表現流暢,並沒有掉幀的情況出現。不過在玩《戰地 1》時,過場動畫出現了較為明顯的掉幀情況,實際幀率估計在 20 幀左右,但進入遊戲後依舊表現流暢,不會影響遊戲體驗。
使用 3DMark 進行測試,在 Fire Strike Ultra 中獲得了 3970 分,Fire Strike Extreme 中獲得 7457 分,而 Time Spy 獲得了 5250 分,屬於正常水準。
散熱方面,Alienware 15 R3 採用了雙風扇設計,在運行《戰地 1》這樣的大型遊戲時,機身表面溫度基本維持在 40° 上下,溫度較高的地方主要集中在鍵盤上方,溫度到達了 45° 左右。CPU 和 GPU 在待機狀態下溫度為 50° 上下,滿載後溫度則達到 70° 左右,散熱效果還算合格。
由於 Alienware 15 R3 的 D 面僅有 7 顆螺絲,所以想拆卸 D 面去升級硬體變得十分簡單。Alienware 15 R3 的內部設計依舊十分工整,硬體佈局也相對緊湊。
單就性能水準上來說,Alienware 15 R3 的 GTX 1070 應付 1080p 畫質下的遊戲可以說是遊刃有餘了,整體性能表現也在正常範疇之內。將其放在各類遊戲本產品中,Alienware 15 R3 依然是一款各方面表現都十分出色、均衡的優秀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