籃球鞋:墮入凡塵的半神與and1
就像達芬奇之於油畫,貝多芬之於音樂,卡特對於扣籃的貢獻也是如此。要選出卡特最好的扣籃就如同要選出一幅達芬奇最好的油畫一樣,難度太大了。卡特的扣籃不論是360度轉體、大風車、空中接力或是拉杆式扣籃都讓球迷如癡如醉。而卡特的最佳扣籃比別人多兩個,一個是在2000年扣籃大賽上的扣籃,另一個則是在2000年奧運會上他飛越身高2.18米的法國中鋒韋斯後的扣籃。正如卡特的現隊友傑弗森說:“人們曾經認為沒有人會比喬丹和威爾金斯跳得更高,喬丹等人的確是出色的扣籃高手,但是他們都無法和卡特相提並論。”
扣籃這門學問於籃球運動來講顯然是有著舉重若輕,不可或缺一門“藝術”。 幾乎可以說在所有人類的運動類別中,只有籃球中的扣籃形成了一種“運動中的運動”的“子母劍現象”。這在其他運動中是不曾有的。扣籃是一門藝術,因為它在那脫卸重力的羈絆和引力的禁錮的一瞬間賦予了不會飛翔的人類一雙象徵意義上的翅膀,儘管是極其短暫的。但卻極盡妍姿,淋漓盡至的展現了人類美倫美奐的肢體之美。雷霆萬鈞有之,婉柔飄逸,一氣呵成有之,輾轉自如,意猶未盡有之。帶給了人們的無與倫比的強烈視覺感受。
儘管傑弗森把卡特誇得淩駕于喬丹之上,但縱觀NBA幾十年中其實也僅有喬丹和卡特正是扣籃運動中真正登峰造極的高手。這兩位在扣籃一門上已有如劍道中的西門吹雪和葉孤城一般,各自站在了別人無法企及的高度。這兩人垂直彈跳俱都是43英寸,伯仲上下,喬丹跑跳為一米五五(見喬丹自傳)。喬丹風格飄逸流暢,加上騰越之高,橫跨之遠,給人一種翩若驚鴻,矯若游龍的感覺。而卡特扣籃則力道十足,勢若奔雷,好像泰山傾軋壓頂一般,有若天馬行空。
這兩個扣籃聖人,一個被世人稱為“飛人(Air)”,另一個被大家叫做“半人半神(1/2 Man,1/2 Amazing)”。從字面上看,似乎卡特的“半人半神”更加有些神乎其技的味道。雖然這二人都是北卡羅來納畢業的校友,可所走的道路,卻截然不同。喬丹一直高調行事,做球隊老大,拿總冠軍,舍我其誰,星途錢途雖不能說是一帆風順,但最後也算落得個功成名就、衣錦還鄉。卡特的籃球之路就沒有那麼順暢了,在過去的幾年裡卡特一直受傷病的困擾,最主要的卡特骨子裡是一個溫文爾雅的人,他甚至不想當球隊的老大,在這點上甚至連他的媽媽也不能認同他,《HOOP》雜誌資深記者阿伯特從在訓練營裡第一次與卡特交談,就發現文斯一個特點,他雖然不太愛說話,聲音也比較柔軟低沉,但是臉上總會浮現出溫和的、能讓人產生親切感的笑容。這甜美的笑容卻不被多倫多寒冷的天氣所接納,在猛龍隊的最後時光,卡特已經喪失了更衣室裡舉足輕重的地位。
如果說喬丹推動了Nike Air科技的推廣,促進了Nike日後發展的話,那麼,卡特則為Shox科技的全面應用,掃清了所有障礙。要是按照我們中國人的老話“受人滴水之恩,定當湧泉相報”,Nike和And 1絕對應該給卡特頒發了終身榮譽獎什麼的。可是沒有,卡特終於因為他平易近人的性格,被Nike拋棄了。和喬丹的20+代球鞋不同,卡特的球鞋只出到了第5代,就被一雙名叫“跳躍者”—Shox Leaper的球鞋取而代之了。
看來卡特在Nike的眼裡已經不是那個“Dr.Funk”和“Master Of Dunk”,而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Leaper”了。而冰凍三尺絕非一日之寒,這其實早就有所徵兆:在Shox VC 1代的成功之後,Shox VC 2開始運用了類似牙刷般的全掌Shox系統,但是不爭氣的卡特頻頻受傷,幾乎毀掉了整個賽季,加上所謂的“Jumper's Knee”的症狀,很多好事者把卡特的傷歸罪於Nike的球鞋,於是Nike又想盡辦法改進了設計推出了Shox VC 3,儘管還是全掌的設計,但是性能上似乎有所提升,總算挽回了些面子,值得注意的是,卡特的前三代球鞋都是定價150美元的高價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