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潮汕人絕對看不懂的“奇葩”稱謂
曾經聽過這樣一個笑話,同學問我“潮汕話鴨子怎麼說的
”我說“啊”
她重複問“潮汕話鴨子怎麼說
”我說“啊”
她有點氣地問“潮汕話魚,怎麼說的啊”
我說“呵”
然後她再也沒有理我了
潮汕話對外地人真是一頭霧水
“公過只鴨!
有時候,一些奇特的”稱謂“
卻也讓本地人一臉懵逼!
1.稱謂兒女有重男輕女意識
潮人對兒女稱謂,當面稱呼其名或呼“阿弟”“阿妹”
有昵稱情意,並無重男輕女意識,背面稱呼男的為逗仔,女的為走仔
(逗仔是逗留在家,走仔是嫁出之意)
2.夫妻稱謂最奇特
從前潮語區人夫妻之間就是沒有專名,一聲“喂”就算是對對方的稱呼
背面稱呼,有時假借一個“伊”字或用一個“阮姿娘人、阮大埠人、阮翁”來述說的
3.”七姑八姨三老妗“
潮人諷刺那些善於攀新附故的人的一句俗語,舊時潮汕地區,村民的親屬稱謂、親疏、尊卑關係是十分複雜的,說也說不完,道也道不清。
故借用“七姑八姨三老妗”喻之
4.對父母的稱謂
平日面稱多稱阿伯阿叔、阿姆阿嬸、阿爹阿娘、阿姨、阿舍(即少爺)阿兄、阿主,阿嫂阿姐,此稱謂從村裡傳承而來,當你第一次聽到別人對爸媽這樣稱呼時,肯定不明白他(她)們之間的真正關係。
5.阿嫂之稱呼範圍過“寬”
潮人對下一輩如侄媳、孫媳,背稱為侄媳婦、孫媳婦,明明白白,但又俱稱孫嫂,再下一代也稱中嫂或親人阿嫂,致使倫序混淆。阿嫂之稱實過寬。
6.媽媽(mà)"不是媽媽"
潮汕人口語稱呼祖母為阿mà,這個音在中文拼音中是媽(mā)的去聲調即“罵”,海神天妃廟,也叫mà廟,不叫媽(mā)廟,天后娘娘叫mà祖,不叫媽(mā)祖
民間俗字,老祖母都寫作老祖媽,潮汕人“發明”這個mà(媽)字,實在離奇,當代許多家庭教示孫子輩稱呼祖父為爺爺、祖母為奶奶,稱呼外祖父為公公、外祖母為màmà
7.“潮汕婦女低一輩”
潮汕婦女稱呼丈夫的兄弟為伯叔,稱呼丈夫的伯叔為老伯老叔或伯公叔公再上為祖伯(公)、祖叔(公)。總之,從與丈夫的不同稱呼體現出比丈夫低一輩。
8.新婦
“新婦”是潮人對兒媳的稱謂“婦初到者曰新婦”,這是新婦的原始意義。久而久之,新婦就逐漸成了兒媳的呼謂了,並一直在潮汕話中保存到今天
潮汕文化博大精深,是不是見識到了關於潮汕特別的稱謂,還有它很多與眾不同的地方。因為潮汕話是潮汕文化的一部分,所以對潮汕人來說也是充滿趣味,充滿濃濃的家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