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觀眾低估的神劇,實在令人痛心!
最近有一部片子
資源出了以後熱度就持續不減
但口碑卻呈現兩極分化
贊的人看出了導演
借恐怖的殼表達嚴肅命題的核
踩的人直接就說
這是美國黑人的意淫之作
薑君看來
這部沒有粗暴感官刺激的恐怖片
在氛圍營造上非常成功
那種恐怖感令人後脊發涼
它就是
[逃出絕命鎮]
而關於[逃出絕命鎮]的兩極分化評價還表現在,國內觀眾總體口碑也遠不及北美那般亮眼。豆瓣評分一直處於下降趨勢,現已跌至7.6:
但影片在北美的口碑卻好到爆炸:爛番茄高達99%新鮮度。要知道,[逃出絕命鎮]2月24日北美上映至今已過去兩個月,共有231名影評人做出評價,投出“新鮮”的有230人,僅有1人投“爛”。
更為專業的影評人網站Metascore,慷慨給出了84的高分。一些知名媒體,如《好萊塢報導者》、《綜藝》、《村之聲》,甚至怒打90分。
人家的90分也不是白打的,譬如《村之聲》的評論就很到位:
“[逃出絕命鎮]無論在概念還是製作上都很驚喜,驚嚇永遠不會在你以為它要來的時候出現,而隱藏在背後的秘密比你所能想像的都更加大膽。”
IMDb上雖沒那麼亮眼,但8.1分,也要比豆瓣的7.6中肯得多。
對於[逃出絕命鎮]在國內遭遇嚴重低估這件事,薑君有話要說。因為不吹不黑,它絕對是2017開年第一神片!
所以
平反開始
▼
[逃出絕命鎮]的故事開頭充滿套路,但卻有令人驚喜的創新之處,那就是恐怖與喜劇元素的結合。
黑人小夥兒克裡斯有一個白人女朋友露絲,兩人感情不錯。由於膚色不同,去露絲家見父母是一大難題,克裡斯覺得未來岳父母可能不會接受自己女兒找了個黑人男友。
有沒有覺得似曾相識?這不就是黑人版[拜見岳父大人]嗎?喜劇電影的經典套路。
喜劇演員出身的導演,很好地在恐怖和喜感間找到了某種微妙平衡。一個黑人小夥去拜見白人岳父,這事兒想想,確實挺有笑料。
醜媳婦總要見公婆,黑女婿也躲不過白岳父,他們還是去了。二人駕車開在林間小路上,突然,一隻麋鹿飛躥而出,撞壞車燈和後視鏡,倒在路邊樹林的血泊中。
去往岳父母家的路上就碰到這種事,克裡斯的心頭已蒙上一層陰影,他有種不祥的預感。
這段有一個細節十分有趣:二人下車查看狀況,鏡頭給了他們的車一個特寫——一輛“林肯”牌的紅色SUV。
林肯汽車是道具組的偶然為之嗎?當然不是。在這麼一部涉及美國種族問題的電影中,曾解放了黑奴的林肯,以這麼一種意象或符號出現在電影裡,一定是導演有意安排,非常值得玩味。
員警前來處理,卻對克裡斯的身份表示懷疑,要求他出示證件。對黑人的歧視,仍如陰雲籠罩在美國社會上空。
雖然路途旁生枝節,二人還是如期抵達了目的地。剛見面,露絲的父親還是一副友好的樣子,主動要求擁抱。
結果剛進門沒聊兩句,我們就感覺不對,露絲父親說話總是語中帶刺。提到撞死一頭鹿的事,他竟開始表達自己對鹿這個物種的厭惡:
智商正常的人都能從他的話裡聽出滿滿的惡意,我們不由替克裡斯擔心:他是不是進了狼窩?露絲父母表面的熱情反倒更讓人害怕。
接著,露絲父親帶克裡斯參觀了房子。提到自己的父親,露絲父親滿懷自豪,但他父親的成名,竟是因在奧運會的短跑比賽上輸給了著名黑人運動員傑西·歐文斯。
一個種族差別的伏筆,不祥的感覺再次加強。
露絲家中有兩個傭人,一個在外打理院子,一個負責收拾廚房,他們都是黑人。
有沒有一種穿越感?在美國整日呼喊“政治正確”的當下,在光鮮亮麗的現代文明中,竟還有這麼一處地界保留著南方種植園的“古老文明”。這種強烈反差,似乎是對當下的影射,恐怖氣息進一步散發。
夜晚,被不安情緒圍繞的克裡斯來到院子閒逛。突然,他看到那位打理院子的男性黑人朝他狂奔而來,然後折返而去:
一扭頭,又看到黑人女傭在對著窗戶欣賞自己的容貌,表情詭異:
露絲母親也不是什麼善茬兒。她以幫助戒煙為名,在談話中不知不覺對克裡斯實施了催眠。被催眠的克裡斯,回憶起母親去世的傷心往事,淚流滿面、動彈不得,靈魂卻已陷入虛空深淵。
其實對一部恐怖驚悚類電影來講,最難的不是後面的劇情反轉,而是對懸疑氣氛的營造。不得不說,[逃出絕命鎮]在這點上做得很有一套。上次讓薑君全程神經緊繃的懸疑佳片,還是鄧尼斯·維倫紐瓦的[囚徒],維倫紐瓦正是氛圍營造方面的大師。
▲[囚徒]由“狼叔”休·傑克曼與傑克·吉倫哈爾主演
看到這兒,你可能會覺得,這應該是一個“郊區3K党社區利用心理催眠馴化黑奴”的故事,就像格里菲斯影史經典[一個國家的誕生]的翻轉版:善良的白人受到邪惡的黑人傷害並最終得救。
▲[一個國家的誕生]裡的3K党如同白人大救星
▼
問題就在這兒
那些給出差評的人似乎僅僅看到了這一層
他們只覺得黑人是在政治正確的大環境下
肆無忌憚地發洩傲嬌情緒
並且他們一廂情願地以為
黑人明明已經獲得了平權
為何還要如此矯情、不依不饒?
唉……
薑君真是被這些人的天真打敗了
審美水準捉雞也就算了
拿無知當個性
這樣真的好嗎?
如果[逃出絕命鎮]是這麼一個簡單的發洩種族主義情緒的電影,那薑君也沒法給它平反了。影片後半段秘密揭曉後,我們發現,原來這是個關於“後種族主義時代(Post-racism era)”的恐怖寓言。
今日之美國,政治正確的彌漫讓人產生一種黑人已獲得平權的錯覺。然而,不管是體育界還是娛樂圈,對黑人明星的追捧本質上是一種消費行為。白人津津樂道于他們的特質和天賦,卻並未讓他們的思想進入主流。
黑人之于西方文化仍是旁觀者,他們是被審視的客體,如同遭受催眠的克裡斯,陷入虛空深淵動彈不得,只能做無謂掙扎。
導演自己接受採訪時說:
“當我們有了一個黑人總統(奧巴馬)後,有一段時間我們都生活在一個後種族謊言裡,大家都認為種族歧視已經離我們而去了。對我和許多人來說,所有的黑人都知道這不是事實,種族歧視依然存在,我每天都能體會到……這部電影想揭示的是,種族歧視這個魔鬼湧動在一些貌似無辜的對話和情況下面。”
《綜藝》的評論亦非常精准:
“影片將對種族主義者的諷刺和恐怖特別有效地結合到一起,這部喬丹·皮爾的處☆禁☆女作是一枚重磅的社會評論,展現了積極的無所畏懼,當然這並不代表它不驚悚。”
▼
導演喬丹·皮爾
雖說是第一次執導電影
但他可不是這個行業的新兵
由他和科甘-邁克爾·凱
自編自演的系列喜劇
[基和皮爾]出了四季
評價頗高
他和科甘都是黑白混血,操著一口白到家的英語。皮爾在接受採訪時還透露,自己因為口音太“白”在年幼時經常被人質疑。
由於擁有如此特殊的成長經歷和生活環境,皮爾已習慣在黑人和白人兩種文化語境下自如切換。表演可以讓他名正言順地用任何口音扮演任何角色,所以他對此充滿熱情。
▲從左至右:科甘-邁克爾·凱,奧巴馬,喬丹·皮爾
在皮爾過去的喜劇中,我們已經能看到他對種族問題鞭辟入裡的解析與嘲諷。這次憑電影處☆禁☆女作豔驚四座,也絕不是毫無來由一蹴而就。皮爾對當代美國社會種族問題恰到好處的拿捏,讓人不得不佩服他犀利的洞察力。
演員表中,還有一些我們熟悉的老面孔。飾演克裡斯的黑人男主丹尼爾·卡盧亞,是英劇裡的常客。[皮囊]、[瘋城記],還有大名鼎鼎的[黑鏡],都有他的身影。
▲[黑鏡]第一季第二集裡怒斥消費主義的黑小夥就是他
而飾演露絲催眠師母親的凱薩琳·基納,更與此片頗有些淵源。
她曾在斯派克·鐘斯1999年的電影[成為約翰·瑪律科維奇]裡出演角色,這部電影與[逃出絕命鎮]一樣,都有種“精神病人思路廣”的怪異特質。而且,兩部片子的設定很像,都是靈魂進入另一個人軀體的“換腦遊戲”,都有令人忍俊不禁的笑點。
▲[成為約翰·瑪律科維奇]劇照,那年基納40歲,風韻猶存
[逃出絕命鎮]裡最為出彩的配角,要數黑人女傭的扮演者貝蒂·加布裡埃爾。說起來人家長得也不算醜,五官也稱得上標緻:
但在片中她僅以臉部表情,就能把人嚇得尿褲子。選角成功,演技更是一流!
▲又哭又笑,不寒而慄
▼
[逃出絕命鎮]相比一些
經典的美式懸疑恐怖片
還是顯得比較克制
因為它重氣氛
卻並未在劇情上
做太多文章
相比之下,如[恐怖遊輪]、[禁閉島]一類,就更有觀眾緣。因為它們主打“劇情燒腦”,幾次反轉便可讓觀者代入其中、大呼過癮。
▲小李在[禁閉島]中的遭遇極易讓觀眾產生代入感
但重氣氛的電影,不代表就更無趣。恰恰相反,如果你能沉下心來細細品味那些導演安排的細節,進而被帶入影片彌漫的情緒,這種樂趣會毫不遜於“燒腦解謎”的快感。
可能有人覺得,給[逃出絕命鎮]平反完全沒有必要,畢竟國人對美國的種族問題沒有那麼敏感,對看煩了的政治正確有逆反心理也屬正常。
薑君不這麼認為。如果這麼說,比[逃出絕命鎮]套路一萬倍、也更政治正確的[隱藏人物],為何卻好評如潮?
▲明顯過譽
而直戳美國種族問題傷疤的紀錄片[辛普森:美國製造]收穫極高評價,充分說明“國人對種族問題無感”是個偽命題。
那問題究竟出在哪兒?主要有兩點。國內不少觀眾被重劇情的“燒腦片”慣壞了口味,更具格調的重氣氛電影,卻沒有耐心欣賞。
如去年在First青年電影展上斬獲最佳藝術探索獎的超低成本電影[中邪],這種偽紀錄式恐怖片,沒有大尺度鏡頭,同樣勝在氛圍營造,屬品質上乘的佳作。
但豆瓣網友卻僅僅給了它7.0的評分,明顯過低。
另一方面,看慣了好萊塢快節奏娛樂大片的一些影迷,逐漸喪失了從一個寓言故事中解析出社會問題的思考能力,不是覺得“拖遝”,就是乾脆沒看懂。
對一部真正的佳作來說,遇此評價是何等地令人痛心啊!
所以,那些整日吐槽國產片還不提高自己審美品位的人,就別輕易發表宏論了。真給您拍出一部[逃出絕命鎮]這樣的國產好片,您看得明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