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彩斑斕小餅乾,帶你走進甜甜圈的世界
甜甜圈(也叫唐納滋,臺灣又常稱:多拿滋,香港以英語音譯粵語稱:冬甩、多甩;英文:doughnut、donut)是一種用麵粉、砂糖、奶油和雞蛋混合後經過油炸的甜食。最普遍的兩種形狀是中空的環狀、或中間有包入奶油、蛋漿(卡士達)等甜餡料的封閉型甜甜圈。
在亞洲,甜甜圈主要是被當成點心類的食物,但在美國則有許多人以甜甜圈作為早餐的主食,甚至還設立了“甜甜圈日”。
甜甜圈的歷史是有爭議的。有一種理論認為,甜甜圈是被荷蘭定居者引入北美的,他們也同時使其他美國甜點,包括 餅乾和奶油餡餅開始流行起來。這一理論是基於一個事實,即在19世紀中葉甜甜圈被稱為荷蘭olykoeks(油蛋糕)。然而,也有供考究的證據表明,這種糕點是由舊時在美國西南部的土著人發明的。
美國人漢森·葛列格里聲稱,他早在1847年乘坐一艘做石灰生意的船舶出國時就已經發明了環形的甜甜圈,那時他還只有16歲。葛列格里厭惡普通油炸餅那種油膩的被扭曲成各種形狀的感覺和那些總是炸不熟的中心部分。他說自己那時已經用船上的胡椒罐子在麵團的中心打了一個洞,後來又把這種技術教給了他的母親。
甜甜圈首次被提及是在1803年的一本英文版美國食譜附錄中。到19世紀中葉,甜甜圈的樣式和味道就和今天看到的基本相近了。
雖然甜甜圈的歷史爭論不休,但是卻不能阻止它成為世界性的美食。
隨著改革開放,中國與世界接軌,甜甜圈這種美國式的美食也進入了中國,在進入中國後,甜甜圈為適應國人的口味需求,做出了一些改進,在口感和口味上更容易被國人所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