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專為女性解惑:子宮肌瘤你瞭解嗎?

子宮肌瘤是女性生☆禁☆殖☆禁☆器官最常見的良性腫瘤,常見於30~50歲婦女, 20歲以下少見。絕大多數子宮肌瘤是良性的。育齡女性隨著年齡增長, 肌瘤可能逐漸增大、增多, 即使子宮肌瘤手術後亦有可能復發。子宮肌瘤的惡變(即肉瘤變) 率很低, 但仍需警惕惡變風險。


子宮肌瘤有什麼臨床表現?


大多數子宮肌瘤無明顯症狀, 僅在體檢時偶然發現。有無症狀與肌瘤位置、大小、有無變性等有關。常見症狀有如下幾種:

(1) 經量增多及經期延長


多見於大的肌壁間肌瘤及黏膜下肌瘤。肌瘤使宮腔增大, 子宮內膜面積增加, 並影響月經期子宮收縮止血。此外肌瘤可能使腫瘤附近的靜脈受擠壓, 導致子宮內靜脈充血與擴張, 從而引起經量增多, 經期延長。黏膜下肌瘤症狀更為明顯, 如黏膜下肌瘤伴有壞死感染時, 可有不規則陰☆禁☆道出血或血樣膿性排液。長期經量增多可繼發貧血,出現乏力、心悸等症狀。


(2)下腹部包塊


肌瘤較小時在腹部摸不到腫塊,當肌瘤逐漸增大使子宮超過3個月妊娠大小時, 可從腹部觸及質硬的包塊, 清晨平臥時更加明顯。巨大的黏膜下肌瘤可脫出于宮頸外甚至陰☆禁☆道外, 患者可因外☆禁☆陰脫出腫物就診。



(3)白帶增多


肌壁間肌瘤使宮腔面積增大, 內膜分泌增加, 並伴有盆腔充血導致白帶增多;子宮黏膜下肌瘤一旦感染,可有大量膿性白帶。若肌瘤發生潰瘍、壞死、出血時,可有血性或膿血性,有惡臭的陰☆禁☆道分泌物。


(4)壓迫症狀


子宮前壁的肌瘤如壓迫膀胱可引起患者尿頻、 尿急; 宮頸肌瘤可引起排尿困難、尿瀦留;子宮後壁肌瘤可引起下腹墜脹不適、便秘等症狀。闊韌帶肌瘤或宮頸巨型肌瘤向側方發展,嵌入盆腔內,壓迫輸尿管,可形成輸尿管擴張、腎盂積水,甚至一側腎無功能。


(5)其他症狀


常見的有輕微下腹墜脹、腰酸背痛等,經期會加重,可引起不孕或流產。肌瘤紅色變性時有急性下腹痛,伴嘔吐、發熱及瘤體局部壓痛等;漿膜下肌瘤蒂扭轉可有急性腹痛; 子宮黏膜下肌瘤由宮腔向外排出時也可引起陣發性下腹痛等。


子宮肌瘤應該做哪些檢查?


(1)腹部 B超和陰☆禁☆道超聲檢查。


(2)宮腔鏡、腹腔鏡等檢査。


(3) 子宮輸卵管造影檢査。

子宮肌瘤的治療原則是什麼?


無症狀的、小的子宮肌瘤一般不需要治療,特別是未絕經期的婦女。絕經後子宮肌瘤多可逐漸萎縮甚至消失。可每3 ~6個月隨訪一次。子宮肌瘤增大明顯者可考慮手術治療。

子宮肌瘤如何預防?

(1) 避免長期高脂肪飲食


研究表明,高脂肪食物進入人體後,會促進女性雌激素的分泌和儲存,而子宮肌瘤的發生與長期的雌激素水準過高導致內分泌失調相關。因此患者應當調整飲食結構,堅持低脂肪飲食,多吃五穀雜糧,多食新鮮的蔬菜、水果,避免食用高脂、辛辣的食物,以減少子宮肌瘤的發生。


(2)注意月經期保健


人工流產可能損傷子宮頸或子宮,增加女性患子宮肌瘤的風險。因此,女性應在日常生活中做好避孕措施, 減少人工流產的次數, 降低子宮肌瘤的發病率。經期保健有助於緩解子宮肌瘤患者月經血量過多現象, 減少嚴重併發症的發生。


(3)定期檢査,積極治療


每年的體檢中均應該包括婦科與子宮附件的彩超檢查, 這有利於發現早期的子宮肌瘤。確診為子宮肌瘤後, 女性更應定期複查, 依據病情的發展而採取及時的治療措施。如肌瘤增大緩慢或一直未增大, 可在醫生建議下半年複查一次; 如肌瘤增大明顯, 則應儘早考慮手術治療, 以免引發嚴重出血或壓迫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