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失全球桂冠,聯想PC業務已岌岌可危?
日前,IDC和Gartner的最新季度PC報告顯示,惠普已經超越聯想成為全球PC市場的霸主。對此,有分析和評論認為,聯想集團核心的PC業務已經失守,聯想未來已岌岌可危。事實真的如此嗎?既然是在PC產業中被惠普超越,那麼我們不妨先將目前PC產業的前三大企業惠普、聯想和戴爾放在一起在其與PC相關的業務中作一簡單的比較。
以過去的一年為例(注因為財年的結束期不同,各方在叫法上有所差異),戴爾營收為616.42億美元,同比增長21%;營業虧損32.52億美元,歸屬于戴爾的淨虧損為16.72億美元,較上年有所擴大。其中PC業務隸屬的戴爾客戶解決方案集團全年營收為368億美元,同比增長2%,運營利潤18億美元。
聯想營收為430億美元,同比下跌 4%,全年經營利潤6.72億美元,淨利潤為5.35億美元,其中個人電腦和智慧設備業務的收入同比下跌2%至301億美元,運營利潤14.94億美元。惠普營收為482億美元,同比下降 6%,淨利潤為24.96億美元,其中持續運營業務的淨利潤為26.66億美元。由 PC 業務構成的個人系統部門營收為 300 億美元,同比下滑 5 %,運營利潤為12億美元。
不知業內看了上述三大廠商的全年,尤其是與PC業務相關的財報作何感想?為了便於比較三大廠商與PC相關的業務,我們在上面刻意用黑體注明,以便於比較。即在有關PC業務(戴爾客戶解決方案集團、惠普的個人系統部門和聯想的個人電腦和智慧設備業務)營收方面,戴爾是聯想的1.22倍,惠普基本與聯想持平;在運營利潤上,戴爾是聯想的1.20倍,惠普是聯想的0.80倍。
由此不難看出,全球三大PC廠商的競爭力不相上下,甚至聯想還要略高於戴爾和惠普(從營收帶來的運營利潤和營收的比較)。而鑒於從去年開始,聯想PC出貨量的增速開始減緩,甚至低於惠普和戴爾,加上這個比較,正好印證了聯想及業內的分析。
聯想自去年開始已經將PC發展的重心從追求出貨量的增長,轉向了追求利潤的增長,加之對手在某些區域市場激進的價格策略(例如PC原材料的上漲,但其依然採取此前的價格策略,而聯想則提升了PC的價格),到今年第二季度,聯想失去全球PC市場的桂冠應在意料之中。但這並非意味著聯想在PC產業競爭力的下滑。
那麼問題來了,仍在PC產業具備競爭力的聯想為何將重心轉向了利潤的爭奪,甚至不惜放棄佔據了三年之久全球PC市場的桂冠?
在此,我們不妨看看聯想其他兩塊業務去年的市場表現,去年,聯想集團移動業務收入約為77.07億美元,同比下跌10%,除稅前運營虧損為5.66億美元;資料中心業務收入40.69億美元,收入同比下跌11%,除稅前運營虧損為3.43億美元。二者合計營收117.76億美元,虧損9.09億美元,也是說這兩塊業務以不到聯想PC業務營收的40%,卻吃掉了其60%左右的運營利潤。
可見聯想在PC產業中,除了應對對手的激烈競爭外,還要大力補貼這兩塊業務的虧損,以減輕整個集團的盈利壓力。需要說明的是,與聯想PC業務倒貼正好相反,剛剛在PC出貨量上超過聯想的惠普,由於與PC業務同屬於惠普集團的印表機業務具有較高的毛利率,其對於惠普PC業務的激進市場策略起到了強有力的支撐作用,即惠普的PC業務非但不會倒貼,反而會得到補貼而參與市場競爭。
那麼接下來的是,聯想的這種策略未來是否還有施展的空間或者說未來的PC市場是否還能給予聯想PC空間?
首先從整個PC市場看,據Gartner預計,儘管PC市場逐漸萎縮,但高端二合一筆記本市場的收入今年卻有望增長,而這也是惟一可以增長的細分市場。其規模預計將達346億美元,而到2019年,高端二合一筆記本市場將成為PC市場中收入最大的細分市場,可達576億美元。
更為重要的是,相較于定價500美元(含)以下、毛利5%左右的傳統低端PC市場,高端二合一筆記本市場更有利可圖。定價1000美元(含)以上的二合一筆記本,其毛利可達25%。可見創新之下當下的PC市場不僅會有反彈增長的機會,同時由於其相較于傳統PC的高利潤,也勢必會進一步刺激傳統PC廠商在PC產業的創新熱情,進而在傳統PC產業鏈重新形成發展的正迴圈。
如果說上述是整個PC產業和相關廠商機會的話,那麼日前IDC發佈的《驅動中國商用PC市場新機遇白皮書》則更是以中國為主場的聯想的機會。
該白皮書顯示,未來10年既是中國經濟調結構、轉方式、創新升級的10年,也是IT技術和商業模式創新升級的10年,更是企業全方位數位化轉型的10年。
PC作為企業數位化轉型過程中的重要因素,也被重新定位。在轉型過程中,PC需要轉變角色,從傳統的辦公生產工具轉變成為業務賦能工具,通過在產品形態、計算性能、對話模式、協同擴展能力及安全可靠性等方面的創新提升,切合企業數位化轉型所需,驅動業務發展。
在企業在轉型升級中,商用PC將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不僅是核心的辦公生產力工具,也是企業業務賦能工具。資料資訊在企業轉型過程中正變成運營資源。滿足新的計算場景,且無縫對接各類設備的PC可以有效收集和處理海量資料,創造商業價值。
其次就是能否充分利用對手的失誤,尤其涉及到中國PC市場。例如今年5月,來自瑞士安全公司Modzero的研究人員在檢查Windows Active Domain的基礎設施時發現惠普音訊驅動中存在一個內置鍵盤記錄器,可以監控使用者的所有按鍵輸入。
實際上這個鍵盤記錄器至少在2015年耶誕節前已經存在于惠普電腦上。2015年,該鍵盤記錄功能以新的診斷功能被引入HP音訊驅動程式與新的1.0.0.46版本中,30款惠普筆記本受到影響,包括HP Elitebook 800系列、EliteBook Folio G1、HP ProBook 600和400系列等。
而此事件日前也已經被我國網路安全和資訊化領導小組通告。儘管惠普官方以“意外”予以解釋,但鑒於只有惠普一家PC廠商的PC存在該漏洞,其給出的“意外”的解釋遭到了業內的質疑。
其實,在7年前,惠普電腦就因為存在產品品質(閃屏、過熱)問題遭到曝光,當時的惠普遭遇了進入中國25年來最大的品牌信任危機,銷量大幅下滑。而鑒於目前惠普在中國PC市場的出貨量佔據了其全球出貨量的40%左右,此類事件理應是聯想PC奪取市場、打擊對手的機會。
最後就是自身能否保持創新和改善用戶滿意度。也許是因為太過專注於移動業務,不可否認聯想PC的用戶滿意度並不盡如人意。例如美國消費者滿意度指數(ASCI)去年發佈的PC滿意度調查,聯想僅獲得了76分,這個得分不僅不及主要對手惠普和戴爾,甚至低於調查的78分的平均值。
儘管在該調查中,非主流PC廠商三星竟然獲得了第二的排名讓業內感到意外,並因此質疑該排名的客觀性,但對於未來相當一段時間需要PC業務支撐的聯想,對自身的高標準,嚴要求是必須的。
綜上所述,我們認為,聯想失去全球PC桂冠並非像某些業內人士分析的那般危言聳聽,只是聯想PC面對PC產業和集團業務理性的戰略調整所致,儘管其中不乏無奈的成分,但聯想PC在產業中的核心競爭優勢猶存,而鑒於未來PC產業發展的空間及中國主場的機會,這種策略仍有延續的空間,從而給聯想另外兩塊業務的改善再次贏得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