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大疆精靈4無人機體驗:走向智慧與人性化

對於無人機,近年來是以多旋翼飛行器(四軸較為普遍)為主,而固定翼飛行器則是偏向小眾的航模玩家,更不要說擅長空中表演的直升機。原因也很簡單,就是因為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多旋翼的控制方式變得簡單易上手,航拍的上帝視角讓很多沒接觸過的人群為之興奮,當然它更重要的原因是成本變得更低,使其受眾人群變得更廣。2016年初推出的大疆精靈4,即使一年過去了,我們都能從其身上看到作為消費級無人機為之強大的方面,小編化作一名業餘飛手讓大家開開眼界。

外觀與細節:智慧化的設計

精靈4包裝其實挺大的,為什麼呢原來裡面藏著一個手提式便攜箱,採用旋轉式卡扣鎖住箱子,箱子材質是環保EPP泡沫設計,也是固定翼飛行器常用到的機身材料,EPP泡沫彈性較好,輕度防震防摔就最適合了。如果有輪子做成行李箱那樣就更好了,即使是駕車族也有走路的時候。

當真正第一眼接觸精靈4的時候(此前小編只玩過一小段時間的固定翼),就感覺從來沒有見過這樣時尚簡潔設計的多旋翼飛行器(出現幻覺),精靈4全身都是純白色設計,搭配四角銀色的電機與中間的“DJI”Logo顯得格外亮眼,而精靈系列整體外觀並沒有多大改變,精靈4整體重量要比精靈3系列重一些,包含電池和四槳1380g。

精靈4軸距達到了(指的是兩點電機之間的對角線)350mm長,相鄰的槳葉旋轉時,保持一定的距離空氣動能效率才不會產生負面影響,而精靈4最大的特點就是視覺識別系統了,可以看到前部支架上,擁有雙目攝像頭,主要負責識別前視水準60°,垂直±27°的障礙物,當然還有一定的範圍和環境限制。多旋翼懸停穩不穩首要看GPS信號的強度,其次就是視覺系統是否強大,精靈4比精靈3其中的進步之處就是多了前部兩雙“眼睛”。

把精靈4翻過來可以看到“肚子”部分,兩邊的支架有減震矽膠材料覆蓋,與雲台部分保持一致的淡灰色,整個“肚子”佈滿了細孔以便無人機工作時可以正常散熱。而下部視覺系統方面精靈4擁有4只“眼睛”,比較大的是超聲波感測器,小的是雙目攝像頭,提高了高度與位置識別准度。

值得一提的是,精靈4的下視識別除了比精靈3多一個攝像頭以外,兩個超聲波感測器好處在於面對透明液體、鏡面材質時,雙目攝像頭即使失效也能正常識別,簡單來說你可以使用精靈4在湖面漂移,而精靈3卻有可能一頭栽進水裡,室內瓷磚也是一樣的道理,當然小編還是建議在有GPS信號的地方作死。

雲台相機是無人機航拍的核心部分,精靈4搭載了全新一顆94°FOV、f/2.8光圈的鏡頭(帶UV鏡),有效圖元1240萬,多達四種拍照模式,鏡頭進步之處在于相比精靈3增加了一組濾鏡,並且鏡頭畸變下降達到36%,非常適合拍攝宏大的場景(小編的Mavic哭在廁所裡面),色彩還原表現也更強,另外最高可以錄製24/25P的4K視頻。

電池倉位採用兩邊卡扣式固定,有四格電量以及電源指示燈

精靈4的電池為5350mAh鋰電4S,防呆口設計,類型為LiPo4S(數值越高電壓越高),兩側具有散熱柵欄層,電池溫度較高時可以很好地散熱,續航長達28分鐘比精靈3提升了25%,實際上使用中剩餘一定的電量是正常的(小編一般飛20分鐘左右)。

精靈4的電機,兩對角線電機的鐵片顏色是相同的,安裝時需要對應著槳葉上的一圈顏色

機臂上的通風散熱口,採用密度極細的鐵網防護以便防塵,透明部分則是航燈(四角都有)

精靈4全新的9英寸快拆螺旋槳,安裝方法也很簡單,往對應顏色的電機下壓一擰就能鎖緊,很大程度避免了精靈3採用自緊漿會出現射槳的現象(並不是說設計存在問題,而是改變了用戶裝螺旋槳的習慣)。

機身上Micro USB介面與SD卡插槽,直接裸☆禁☆露設計缺少了一點美觀性

精靈4的遙控器也是與無人機一樣採用亮白色設計的,另外一位小編竟然說像飯盒哈哈。小編個人覺得消費級無人機之所以普及化,控制方式簡單便捷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移動設備與遙控器之間僅需要一條資料線連接,就能化身成為專業的飛行監視器(下方的一排小燈顯示電量與狀態)。

遙控器支架最大支援9.7英寸移動設備(iPad Air2妥妥的),採用彈型卡扣固定方式,牢固的同時調節支架大小也方便,支架可折疊擰動中間的一字螺絲即可。

遙控器工作頻率範圍是2.4-2.483 GHz,採用GPS/GLONASS雙模定位,最大信號範圍是(FCC:5000m CE:3500m 無干擾、無遮擋的情況),無人機會根據GPS座標,自動切換射頻功率標準(中國大陸位於FCC與CE之間)。遙控器採用6000 mAH鋰電池2S設計,續航方面根據小編個人使用情況,四到五左右是無壓力的,此外精靈4採用的是大疆的Lightbridge高清圖傳技術,最高支援720P@30fps的畫面。

遙控器兩邊的搖杆,帶有自動回中設計,小編習慣使用美國手(指的是搖杆控制模式,通俗地說就是設置搖杆控制的通道),而金屬尖銳的搖杆帽有利於精准控制以及防止手滑。下方是遙控器開關和自動返航按鈕,短按+長按2秒即可開啟遙控器,正面就是那麼簡潔了,不像航模專用的多通道遙控器那麼複雜,遙控器本身操作簡單,把大部分功能與技術搬到移動設備與集成機器之內,用戶上手從而簡單。

天線採用鍍金介面設計可以減少干擾(

這個不是精靈4的原裝天線,是小編X寶購買的增強型天線

),需要注意的是玩家在飛行時,最好做好天線與飛行器保持平行以便獲得良好的信號。

遙控器的上方按鈕,分別是暫停按鈕(可以快速讓無人機原地懸停)、拍照按鈕以及快門EV值調節滾輪

另一側的按鈕是模式切換(A檔與P檔,以及S檔運動模式)按鈕、視頻錄製按鈕以及雲台仰俯角度調節

遙控器底部的金屬支撐架以及矽膠墊

精靈4的充電器,可同時供電池和遙控器充電,電池充電針腳採用不分正反設計,用戶不用考慮也不用觀察就能快速連接介面,根據小編的個人使用(電池遙控器都以剩餘25%電量為例),充滿一顆精靈4的電池需要60分鐘,而充滿遙控器則需要70多分鐘,對於多電池用戶建議購買電池管家(多顆電池能夠依次充電)。

Micro USB線纜、USB OTG,用於升級固件和連接移動設備

贈送的雷克沙16GB Micro SDHC存儲卡,U1標準非常適合高速拍攝

精靈4全家合照

DJI GO APP體驗:成熟的圖傳控制介面

大疆旗下目前有DJI GO和DJI 4 GO兩個圖傳APP,DJI 4 GO針對的是Phantom 4系列、Mavic Pro以及Inspire 2新機型,而DJI GO適用於Inspire 1、Phantom、Matrice、OSMO以及Mavic Pro,DJI 4 GO新增了

顯示障礙物檢測雷達圖、返航障礙物檢測、停止電調鳴叫等新功能(還是挺實用的)

,但小編為了照顧大部分玩家就以DJI GO來分享下哪些功能需要注意的。

進入DJI GO APP後,映入眼簾的是簡潔明瞭的介面,即使是新手也能馬上定位自己想做什麼,左上角的“飛機”符號記錄著詳細的飛行記錄,非常重要的一點小編要說三次,

無人機失聯後找飛行記錄!無人機失聯後找飛行記錄!無人機失聯後找飛行記錄!

記錄清單中有著非常詳細的飛行記錄

主介面右上角“學士帽”圖示是大疆針對新手設立的飛行學院,裡面有著模擬真實場景的飛行類比、詳細的新手視頻教程,

千萬不要覺得自己是老司機就不看,“炸機”的情況在所有飛手中覆蓋率還是很平均的。

DJI GO的圖傳介面雖然看起來不複雜,但是光是各種狀態指標信息量就很大,上方區域的圖示從左到右依次是GPS/GLONASS雙模衛星數量以及信號強度、指南針信、遙控器、高清圖傳信號以及飛行器電量,而左下方的參數顯示的是飛行器即時高度、距離以及速度等,左下角和右下角分別是飛行器雷達和即時定位地圖,

要注意的是飛行器在超視距飛行時,判斷方向時除了利用攝像頭以外,雷達的指示方向配合地圖也是一種靠譜的方法。

在起飛之前,務必要檢查一遍飛行器的狀態是否正常。在右上方顯示“Phantom 4”的位置點擊進入飛行器狀態清單,重點留意模組自檢、指南針、IMU(慣性測量單元)、電調狀態、雲台狀態是否異常,當然還要留意一下電量以及飛行器溫度,

新手初上路時最好只選擇P模式進行飛行,此時飛行器控制感是最穩的。

精靈4提供了日本手、美國手、中國手和自訂四種搖杆模式

精靈4的感知設置,建議第一項和第四項都開啟,可以避免一定程度上的撞機概率,

而指點飛行時的左右繞行策略,最好是飛行器在足夠高度或者上方沒有障礙物時開啟為佳,不然向上繞開沒有上視視覺系統,可能會碰到上方障礙物;智慧跟隨也是同樣的道理,像樹枝、天線等細小物體,視覺系統是識別不了的。

為了避免新手誤操作,觸發到遙控器的模式切換,DJI GO飛控參數裡面還有一個是否允許切換模式的選項,真是一個貼心的功能。

起飛時返航高度務必要設置足夠高(避免意外碰到障礙物),小編一般建議100米左右就夠了(具體要看所在環境),限高選項在當前版本的DJI GO中,由於很多城市區域都限制在120米以內,或許只在一些偏遠的非管理地區才能發揮作用了,新手上路也可以打開新手模式,先適應一下遙控無人機的手感。

拍攝樣張和視頻:人性化的拍攝設定

準備工作

為了尋找城市裡面絕美的風景,小編不惜扛著便攜箱騎著Mobike,來到佛山兩大標誌性建築物所在地:世紀蓮體育中心和嶺南明珠體育館,本來想去廣州珠江新城但是得知那裡已經禁飛了,拍攝一組照片和視頻,大家來一起感受下航拍的魅力,

上面的照片是原圖沒修改(相對較為真實),下面的照片是簡單調過飽和度、對比度和亮度(相對討好眼球),兩者之間其實沒有絕對的好看,畢竟風格是蘿蔔青菜,各有所愛

世紀蓮體育中心

東平河(雲台FPV模式)

東平大橋

附近的起飛秘密基地,混凝土鋼筋結構其實挺影響指南針正常工作,後來上了“二樓”就好點了。

大橋側面

嶺南明珠體育館,當時館內沒有開燈,效果很一般

鳥瞰街景

城市燈光之美

公園內

2.7K航拍視頻

精靈4的航拍對於新手來說,各方面其實都是挺友好的,首先是攝像頭的參數設置人性化,固定光圈F2.8,根據環境調節ISO和曝光時間(根據EV值),注意左下方雷達圖的水平線(風速影響)要相對平穩,此外雲台採用三軸設計本身可以消除一定程度的抖動,只要注意掌握一定的拍攝技巧,很容易就能拍出清晰的照片和視頻。現在科技生產力和含量上來了,連航拍都變得人性化真是一件令人幸福的事情,想當年小編還折騰如何在固定翼上面安裝攝像頭,為此花費了巨大的心思。

再來說說飛行感受,當時有一段時間小編是在樓頂起飛的,風速達到5級時懸停依然很穩健(跟大疆宣稱的一樣),不過就是所在樓頂處的混凝土鋼筋結構,比較影響指南針校正,建議讀者選擇空闊的平地起飛。而在室內飛行的話(一般沒有GPS信號),即使有視覺系統也要多加小心,如果突然光線變暗導致視覺系統失效的話,就會切換姿態模式,此時飛行器不自動懸停會慣性運動,比較考驗飛手的操縱能力。

總結:走向智慧與人性化

作為大疆第四代精靈系列的成熟技術產品,小編從精靈4的這次飛行體驗,感受到了個人航拍器正在走向更智慧化和人性化的時代。例如多方位避障、自動返航、指點飛行等功能顯得更智慧化,而操縱簡單的航拍與圖傳介面顯得更人性化,售價方面精靈4目前單機6999元,對於個人航拍來說精靈4滿足各方面需求(就是不便攜了一點點,可以選擇Mavic Pro),而對於初次接觸無人機的飛友,先嘗試下精靈3系列也是不錯的選擇,價格也更低廉不少(3000元起)。

作為我們無人機體驗/評測的開啟篇,本文或許更多的是分享了飛行安全的注意事項,因為精靈4推出也有一段時間了,相信大家也有瞭解,所以關於無人機的實際性能與功能較少,如果你閱讀本文對無人機產生了興趣或者本來就是航拍愛好者,可以持續關注我們,或許下個月的Phantom 3 SE就會有詳細的性能與體驗評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