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什麼愛你,我的淘氣娃?
家有淘氣娃是什麼樣的感受?
是幾乎每一個同學都被你欺負過?是有你在的地方其他小盆友都沒辦法好好玩?還是沒有一個人誇過你好乖?
論淘氣,你無人能敵。
▪不管是出門、上學、在家,都需要媽媽提心吊膽,時刻關注有沒有做壞事。
▪脾氣還很倔,說什麼必須是什麼,將我多年的好脾氣甩到外太空。
▪記性也差,反復提醒的事情總是記不住,說教在你身上絲毫行不通。
▪說好的講衛生講文明講禮貌,你都故意反著來。
。。。。。。
非要找個小盆友和你PK,我想就是大衛吧。
就是那個愛製造麻煩還一臉無所謂的大衛,在學校裡遲到,打架,在家裡拒絕進食、大聲問話、出言不遜。他的每一個行為都足以引起麻麻一陣又一陣的頭疼。
活脫脫一個現實版,或許更勝一籌。
聽起來很糟糕?其實也還好。
這麼多年和你鬥智鬥勇,鬥力氣鬥脾氣的我, 早已琢磨出了你的那些小心思。家有淘氣娃,累是必然,更多的是必需擁有強大的內心,比如▼
幼兒的性格發展是分階段的,對待孩子的頑皮行徑,可以開導,可以教育,但請保持信心,一直站在他身邊。
沒有無緣無故愛惹人厭的孩子,試試找尋一下根源:
▪ 是否家裡添了弟弟妹妹或換了新環境?
▪ 父母是否在家或感情是否融洽?
▪ 是否長時間待在室內,無法消耗過剩的精力?
▪ 孩子是否屬於特別富有好奇心的那種,對新鮮事物充滿熱情?
相對來說,淘氣的孩子更需要愛和包容。大自然是他們的最佳玩樂場所,石頭、樹枝、花草、蟲類等新鮮事物充分滿足他們的好奇心。除此之外,無垠的海邊也能帶給他們暢快的自由。
如果是在家的話,各種各樣的球類和車車、拆裝工具、畫筆、泡泡機、水槍、平衡木等具有挑戰性的玩具更能俘獲他的心。
當孩子無休止地發脾氣時,大人的耐心總能很快被耗光,一場爭亂馬上就要爆發?結果呢?孩子還是那個孩子,大人卻成了內疚者。
對付淘氣的孩子,我們更要平常心。試試告訴自己:孩子這是在和我比賽呢,難道我會輸給他,哼!當你的定力足夠強,表現出不以為然的態度,孩子反而軟下來開口尋求大人的愛,而不是光顧著嚎啕大哭和發脾氣。
說什麼就要什麼的孩子,在玩耍上需要提前來一場約定:再玩五分鐘、明天早點來等。時時把否定換一種說法,變得委婉一點。
適合的玩具可以是積木、磁力片、過家家、滑梯秋千、VR卡片、望遠鏡放大鏡等。
在孩子的照顧上,小的時候總是過多細心,尤其第一個寶寶誕生之初。漸漸地開始對大一點的寶寶忽視。儘管他還是一個孩子,但是總覺得三歲了應該比一歲時候強。事實上,三歲的他遇到了比一歲時更多的挑戰,來自於社會上和自我內心上的震盪迷惑了他的雙眼。
一邊在暗自觀察,一邊在打破砂鍋問到底,難免被貼上淘氣的標籤。
淘氣娃多是不懂表達自己的孩子,需要大人細心的去感受他們內心的點滴起伏,依著這點線索發現真實的那個小人兒。下次他再耍無賴媽媽們就能明白他的本意,自然不會抓狂。
適合的玩具是繪本,早教機。
可以充分聯繫生活與讀到的故事。比如叫打呼嚕的豬爸爸起床,教不會穿褲子的阿立哥哥穿衣服,讓遲到大王今天不再遇到怪事,儘量將生活變得趣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