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M再見!以後手機再也不用裝它了
說起SIM卡,相信大家一點都不會陌生。日常我們使用手機、筆記型電腦,SIM卡是手機的“標配”,沒有了它就不能接入網路運營商進行通信服務。其實這張手機卡已經變過好多代了,起碼有三種樣式了,目前最新的是最小的nanoSIM卡,但是隨著現在電子產品越來越薄的情況下,其內部空間寸土寸金,能省元件就省。終於,有人要在SIM卡這一塊要動刀了。eSIM技術開始逐步普及,變革即將到來。
什麼是SIM,什麼是eSIM
“SIM”一詞全稱是“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即“使用者身份模組”。它的主要作用是在使用者進行網路通訊時識別身份及存儲資料。但從目前智慧手機的發展趨勢來看,SIM卡的存在部分程度上限制了移動終端的進化,限制了設備的空間和設計,增加了設備的工藝難度與製造成本。近年來,eSIM技術發展迅猛,eSIM取締物理SIM卡的存在是大勢所趨了。
eSIM卡,實際上是將傳統SIM卡直接嵌入到設備晶片上,而不是作為獨立的可移除零部件加入設備中。此外,eSIM卡相較於實體SIM卡可以減少高達90%的空間,因為它已經在製造過程中被嵌入了設備之內,使用者可以進行遠端啟動連接。這一做法將允許用戶更加靈活的選擇運營商套餐,或者在無需解鎖設備、購買新設備的前提下隨時更換運營商。
取締物理SIM卡尤以蘋果公司最為激進。早在2006年,蘋果就申請了一個“動態運營商選擇”的專利,意為自由切換運營商。2014年出的4G版iPad開始使用了蘋果內置的“Apple SIM卡”。近年來,國產手機廠商也在這方面業務上有所行動。小米MIUI7的“小米漫遊”、華為的“天際通”等業務,都在嘗試用eSIM技術取締SIM卡。魅族Flyme的“國際流量”業務。利用基於TEE的SoftSim進行空中髮卡,後勁十足。
魅族基於TEE的SoftSim的發展
本月5日,在北京舉行的第二屆eSIM技術與創新峰會上,魅族Flyme通訊憑藉著基於TEE的SoftSim實現的“國際流量”業務,一舉斬獲兩項大獎——創新產品獎以及優秀技術方案獎。ESIM和SoftSim的目的都是取代實體SIM卡,但除了簡化終端物理結構減小終端體積這個共同目標外,它們的商業目標完全不同,技術實現上也有很大區別。
SIM卡以不錯的安全性存放使用者的認證資訊,而相比於SIM卡, 基於TEE的SoftSim對資訊安全問題更加敏感,空中髮卡需要傳輸、保存和使用SIM卡資來源資料,這些資料在手機和伺服器的雙向傳輸過程中對安全的要求會更高,缺乏實力的廠商難以保證這個傳輸過程的安全性。魅族Flyme創新地採用了TTE安全加密技術,通過金鑰生成、加密、解密和駐網鑒權等一系列措施,確保了SIM卡資來源資料達到銀行級安全。
SoftSim的出現,變革成趨勢
eSIM和SoftSim的不同之處在於,eSIM的基本特徵是運營商控制寫入ESIM卡的資訊,使用者依然是從運營商處購買通信服務。而SoftSim的資訊直接由終端商控制,截斷使用者和運營商之間的聯繫,改為由終端商向使用者出售通信服務。
毫無疑問,SoftSim的出現將顛覆現有的移動運營業的商業模式,削弱運營商對用戶的控制。移動運營商的商業模式是以SIM卡為中心的,它將用戶固定在其計費系統中,而SoftSim甚至可以讓用戶不再與運營商發生聯繫,便可隨便選擇運營商,資費套餐。SoftSim技術的發展,對國內三大運營商來說,會是不小的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