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3歲後,這個字父母不要頻繁的說起
孩子3歲左右就開始有了自由行動的意識,ta變得越來越不聽話,甚至開始對父母所提的要求和規定進行反抗回應。這時媽媽們使用“不”字的頻率就蹭蹭往上竄。“不准扔!不准咬人!不能瘋跑!不可以沒禮貌”,哎呀,嚇得寶寶一愣一愣的,這還是不是那個溫柔的媽媽了。
頻繁說“不”對孩子的危害
為了避免孩子發生危險,或是出現一些破壞性的行為,父母就會大聲的對孩子說“不”,來制止孩子。但是這種簡單粗暴的命令,反而會激發孩子的逆反心理,引來孩子故意報復的行為。雖然孩子小時候不太能記住父母所說的含義,但是他能記住父母講話時的語氣和表情,這種長期被限制,被教訓的記憶,會成為破壞親子關係的一把利劍,讓孩子對父母失去信任,並且影響孩子未來的成長,以及性格的養成。
說“不”不是唯一的選擇
面對孩子一些錯誤的行為,想要去制止時,說“不”並不是唯一的選擇,父母一定要給孩子耐心解釋清楚制止的原因。比如:玩水果刀會把手割破,就會呼呼地冒血,你就會疼得哇哇大哭,媽媽也會很著急;比如:這是哥哥的玩具,要經過他的允許你才能玩,就像你的玩具別人也要經你同意一樣;像這樣對孩子耐心的進行解釋和引導,不僅少了居高臨下的命令,也便於孩子理解和接受。
不為自己“挖坑”
當孩子犯錯誤,惹得家長情緒難以控制,暴跳如雷時,很容易說出一些給自己挖坑的話,比如:你再咬人,媽媽就不要你了;你再摔奶瓶,就永遠沒有奶喝了,諸如此類的狠話,雖然一時管用,但是用的多了,孩子就會明白,父母只是說說而已,從而降低了在孩子心中的威信。控制情緒是一種能力,家長只有不斷地調試自己的情緒,養育孩子才會變得越來越容易。
孩子不聽話時,你有什麼好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