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羡慕乖孩子,心理學家說熊孩子更聰明
未生孩子前,我很喜歡熊孩子,總覺得乖孩子、循規蹈矩的孩子將來不會有大出息(觀念有些極端)。看“家有兒女”時,我非常喜歡裡面的劉星,因為劉星從裡到外透著一股調皮勁兒,很聰明,喜歡搞惡作劇。
但是當我有了兒子後,我才明白那句話,“別人家”的孩子好。
什麼是熊孩子呢?
一天到晚像永動機,周圍的一切對他來說都充滿誘惑,趁你不注意,將電腦主機打開,看看裡面都是什麼東西;
拿著擴大鏡練習聚焦,將陽臺上的物品引燃;
學動畫片裡的豬豬俠,滿屋子的亂跑尖叫;
你要他做什麼事情,他總會找出一堆理由來駁斥你,有時還讓你無言以對……
再看人家乖孩子,上次聽一位朋友說,她家寶寶能抱著一隻玩具熊玩上半天;做家務也能有條不紊,認認真真,規規矩矩的;還很聽爸爸媽媽的話,家長要求做什麼,孩子立馬就會去做,從不反駁頂嘴。
為啥咱家孩子就和別人家孩子差那麼遠呢?當初那麼幼稚的認為熊孩子好,熊孩子聰明,那只是因為我不懂那句話“等你當媽就知道了”,為此我曾自慚形穢了很久。
是不是家有熊孩子的家長都和我一樣,有這樣的心理呢?千萬別這麼想,生物心理學家馬克•羅森茨威格用一個實驗證實,熊孩子更聰明。
羅森茨威格選擇了一批遺傳素質相同的老鼠,將這些老鼠任意分成3組:
第一組的老鼠生活在“標準環境”中,即3只老鼠被關在鐵籠子裡一起餵養。
第二組的老鼠生活在“貧乏環境”中,即每只老鼠都獨立生活在籠子裡,且籠子的三面都不透明,光線很暗,幾乎沒有任何刺激。
第三組的老鼠生活在“豐富環境”中,10多隻老鼠一起被關在一隻大籠子裡,籠子寬敞,光線充足,裡面還有很多“遊樂設施”,如滑梯、木梯、小橋、秋千等,可供老鼠們選擇。
研究發現,生活在“豐富環境”的老鼠最“淘氣貪玩”,“貧乏環境”的老鼠最“老實”。
之後,羅森茨威格將這些老鼠解剖,發現3組老鼠在大腦皮層厚度、大腦細胞大小及與智力有關的腦化學物質等方面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其中生活在“豐富環境” 中的老鼠優勢最顯著。
這個實驗說明,環境越豐富,刺激越多,體驗越充分,大腦的發育就越好。動物尚且如此,何況我們人類呢?
由此可見,即使寶寶的智商一樣,但生活在不同的環境中,因為不同的體驗,大腦的發育程度也是會有很大不同的。
看過這個實驗,家有熊孩子的寶媽寶爸們是不是釋懷了呢?是不是對自家的熊孩子更自信了呢?
相對來說,熊孩子接受的外界刺激會更多,因為他一刻都不停歇,總是在不停地探索,這摸摸那碰碰,這些令家長無法忍受的行為,則對熊孩子的大腦發育起到了很好的刺激。
當然,凡事不是絕對的,我們不能百分之百的說乖孩子不聰明。
我認識一位元父親,他對孩子就很不上心,還用過去父母教育自己的方法來教育自己的孩子,他說了這樣一句話,“孩子不就是摔在桌子腿上長大的嗎?”可以想像得到他的孩子接觸到的外界刺激會是怎樣的。
孩子聰明不聰明,先天遺傳因素是一個方面,但後天的成長環境、教育都能產生重要影響。那麼,怎麼才能讓我們的孩子更聰明呢?就是不斷地給孩子提供“豐富的環境”,加強對大腦的刺激,其方法有很多,下面我簡單地介紹兩個:
帶孩子外出、旅遊
旅遊是增長見識,刺激寶寶大腦發育的一個好方法,可能有人會說,寶寶小,旅遊不方便怎麼辦呢?其實,旅遊不一定要遠行。
哪怕是帶孩子去附近的公園走走,對孩子的成長都非常有利,總的原則就是離開固定的生活區域,不要整天悶在家裡。
有些老人帶孩子,嫌外出麻煩、太累,常常將孩子關在家裡,這對孩子的成長是非常不好的。
閱讀開闊孩子的視野
孩子年齡大一些了,可以陪孩子一起閱讀,逐漸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孩子能在書中吸收很多豐富的知識,讓孩子的大腦得到很好的刺激。
我兒子就特別喜歡科普類的圖書,尤其是“十萬個為什麼”,他能從書中學習到很多有趣的知識,知識學習多了,還能將知識與實踐結合起來。
那天帶孩子去公園玩,有一個小朋友手裡拿著一個氫氣球,牽著孩子手的家長還在抽煙,我兒子就很緊張地說:“這很危險的!”,接著跟我普及了從書中學來的有關氫氣球遇火會爆炸的知識。
當然,刺激大腦發育的方法還有很多,只要平時家長有意識地去引導孩子,豐富孩子的生活環境,增加孩子的閱讀量,擴展他的知識面,就能對提高孩子的智力大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