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科醫生:遠離月子病,七大注意事項
我們總是聽老人言,月子不能洗澡、不能梳頭、不能吹風……雖然有一些老人言是沒有什麼依據的,但是大部分都不是空穴來風的。產婦產後確實是需要好好悉心調理身體,這樣才能儘快恢復健康,才能為寶寶提供優質的母乳。那麼產婦產後誤區有哪些下面我們一起聽聽專家怎麼說的吧。
順利產下寶寶,對於新媽媽來說,現在非常在意的就是生完孩子的恢復問題了,抓住黃金時期,產後的六個月內是恢復最好的時間,把握住時機改善體質、調整體形、護膚美容,積極治療產前產後相關的病症,就能給自己的身體帶來以後幾十年的健康與美麗。所以新媽媽們一定要把握好這個特殊的時期。
其實,不管是中醫還是西醫,大家一致認為,傳統陋習自然要摒棄,只要是適合自己的就是好的。
逐條破解 不靠譜的月子禁忌
誤區1:不開窗、不通風
1.屋子封閉導致空氣不流通,空氣污濁且氧氣稀薄,這對新媽媽產後恢復不利。
2.室內溫度過高,容易滋生細菌,新媽媽和寶寶都處於虛弱狀態,很容易被病菌感染。
3 .終日不見陽光,會影響人體對鈣的吸收,出現佝僂病,軟骨病等。
正確的做法:產科醫生說出了完全不同的觀點,捂是必要的,但得捂得有技巧。新媽媽剛剛生產完,體質虛弱,確實不能受風,但有些老傳統講月子裡不能吹空調,其實這樣是不正確的,如果室內溫度過高,不僅會讓新媽媽感到不適甚至中暑,新生兒也會因為室溫過高而長紅斑。所以,三伏天如果不通過空調來調節溫度,一定是不行的,其實,只要風口不直接對著產婦和寶寶吹,房間的溫度控制在24—26攝氏度左右是可以的。
月子裡,用長褂長褲保護關節是非常必要的,但如果長褂長褲太厚的話,容易使體液喪失過多,導致中暑,所以建議選擇棉、麻等比較輕柔寬鬆的衣服。
不能開窗通風,怕見風著涼主要是擔心所謂的“產後風”,其實導致“產後風”的原因是細菌感染,而屋子裡頭病菌種類和數量本來是有限的,但若不定時開窗通風,空氣不流通,病菌的數量就會繁殖增加,因為產婦和寶寶的抵抗力本來就稍差一些,產婦就更容易被細菌感染。
2.剪個清爽短髮防酷暑
這裡特別說一下頭髮的問題,很多准媽媽都在生產前把頭髮剪短。但是夏天坐月子頭髮還是留能梳起來的長度比較好。手術出來也沒怎麼亂,頭兩天不能下床也不可能有人幫你梳頭發,弄著丸子頭基本還能見人。
誤區2:坐月子一個月就完全恢復了
“坐月子就是一個月”相信許多媽媽們都是這樣認為的。
正確的做法:經過一個月的調整,身體許多器官並未得到完全的復原。比如,子宮體的回縮需要6周時間才能恢復到接近非孕期子宮的大小,胎盤附著處子宮內膜的全部再生修復也需6周;產後腹壁緊張度的恢復也需要6周到8周的時間。如在此期間產婦幹重活,就容易患上子宮下垂等疾病。通常醫院也會讓媽媽42天后再去檢查身體。
誤區3: 不能洗頭、洗澡、刷牙
很多產婦被這條“不能洗”弄得身心俱疲,其實在古代,生活衛生條件有限,洗頭後沒有吹風機,半天也不幹,尤其是冬天,而在衛生條件較好的現代,則完全不必遵循這樣的說法
正確的做法:在順產情況下,產後體力恢復了,一般就可以洗澡了;如果順產時進行了側切,一般產後3至5天就可以洗了;如果是剖腹產,一般產後7至10天、傷口癒合了,也可以洗澡洗頭了。只需要提前開好浴霸預熱,洗後用吹風機暖風吹吹頭髮,就不用擔心著涼。
誤區4:月子期不能吹空調
以前每年三伏天都會出現產婦中暑的現象。由於產婦機體代謝產熱多,產後會大量出汗,如果捂得太厚、房間不通風,很容易導致中暑,又由於哺乳期有用藥禁忌,醫生處理起來也比較麻煩。
正確的做:應適當開窗通風,室溫保持在26度-28度左右為宜。當室溫過高時,可以使用空調或電扇,只是不能直接對著產婦吹。前提是空調要調到最溫和的一檔,不能對著床吹,溫度26-28度。入夜涼快了,要關掉空調。不要直接吹風扇,但是熱急了可以將風扇打到最大檔,對著牆壁吹,被牆反射過來的風是不傷人的,帶來的空氣流動也可以讓人感到些許的涼意。
誤區5:多吃補品、不吃蔬果
月子禁忌中,對於飲食的要求是大量吃肉及補品,而拒絕蔬菜水果等攝入。剛完成生產的,很多媽媽產後在飲食上沒有注意,剛生完就大補特補,結果導致身材發胖走形,其實科學飲食是預防產後肥胖的關鍵。
正確的進補觀念是:先排惡露、後補氣血,惡露越多,越不能補。要掌握階段性食補的概念。簡單地說,就是前2周由於惡露未淨,不宜大補,飲食重點應放在促進新陳代謝,排出體內過多水分上。如,第1周以“麻油豬肝”為主要菜色,幫助排出惡露與其他廢物;第2周則以“麻油腰子”以形補形,預防腰酸背痛。等到第3、4周,惡露將淨,才可以開始吃“麻油雞”,補血理氣。
除此之外,飲食上更應力求清淡、少鹽、忌脂肪、禁食辛辣、趁熱吃飯、細嚼慢嚥、謝絕零食等等,如能遵守這些原則,月子內的進補就在全面補充營養同時不會有發胖之虞,可謂兩全其美。
產後大量出汗
在產後1周,皮膚大量排泄汗液,特別是夜晚出汗比較明顯,睡完一覺全身都是汗。有些新媽媽擔心是不是出虛汗,並不是的,這是正常的生理現象,稱為褥汗。懷孕的時候身體含有較多水分,分娩之後水分需要排泄掉,有的表現為尿多,有的表現為汗多,很少同時尿多又汗多的,不然的話會失水過多。
誤區6:越晚下床恢復的越快越好
產後,媽媽們大量消耗體力精力,是需要很長的時間來做調養得,很多人都會認為這段時間是需要臥床休息的,不應該下床活動。
正確的做法:產婦長時間的坐著,很容易使下肢靜脈產生血栓,但只盆骨的肌肉鬆弛,對恢復並沒有好處。還會影響惡露的排出。產婦月子裡需要適當活動,經常下地走走,並在床上多做些簡單的運動,不僅能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對增加胃腸道蠕動預防便秘也很有好處。只要不做太劇烈運動,運動累了就注意休息即可。
腹部有硬塊
分娩後腹部有一個硬硬的東西,這不是腫瘤而是子宮,剛分娩的子宮在肚臍周圍位置,位於臍下一橫指位置,生完之後可以自己摸一下腹部有一個硬硬的東西,這不是腫瘤而是子宮,大小與20-24孕周腹部的大小差不多,產後第二天稍有上升至平臍位置,然後每天會下降1-2cm,大概是一個食指的寬度。產後十天就不能在腹部摸到子宮了,子宮會下降到骨盆腔,產後四十二天就基本恢復正常大小。
母乳餵養就是恢復利器,不及時預防子宮下垂
許多人認為:母乳餵養就是產後恢復利器,只要堅持,就一定可以恢復身材。這也是一種錯誤的觀念。提倡母乳餵養首先因為母乳是小寶寶最好的天然食物,其次餵奶還可以促進子宮收縮,有利於新媽媽產後恢復。儘管哺乳時會消耗母親體內的脂肪,但哺乳期間,寶寶需要的營養量大,新媽媽本來就會吃得比較多,如果再不斷進食多於身體需求的高熱量食品,這樣很容易造成產後肥胖。
誤區7:不注重腹部保養
很多產婦聽人說,生完寶寶以後,肚子會自動回復到孕前,不用在意。實際上對於一個平常人來說,腹部就是最容易長贅肉的地方,更別說產後每個媽媽們都得經歷十月懷胎一朝分娩!懷寶寶期間胎兒不斷長大,把母體的子宮撐的變形,五臟六腑全部移位元!一朝分娩盆骨大開,那麼寶媽們的身材會怎樣呢?即使你可以恢復到孕前體重,也恢復不了孕前身材,尤其是大肚子,是讓很多產後媽媽們頭疼的問題。
正確的做法
不管是剖腹產還是順產都是很有必要束縛的。產後最少1-2個星期要進行骨盆收緊。6個月內對骨盆進行收緊是最理想的。恢復到原來到堅硬程度也需要6個月的時間。對於產後的新媽媽來說,產後束縛腹部能夠防止內臟下垂,也能夠對體型的恢復有幫助媽媽們了。
愛美的媽媽注意了,生產過後一定要穿收腹衣,最好連睡覺也不例外。這樣不但可以幫助身材的恢復,還有預防內臟下垂和皮膚鬆弛、消除妊娠紋的作用。不過,要用真正為孕婦生產的收腹衣,褲褲主要的功能是收腹,收腰,提臀,而和它一起搭配的收腹背心,是具有整體塑形效果的。
看來管住飲食、是產後身材恢復的關鍵哦!產婦雖然應避免勞動,但適度運動以消除腰部、臀部的贅肉、恢復彈性也是有必要的。一般來說,產後14天就可以開始進行腹肌收縮、骨盆鍛煉運動,剖腹產的媽媽半年內要避免仰臥起坐等運動。。產後運動要循序漸進、持之以恆,避免劇烈運動。
1.適當運動 促進恢復
產後一定要適當進行運動,可以促進腹壁、子宮收縮,促進血液迴圈,消除肌肉酸痛,但並不是說減肥,減肥應等哺乳結束斷奶後再開始。
在順產後兩小時,如果能坐起並且沒有頭暈等不適的情況下,可以下床扶著床沿或牆壁走動,主要擔心產後體力和血壓沒跟上來,會昏倒,一定要有家人陪伴。剖宮產術後必須要躺4-6個小時,6個小時之後可以在床上左右翻身側臥,剖宮產術後24小時可以適當沿著床邊活動,腹部傷口不太疼痛的時候可以做一下保健操,運動時間根據自己的體力和身體基本情況逐漸增加,不要太激烈。
2.產後6個星期做檢查
新媽媽在坐月子會經歷一系列變化,身體各器官除乳☆禁☆房外逐漸恢復至孕前狀態。在6個星期之後一定要到醫院做產後檢查,產科醫生會對新媽媽評估全身和局部的恢復情況,如惡露情況,傷口癒合情況等一系列的全身檢查和婦科檢查。除了新媽媽要去做產後檢查,寶寶也要帶去做新生兒保健,看看寶寶生長發育情況是否正常。
3.保持心情愉快 預防抑鬱
保持心情愉快,多發現生活中美好、有趣的事物。
另外,跟小孩一起睡眠是重點,很多媽媽就是不適應新的睡眠習慣。新生兒一天睡眠的睡眠時間基本上在二十小時以上,但並不是一直睡,而是睡一兩個小時就醒來哭鬧一下,要吃東西,要排便。吃完後又睡一兩個小時,把大人建立起來八個小時睡眠時間完全打亂。有時媽媽休息不好,心情也跟著煩躁、鬱悶。
再有,丈夫必須跟妻子好好溝通,生寶寶不是媽媽一個人的事情,是全家的事情,丈夫要儘量理解,主動幫助照顧寶寶。
最後,媽媽也要適當給心情“放假”。孩子出生後,媽媽所有的注意力都在孩子身上,整天對著小孩,特別是新手媽媽,很多事都不會做,和寶寶還沒有“磨合”好,長久下來可能多少都會有消極想法,這個時候需要及時調試心情,請家人幫忙照顧小孩,放鬆一下,哪怕是一兩個小時,把時間完全留給自己,避免負面情緒越積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