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帶您瞭解美甲發展歷程,從古至今!

美甲,古埃及人就率先用臆羚的毛皮摩擦使指甲發亮,並塗以散沫花汁使其呈現迷人的豔紅。在一次考古中有人曾在埃及豔後的墓中發現了一個化妝盒,裡面記載著:塗上“處☆禁☆女指甲油”為通向西方極樂世界之用。


在我國唐朝時期,就已經出現染甲的風尚。所用的材料是鳳仙花做法是取腐蝕性較強的鳳仙花的花和葉放在小缽中搗碎,加少量明礬,便可以用來浸染指甲。也可將絲棉捏成與指甲一樣的薄片,放入花汁,等到吸入水分後取出,放在指甲表面,經過連續浸染三到五次,數月都不會褪色。美甲不僅是美麗的標誌,還是地位的象徵,中國古代官員還用裝飾性的金屬假指甲增加指甲長度,顯示尊貴地位。


英國皇室貴族和中國的清朝皇室都有留甲的傳統,保留潔白的指甲表示不必辛苦的工作,象徵了地位和權利。擁有一雙修長、華麗指甲的人多半屬於上流社會的階層。


無論是哪個民族、種族。對美的嚮往和崇敬之心都是相同的。在不斷的追求中技法和方式在不段的更換。


美手、美甲文化起源于人類文明的發展時期,最早出現在人們的宗教、祭祀活動中,人們將手指、手臂畫上各種圖案,求神靈賜福,祛除邪惡。它在中華民族五千年歷史文化中源遠流長。至今,從許多方面我們都能發現它閃爍的歷史光芒。提起美甲,自然想到手,手是人類在整個文明過程中的具體“實踐者”,是人體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在人類文明的進程中發揮了巨大的不可或缺的作用。


隨著文明的發展,手不僅僅是勞動的“工具”,是人的一個器官,它還被“發現”並被提升了固有的美,女性的手尤其如此。


中國古代婦女以自己的手纖柔潔白為美,它意味著手的主人生活條件比較優越,而優越生活是誰都嚮往的。中國古代對手的這種審美觀在很多文學作品中都得到了體現。

如:


“手如柔荑,膚如凝脂。……”


“柔荑:軟和的茅草嫩芽。 ——《詩經?衛風? 碩人》


“紅酥手,黃滕灑。滿城春色宮牆柳”


——《釵頭鳳》宋? 陸游


宋代有位詞人叫吳文英,他有一位早亡的紅顏知己。這位女子有一雙非常美麗的手,這雙手給詞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他所寫的懷念友人的詞中經常提到那雙美手。

例如:


一握柔蔥,香染料榴巾


柔蔥:

像嫩蔥一樣筆直修長的手。——《點絳唇》


再如:

玉手/玉蔥手:像玉一樣潔白、細膩、珠圓玉潤的手。


為了讓自己的雙手很美,中國古代婦女很早就開始修飾她們的手,比較常見的做法是蓄甲和染甲。這裡,包含在美手的內涵中,同美手一樣重要,又更具特色的美甲文化就顯示出它與手之間不可或缺又相輔相成的辨證關係,其中,美手為美甲奠定了基礎,提供了前提,美甲在美手的基礎上突顯出手的獨特、靚麗、修長,柔媚。它們在古代被融合一起,行成獨特的美手、美甲文化。


《紅樓夢》裡寫到,病重的晴雯將自己的長指甲咬斷送給寶玉,這恐怕是有關蓄甲最生動也最淒婉的描寫了。另外,古代婦女還常用指甲套。指甲套大多用金屬製成,樣式華麗,套在手指上用以保護長指甲。在很多清代婦女的畫像、照片裡都可以看到這種裝飾品。


染甲之風由來已久,遠在唐代,染甲的材料主要是風仙花。將風仙花用明礬搗碎,敷在指甲上用布條包好,第二天指甲便染成了淡淡的紅色。連續染兩次之後,指甲便會紅潤妖豔,其色數月不褪。元末明初的詩人楊廉夫在他的詩中,曾描寫過女子美麗的指甲。“十尖盡換紅鴉嘴,……數點桃花汛水流”。


與此同時,從宗教中我們也不難發現它的痕跡。中國有很多人信奉佛教,佛的形象在他們心中象徵莊嚴、神聖、智慧、慈悲等。其中十分深入人心的佛便是千手觀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