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都想送孩子進名校,可是你準備好了麼?
擇校還是擇班?選擇老師還是選擇學校?選公辦還是民辦?當“雞頭”還是當“鳳尾”……
每年一到這個時候,便有太多家長焦慮這些問題。無論是幼升小,還是小升初,家長都在為看似很多,實則無比艱難的抉擇中操碎了心。
於是,在這樣的焦慮下,家長們一個勁地催著孩子學拼音、學英語、學奧數、去興趣班……生怕孩子沒能進入自己最理想的學校。
很多家長怕孩子沒有準備好,而實際上,其實很多家長都沒準備好。
1
每個人都有名校情結
“擇校”是家長的共同焦慮
“是金子在哪裡都會發光”“只要孩子願意學,在哪個學校都無所謂”……身為家長的你,一定也不太能信服這樣的話吧。
不得不承認,每個人都有名校情結。出於和別人比較的面子,出於對孩子未來的擔憂,家長都希望能給孩子最好的。在選擇學校面前,大體上家長最看重的大概都是升學率。
然而,這種心理是否真的科學?
或許未必,這所學校適合別人但不一定適合你家娃。最近便有不少小升初的家長討論開了——進入了大家公認的好學校,本該是件好事,然而結果卻並不一定:
△ 一位家長聊到,朋友的孩子小學成績一般,搖號進了七中,中學三年卻根本就是“坐飛機”的感覺。
有一個心理學名詞叫“自我概念”,對於孩子們來說,它意味著孩子對自己學習能力和技巧的判斷。關於這個名詞,還有個很有名的例子和實驗:心理學家Meece發現,女生在小學階段的數學成績和數學自我概念,和男生其實差不多,但是到了中學,就會下降很大,而且,自我概念的下降,往往先於成績的下降。
研究人員為了印證這個結論,還做過很有趣的實驗:
針對同一群女生,安排兩場難度相當的數學考試,一場純女生參加,一場有男生在場,結果顯示,有男生在場時,女同學的成績要低得多。可見“自我概念”的心理影響因素對學生有多大影響。
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女生通常是自認為自己的數學成績不好,然後對數學失去信心,最後數學成績才慢慢變壞的。在名校裡苦苦掙扎的中等孩子,就有點像這場“有男生在場的數學考試”。
這種自我概念能非常直接地影響孩子的成績表現。所以,雖說優質的師資力量,良好的學習氛圍……是每位家長的追求,然而,還是那句話——選擇學校並不意味著選擇“最好的”,而是應該選擇最適合的。
2
選擇學校,不僅要問學校
更要問自己和孩子
在為孩子選擇合適的學校之前,家長當然都少不了研究學校官網,打聽各種“小道消息”,就為了對學校有更全面的瞭解。但是,在一個勁研究學校的同時,也別忘了問問自己和孩子相關的問題。
問學校
學校的師資力量、硬體設施、課程設置……這些固然很重要,也無需團長多說了。但是這並不是唯一,為孩子選擇學校並不代表著把這些“指標”定義為A、B、C、D,最後將它們相加得到的和最大,便意味著最好。
除了這些標準,你不妨再問問學校這樣一些實質性的問題:
學生每週有多少戶外活動時間?學生有哪些走出校門的機會?
學生每天花多少時間做作業,做什麼樣的作業?
學生每天的閱讀時間是多少?上課有多少發言機會?
學生每天有多少時間可供自己支配?
……
無論是哪所學校,學校的課程大綱差別不會太大,該學的總會學到。所以不妨再去看看孩子每天多少時間在長腦子,多少時間在長身體。小學、初中都一樣。而走出校門當然不僅僅是指地理上的校門,而是走出課本。
至於作業,是每個家長都擺脫不了的話題。每位家長應該都有自己的標準和要求,所以先問問自己,你覺得每天做多少作業是合理的,再聽聽學校怎麼說。這樣也不至於以後一個勁吐槽、抱怨學校的作業壓得孩子喘不過氣兒。
另外,培養孩子的自主性一樣非常重要。他們是否有足夠的閱讀空間,是否有足夠的發言機會,是否有一些時間用於自己支配。這決定著他們是單純的學習機器還是擁有無限的學習動力。
要是你們打算去學校參觀,參觀時其實有一些細節,你完全可以用眼睛、耳朵去感受,它反倒會更直觀、客觀地幫助你做出決定:
孩子的真實表情:倦怠、興奮、沮喪還是喜悅?他們的表情不會撒謊。
老師和孩子互動的方式:他們是把孩子懲罰到牆角訓斥,還是蹲下來和孩子對話?
牆上孩子們的作品:牆上孩子的作品是千篇一律的應付任務,還是生機盎然,甚至能容忍一些小錯誤。
體育設施的使用頻率:比起體育設施是不是高大上,更重要的是孩子們是否有機會去用它!
如果有機會給你選擇,不妨拿一張紙,把對學校的第一印象寫下來,最接近你的價值觀的,就是它了!
問自己
選擇學校可不意味著你就可以對孩子甩手不管了,畢竟學校教育不過是一部分。在孩子升學的關鍵時刻,你和孩子的關係也絲毫不能忽視,畢竟對孩子影響最深遠的不是學校,而是你們自己。
在問過學校一系列問題後,你還該認真地問問自己這樣一些問題:
你對自己的孩子足夠瞭解嗎?
你是否對孩子無法做到第一有心理準備?
你每週花多少時間陪孩子說話,陪他們閱讀?
你有哪些事情需要學校幫你實現?
……
追求名校可能是你自己心底的想法,也有可能只是盲目從眾的心理。問這些問題的原因也不過是,讓你們能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麼,再與學校進行匹配。看看學校的理念、教學方法……是否能滿足你的訴求。
最後依然是你的心態和你的努力,當你在家癱在沙發上刷著朋友圈的時候,無論怎麼催促孩子學習都是毫無說服力的。
問孩子
團長不得不向你們強調:上學的主體是孩子。不要讓孩子成為流水線上的零件,你至少應該給他們空間,讓他們聽聽自己想要什麼。
“學習是為了什麼?”“活著是為了什麼?”你可能會覺得這些問題很大,很空泛。然而,這就是這個問題的可貴之處,不管是幾歲的孩子,他們一定都會給你一個驚喜,選擇學校的標準也一樣。
如果這些問題你從來沒問過他們,不妨花一點時間去問問。他們的回答可能會幫你做出更明智的決定。在選擇學校這個大問題面前,他們也有投票權!當你在抱怨著孩子不夠獨立的時候,先問問自己,是否給過孩子自己做選擇的機會。
不要依賴專家、學校給你所有答案,更多的思考和答案都來自於你自己。
3
一所好的學校到底應該培養孩子什麼?
經常有家長會這樣問團長一些很“泛”的問題:“XX區到底哪個學校比較好?”團長便尷尬地陷入了沉思,因為每所學校都有自己的特點。
有些孩子喜歡的是,學校可以提供問任何問題,學任何東西的氛圍;有些孩子希望學校能有各種實踐項目,或者是能給他們豐富的發明空間;也有孩子希望能學好外語,以後出國……
現實地說,我們的最終期望不過是希望能讓孩子通過學校,將來在職場上取得成功。而社交情緒和工作習慣可能才是孩子為將來打下的地基。
在國外的一些小學中,在給學生的評估報告中,除了課業,還會給出孩子社交情緒和工作習慣的情況,家長們不妨將其作為參考。
在專業的教育者看來,社交與情緒其實是一種技能,其中包括了14項內容:
瞭解他人的需要;正確表達自己的需要和感受;能夠很好地參與團隊工作;能夠聽從老師的指令;尊重他人;尊重教具和環境;良好的教養和禮貌;
處理不同意見的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對變化和挑戰的適應能力;自信心;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任的能力;耐心對待比自己年齡小的同學;領導能力。
而工作習慣則包括了22個參數,其中有:
獨立選擇工作內容、能在繁雜的環境中專心於自己的工作、持續工作的能力;願意選擇有挑戰性的工作、熱愛工作並為樂趣而工作、以最大努力用心完成工作、對工作要求給予積極正面的回應、記憶的能力;
按時完成工作、工作時不干擾別人;積極參與團隊活動;獨立研究和查找資訊的能力;對自己的學習承擔責任;撰寫整潔而有吸引力的報告;願意和比自己小的同學一起工作並教給他們東西;
會推導意義和結論、能組織觀點並用自己的語言清晰地表達;很好地計畫和利用時間;把學到的東西用於新的工作任務;堅持記工作筆記;自信地在同學面前發表工作報告;能自己安排外出活動。
看過這些以後,且不談孩子,作為成年人的我們都該捫心自問,“這些我做到了嗎?”
每個家長對孩子都是有期望的,但是無論是幼升小,還是小升初,即便學校選擇得不理想也不是世界末日。無論你們選擇了哪一條路,不過是選擇了一種經歷,而每一種經歷都將給孩子收穫。
就算我們可能沒辦法把孩子培養成最優秀的哪一個,但是孩子有自己的理想,身體健康,有一些自己的小愛好和小特長,從這點來說,身為家長可能都已經可以覺得很欣慰了。
至於選擇學校,真正的最高標準或許是,能引導孩子建立完整的人格:三觀正、有生命力、有學習熱情、有感知幸福的能力。
團長的希望則是,每位偉大的家長都能從選擇的焦慮中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