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車牌是禦家匯001
戴躍鋒,1982年生於湖南邵陽,2006年創立禦泥坊,是第一代淘品牌代表。2015年初,禦泥坊母公司湖南禦家匯科技有限公司獲雷軍旗下順為基金億元B輪融資。
有天賦的車手
老司機絕不只依賴天賦
戴躍鋒,80後,喜歡賺錢的他,在上大學的時候他就開始做些小生意了。本身有做生意的天賦,對商業較敏感,恰好又趕上電商興起的時代潮流,他的禦泥坊能夠取得今天這樣的好成績有很大的原因是因為選擇對了方向,畢竟命運只垂青早已做好準備的人。
戴是80後,他具備80後的好品質,想法簡單卻專注,又懂得堅持,同時熱衷追求新鮮事物。在初期對於淘系或其他電商的行銷工具,戴總是第一批使用的,他不像別的商家那樣總是在懷疑、在觀望。戴認為花時間去質疑對錯是比較短淺的做法,機會不會總等著觀望的人,那些猶豫的商家現在基本上也都倒閉了。
戴作為一個能夠堅持的人,他喜歡專注在一件事情上,期待產生爆發式的力量。在創業做品牌的過程中有很多誘惑,他不會動搖。戴認為要堅持眼下在做的事情,這樣才能做到最好。“把一個品牌做30年,還怕什麼對手呢?”。
堅持的另一面就是固執。因為有所作為,覺得自己有天賦,戴有時候會盲目的堅持自己的想法,哪怕感覺到了有些不妥之處也會任性的去做。這種固執也確實讓戴的團隊走了一些彎路,吃了些苦頭,但是隨著戴的閱歷見長,自信留下了,盲目在消失。現在的戴會更淡定的來處理事情,思路清晰了,要實現什麼樣的目標,心裡也是有譜的。
戴不覺得2013年推進多品牌戰略是失敗的,只是還需要時間,品牌的成長會比較緩慢。現在的他懂得旗下幾個品牌未來的方向都是專攻面膜,只是功能和市場的細分。他花了很多時間在思考上,上午基本不是在處理公司的業務,就是在想問題。有時候想得太深入了,上班的路上也在想,還因此開錯了路。
想要成為路上的王者,要先和車神一起開車
馬雲和雷軍都是戴躍鋒的商業導師,但他們教的不同,一個教戰略,一個教產品。
馬雲是他很崇拜的偶像。跟著馬雲,戴學會怎麼做企業:定戰略、找人、找錢。淘寶大學剛開班的時候戴就去了,還就讀在湖畔大學。戴覺得是很好的機會,彌補了他當初沒有好好念書,光顧著賺錢。要說戴有什麼不自信的,就是書讀得少,湖畔大學好多學生都是國際名校畢業,但和那些人在一起交流“我並不覺得有什麼不自在,因為這一批創業者都知道理論和實戰的區別,大家都會就著各自的經驗來談論問題”戴說。
而雷軍教會了戴怎麼做產品。和雷軍見面後的三句對話,讓戴印象深刻,幾乎改變了他對企業經營的認知。雷軍說“互聯網企業每年的增長低於百分之百是不合格的”。以前戴覺得公司每年能增長50%~80%就很高興了,因為自己的業績怎麼說在類目也算前列了,也不知道該如何設置一個可超越的目標;第二句是“做任何一個產品,你都要想是不是世界第一,任何一個細節也是如此”。
戴認為自己的禦泥坊在國產面膜中已經屬於高品質了,但從來沒想過要上升到全球行業的高度;第三是關於上市,戴問雷軍是在香港上市還是國內A股,因為戴想知道具體到戰術層面有什麼不同,但雷軍說“上市又能怎樣?你還這麼年輕,不應該想著上市這點眼前的事情,而是這個產業有多大的空間,是否能夠改變行業”。
戴躍鋒說他被這三句話點燃了,雷軍把他拉回到品牌運營要關注產品本身。戴對於產品的重視,以前也有,只是一直很模糊,不夠堅定。特別是剛開始運營的時候,一次不錯的行銷活動就能帶來幾百萬的利潤,這種誘惑會刺激他去想更多高產出的行銷活動。
但經由此次點醒,戴意識到要回歸到產品,關注產品的品質、細節、風格等,且都要以世界第一為目標。基於這個基礎,戴可以明確的說禦泥坊要做世界第一面膜,以及這個第一要如何實現。儘管要花很長的時間,但目標明確。
只要道路夠長,總有超車的機會
戴躍鋒說禦泥坊要上市,要做第一,很多人問他焦慮不焦慮。戴表示不焦慮,幹嘛要焦慮呢?別人不看好國產品牌在化妝品行業的未來,但戴覺得未來還有三大機遇。
第一,未來十年,在化妝品行業,國產品牌會超越國際品牌占主流。這背後的邏輯,首先是中國經濟的崛起,國民意識的覺醒,和國貨品質的超越。此外,國際品牌和國產品牌有一個區別,國際品牌的老闆是CEO,而國產品牌的CEO是老闆,CEO只會顧及短期利益,在短時間內把市場做大,而不會考慮更長遠的發展;但在中國許多都是老闆白手起家,創始人自己就是CEO,做起來會更踏實。
其次,中國業務對於國際品牌來說,是眾多中的一個,它會花部分精力在中國市場。等到市場打開後,它的增速就會放緩。但國產品牌它的大本營就是中國,就是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了,必然會盡全力做好。當所有企業都合力開拓,定會出現一個能夠躋身全球前十的化妝品企業,且產值會達到千億級別。
第三,還有一個優勢,或許是其他人所沒有的。戴還年輕,團隊也年輕。要做第一的確要花很長時間,在這過程中企業管理的反覆運算需要花費時間和內耗成本,甚至會因此錯失良機。但戴才32歲,上市後還有30年可以奮鬥。現在有哪家企業的管理層可以不更替再幹30年的?所以戴認為自己無需焦慮。踏踏實實再幹30年,在管理層滿60歲之前,做到全球十強。
採訪手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