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編輯手記:玩HiFi和玩攝影哪個更費錢?

[中關村線上音訊頻道原創]“單反窮三代,HiFi毀一生”,這句話估計不少人都聽過,說的是這兩個愛好都比較費錢。其實這句話只說了一半,因為它隱含的針對者並不是那些真正的有錢人,所以,它之所以流傳甚廣是因為戳中了絕大多數工薪階層的痛點——錢不夠花!注意,是“錢不夠花”而不是“窮”。為什麼這麼說呢?畢竟單反也好,HiFi也好,都不是生活必需品,如果沒有這些額外的花銷,正常的日用開支一般都沒什麼問題;而加入這些東西,可能就會覺得手頭會有點吃緊了。這就是“錢不夠花”與“窮”的區別,當日用開支都成問題,那才叫真正的窮。不少人現在調侃自己“窮”,不過是句玩笑話,你要當真就沒意思了,他肯定不會對一個睡在橋洞裡的流浪漢說自己窮。

既然明瞭了這句話的適用人群,我們就可以繼續往下侃了。可能有不少人覺得不就是個愛好嗎?有這麼嚇人嗎?實際上這也分人,還得看你是不是真的喜歡這個東西。就我們常見的這些愛好裡,基本要入門都不是很難,絕大多數門檻還是比較平易近人的。但怕就怕在有的愛好坑比較淺,有的愛好坑比較深,坑淺的那些愛好你好進去,也好出來;坑深的那些愛好,進去之後再想出來就比較難了。HiFi和攝影就屬於坑比較深的,當然也只是相對而言,跟手錶、名畫、珍稀木材這些純富人的玩物相比,那還是差不少檔次。不過對於一般人來說,要是全心投入這些愛好,那花銷還真不小。

究竟玩HiFi和玩攝影哪個更費錢?要一句話說清楚這事兒是不可能的,不能一概而論。上面已經說了,入門其實費不了多少錢,關鍵看入門以後的狀態。有的人倒是入門了,進來轉了一圈覺得沒什麼意思,也不想再投入,那花銷就固定在入門那個時刻;有的人入門後覺得還挺好玩,激發起了自己極大的興趣,後續的投入自然就高了。具體都會有哪些開銷,我們下面慢慢捋一捋。

你沒想到房子也是一筆HiFi投入

玩HiFi都是怎麼入坑的呢?相信很大一部分人都是從耳機系統跳進來的。某年某月由於某種機緣聽到了一款耳機比自己手裡的渣渣耳機好得多的音質,突然覺得豁然開朗,發現了一片之前從未涉足過的新天地,於是就走上了發燒的不歸路。玩HiFi主要是折騰音源、解碼、放大、揚聲器、線材、電源、配件這些東西,耳機系統相對比較好滿足,音箱系統則需要更大的投入。

千元級別的耳機現在依然成了入門耳機

先說耳機系統吧,畢竟玩的人多,也便宜一些。現在基本都是從千元大耳機入手,過去千元機還是中高檔,現在已然淪為入門級。買了大耳機後發現用來接手機並不能發出讓你滿意的聲音,於是請教入坑的人為什麼會這樣?人家跟你說手機怎麼能搞定大耳機,最差也得來個一體機推。接下來又入手千元級的一體機,試了一試,果然比手機直推效果好多了,老燒們說得還是有道理。

不僅耳機需要升級,其它設備也得跟著升級

嘗到甜頭後,升級的欲望便蠢蠢欲動,千元級別的入門器材已經不能滿足挑剔的耳朵,三四千的耳機得上,更好一點一體機也得上,預算在不斷膨脹,一萬元的總價眼看著就突破了。然而一體機終歸是一體機,對獨立解碼器和耳放的渴望與日俱增,終於在不久的將來,你將它們也收入囊中。然而耳機與前端就是一個此消彼長的升級過程,各品牌萬元級旗艦耳機讓你朝思暮想,更好的解碼器和耳放也令你心癢不已。這時候你又知道了線材的好處,開始嘗試更換耳機線、信號線、電源線。你對老舊的CD機愈發不滿,開始尋思著來一台靠譜的網播,這樣你就能坐在沙發上遙控音樂的播放而不必為了起來換碟而煩惱。你開始對器材的避震敏感,換上沉重的器材架,並給器材架上的所有器材裝上好避震,連線材避震也不落下。你還發現家裡的電源不行,於是把電源專線拉起來,濾波器、再生電源都試一遍。

音箱系統對擺放空間有較高的要求

這時候你的器材總價值可能已經超出10萬元了,甚至有可能達到二三十萬,然而你還是不滿足,因為你心裡還有個音箱夢,同樣的花銷,音箱能給你帶來更加自然的聽感,沒有理由不對音箱系統嚮往。但玩音箱不像玩耳機,音箱系統對空間的要求很高,家裡得有足夠的空間擺放。什麼意思呢?你得有個大房子,最好還能有一間單獨的聽音室。家裡空間緊張的可能就此打住了,要是有地方能擺,那你又得開始琢磨玩什麼箱子的問題了。你覺得有源箱不夠HiFi,於是從無源箱入手。先玩書架箱練練手,然後是落地箱。你發現房間沒做聲學處理,聲音亂成一團,於是又把房間重新裝修一遍。這時候你又覺得CD機太工業,而網播又沒內涵,是時候上更有逼格的黑膠機了,唱頭唱臂換得不亦樂乎,對於黑膠唱片的保養也學到不少知識。

只有在現場才能最大化體驗音樂的魅力

你終於歇下來盤點自己的花銷了,不知不覺它已經從你入門時的兩千元變成了現在的兩百萬元,這是你從來沒想到過的。你有時也會想這樣的愛好到底好不好,總是把自己關在屋子裡,交往的都是一幫大老爺們兒,年輕時沒有妹子願意跟你交流,年齡大了還是跟老基友們一塊混,圈子一直都是這麼小。有一天你去現場聽了音樂會,那是你一生中最震撼的聽音體驗,你終於明白音樂的魅力原來在現場,還發什麼燒啊,這兩百萬要是用來聽音樂會該多好!

最貴的其實並不是攝影器材

說完玩HiFi的花費,我們再來聊聊攝影的開銷。依然是某個機緣之下,你跟某個帶著單反的朋友一起出遊,你發現同樣拍一個東西,你用手機怎麼拍都不如人家單反拍出來的效果,尤其是拍妹子,人家用單反拍出來那叫一個甜美,背景虛得一塌糊塗,你用手機拍出來就像一柴禾妞。於是你認為要拍出好照片必須得上單反!上網一查單反的價格,還真不便宜,一套最便宜的入門套機都要三四千,但是為了能拍出好照片,咬咬牙,買!

入門單反的相機其實也不便宜

入門單反終於到手了,心裡頓時有了底氣,恨不得走哪兒都把相機帶上。然而拍了幾次之後有點氣餒,自己用單反拍出來的似乎並沒有比手機強多少。為什麼呢?有的人連說明書都沒看,從買回來那天起就一直掛自動模式拍,哪能拍好嗎?用心的人則買了好幾本攝影入門書籍,天天鑽研,一段時間之後拍出來的照片總算有了點起色,也知道了半幅機和全幅機的區別,瞭解了什麼是狗頭什麼是牛頭,升級器材的念頭也逐漸冒了出來。老法師天天安利全幅機,心癢得不行,可最便宜的全幅機也得八千多,暫時忍一忍,換個稍微便宜一點的中檔半幅機身先用著,雖然是中檔機身,但好歹手感和操控都好了啊,還有肩屏。套頭也早看不順眼了,換個紅圈或金圈24-70標變,不管怎樣先上它一支大三元鏡頭。定焦也不能少,就算狗定成像也比一般變焦好,別的定焦都貴,先來一顆50/1.8。

不僅相機鏡頭要更新,相關附件的升級也是一筆大開銷

配件也得升級,店家贈的相機包太LOW,換;存儲卡讀寫速度太慢,換;UV鏡得上B+W,三腳架也不能少,畢竟鐵手功不如架子穩。一批設備換過去,全部家當已經突破兩萬。過後的這段平靜期有多長呢?這還真不知道,但是可以確定的是你對高端器材有了更強烈的嚮往,你想收齊大三元鏡頭,從廣角到長焦的定焦都令你垂涎不已,全幅機身就更不用說了,這些每一樣都在萬元左右,但最終你還是如願以償將他們納入麾下。你對配件也開始更加看重,萬元左右的腳架雲台、高級濾鏡系統、還有閃光燈系統,這些你以前想不不敢想的東西,現在也逐漸進入你的視野。數碼相機玩膩了,你又想嘗試一下膠片;全畫幅玩膩了,你又嘗試一下中畫幅和大畫幅;單反玩膩了你又想涉足旁軸……終於有一天,你狠下心來把夢想中的旗艦機身和頂級鏡頭都買回來了,你還買了幾個防潮箱來伺候你那些昂貴的器材,看著上百萬的器材躺在防潮箱裡你非常滿足,卻突然發現你已經很久沒有出去拍過片子了。

躺在防潮箱裡的攝影器材

畢竟你是個普通上班族,你工作日要上班,沒准週末還得加班,如果結婚了還要抽時間陪老婆孩子,什麼時候才能拿起相機出去拍照呢?你發現器材已經不是最貴的東西了,最貴的是可供你自由支配的時間。要拍片子你不僅得有錢,還得有閑,兩個條件缺一不可。出去旅遊一次采個風,花個好幾萬,這不算什麼,難的是一年出去很多次,相比你在器材上花的錢,有時間出去到處走走這才是最奢侈的。

寫在最後:

其實對比下來我們可以看到,不管是玩HiFi還是玩攝影,如果是燒到高段位,對於普通人來說花費其實都不小,沒有一個絕對的誰多誰少。相對來說二者的區別在於,玩HiFi前期投入尤其是到高段位後單個器材的花費比較大,而玩攝影則對購買器材後的旅遊開銷要求較高。但不管怎麼樣,發燒還是應該要有理性精神,人的欲望是無限的,各種好器材也是買不完的,要享受發燒的過程而不是最後變成一個單純的器材黨。玩HiFi我們可以從中品味音樂之美,而玩攝影則可以在遊山玩水中陶冶自己的情操,如果讓自己受困於器材,失去“玩”的樂趣,那就是捨本逐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