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除了工作服務你,機器人還要用動作和你傳遞小情緒

讓一台機器人擁有自己的情緒,就好比讓沉悶的生產工人擁有了自主權,而你居然和它可以互動了。

Mimic 就是這樣的機器人,雖然連機器人的標配都沒有,簡單到只有幾條組裝起來的手臂。但就是這台沒有眼睛,不能說話,失去了卡通臉,樸素到沒有任何多餘裝飾的機器人,擁有了總共三種感情,還是正面的小情緒。

Mimic 自然不會張口用英語腔和我們溝通,它讓我們確切感受到它的情緒用的是肢體語言,而非口頭語言。它能表達:感興趣、信任以及好奇三種典型情緒。

當一個陌生人第一次朝向它跑去,Mimic 會相同速度地後退或立刻立起它的頭,“好奇”地望向陌生人。一旦 Mimic 熟悉面前的這個陌生人後,它的表現才開始不再拘束和謹慎。

它能與人在交互中逐步建立起信任,時間越長這種信任的行為就越會明顯。長期互動的陌生人這時再朝它跑去,說不定它會把頭藏在關節處,偷偷和你玩起捉迷藏。

在多倫多舉辦的國際電影節(TIFF)上,專為兒童開放的 digiPlaySpace 區域裡的 Mimic 吸引了很多孩子和它互動。每個孩子(實際上還包括大人)都盡可能地利用肢體語言來觸發它更多的變化。Mimic 調動了人們在機器面前的情緒,而這種情緒也正是 Mimic 在設計之初的一種設想。

(小孩玩得不亦樂乎)

(設計者也喜歡和 Mimic 互動)

Mimic 的設計靈感事實上來自30 年代名為 The illusion of life 的動畫模型,在此基礎之上,Mimic 才探索了一些被我們所忽視的肢體語言。在這個動畫模型中共有 12 種不同的規則,包括參與、距離、二次行動、出現及消失、誇張等,它們均試圖和一些特定的性格所匹配,引發很多人的同感。於是,這些規則激發了一些在情緒和機械動作或動畫之間建立聯繫的創作。

Mimic 是受動畫啟發的其中一個,並且除此之外,Mimic 的攝像頭還在觀測面部表情,試圖通過微觀辨識融入更多的人機交互,調動更加豐富的手臂動作。

Mimic 的原模型會更為人所知,它來自 Universal Robot。Universal Robot 的作用大多發揮在數控機床、壓鑄模、移動物品、焊接、機械管理、質檢、實驗分析及檢測之上,是一款名副其實的工業機器人手臂。

能夠在生產線上機械工作的機器人突然有一天可以表達出與人一樣的情感,它不再僅僅是為人服務的工具,而擁有了自主權。不過目前為止,Mimic 還是作為未來產品的一個設想,還未和原模型進行功能結合。

如果僅從交互設計這一點看,一個企圖丟掉呆板的刻板印象,開始有點有趣的機器人,目前應該還不會有人討厭吧。

配圖來自:Mashabale、TI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