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臀紋不對稱?可別大意,快看看你家娃屁屁

嬰幼兒體檢多了一個奇怪的新項目,所有寶寶做體檢時,醫生都要翻身看看他的小屁屁,如果寶寶屁股上的紋路對不齊,就會被告知必須到專科醫院進一步檢查。這讓很多新手父母們摸不著頭腦。臀紋不對稱是病嗎?該怎麼判斷和治療呢?

【臀紋不對稱是病嗎?】

臀紋不對稱是指兩側大腿內側皮膚皺褶位置不對稱或數量不同。

1、位置不同

讓孩子趴著,你會看見臀部和大腿連接處和大腿上的紋路高低不一,一邊高一邊低。

2、數量不同

孩子一條腿有三條腿紋,另一條腿只有一條或兩條腿紋。

雖然皮紋不對稱的小孩中有20%是正常兒童,但大多數可能是因為患有髖關節疾病或下肢不等長,如髖關節脫位。

TIPS:現在天氣還涼,在觀察寶寶臀紋時,要注意寶寶保暖,最好給寶寶上身蓋上個毯子。

推薦:格林博士三層紗布小毯子, 柔軟親膚,超大面積,也可以用作寶寶浴巾,防止著涼。

【什麼是髖關節脫位?】

通俗地說,髖關節脫位(DDH)就是本來應該呆在髖臼裡的股骨頭脫出到了外面,它的發生多與遺傳因素、生活習慣和環境密切相關,如習慣性捆綁嬰兒下肢的地區發病率明顯增高,在冬季出生的嬰兒發病率高,可能與氣溫低,嬰兒大多打包裹有關。此外髖關節脫位的發生還與胎位有關。據統計,臀位產發病率最高,比頭位產高大約10倍。

TIPS:家長切記,不要給新生兒打“蠟燭包”,對寶寶的腿部發育很不好,要給寶寶選寬鬆的包被,寶寶才更舒服。

推薦: 格林博士嬰兒抱被, 竹纖維空氣層,親膚舒適,不會給寶寶肌膚帶來刺激。保暖的同時,不會限制寶寶腿部發育。

髖關節脫位如果不及時治療,可影響孩子髖關節發育,出現跛行,晚期會有局部疼痛,50%以上至成年較早發生髖關節退行性改變,甚至需進行髖關節置換。

【如何判斷寶寶是否髖關節脫位?】

髖關節脫位需要通過臨床表現、體格檢查和必要的輔助檢查來確認。

1、根據症狀判斷

患有髖關節脫位的寶寶,通常會伴有雙腿不愛活動,不喜歡做把雙腿分開的動作,會陰部增寬,把尿時髖關節處會出現彈響或異常活動等表現,家長在平時可從這些細節來辨別孩子有無髖關節脫位的情況。

此外,當孩子到一歲半時還不會走路,或者勉強行走,步態不穩,蹣跚、搖擺,像只小鴨子,容易摔跤,也有髖關節脫位的可能,家長切莫大意,以免錯過最佳治療時機。

TIPS:這裡要提醒媽媽,剛學會走路的寶寶步態不穩大多數是正常的,可以給寶寶穿個學步襪,更有助於寶寶步態正常。只有那些很長時間內走路姿勢異常的情況,爸媽才需要上心。

推薦: 威爾貝魯 純棉嬰兒腳套,春秋薄款,在寶寶學步期間,給寶寶小腳最溫柔保護。

2、根據體格檢查判斷

最常用的是“蛙式試驗”,具體操作方法為:將孩子平放在床上,觀察其雙腿是否等長,然後將寶寶屈膝屈髖,並向外展開髖關節,正常寶寶的膝蓋外側可以觸及床面,如果不能,則說明寶寶可能患有髖關節脫位,需要到醫院做進一步檢查。

3、通過輔助檢查判斷

一般來說,出生6個月內的小嬰兒髖關節尚未骨化,可以通過超聲波檢查髖關節,大一點的嬰幼兒髖關節已發育成熟,只能用x射線來診斷。

如果孩子早期超聲結果正常,但是存在明確的DDH高危因素,推薦在孩子6—7個月左右再到門診隨診,必要時複查X線攝片,直至孩子能夠正常行走,而且步態良好和X線片正常。

Tips:家長應帶孩子多檢查幾次,多收集證據,並提倡給孩子用尿不濕,抱孩子的時候多用騎跨式、多用背兜背孩子,這樣可使寶寶得到自然的“治療”。

推薦:一朵嬰兒紙尿褲 ,超薄透氣, 瞬吸鎖水, 不斷裂不成團,強勁透氣,大小便再多,小屁屁一樣柔滑,預防紅屁屁。

推薦:好孩子 嬰兒腰凳,抱寶寶時,可以多讓寶寶騎跨在上面,升級坐墊 ,新增口袋,使用更加方便。

【髖關節脫位該如何治療?】

由於出生後第一年骨盆發育最快,因此髖關節發育異常越早治療效果越好。早期一般只需要採取吊掛、支架等保守治療方式就能取得較好的效果。因為這時候兒童的骨骼和關節比較稚嫩,可塑性強。如果等到小孩跛行才來救治,很可能要通過手術來治療。

TIPS:髖關節脫位最關鍵是早發現早治療,床上比較軟,有時寶寶的舉動不明顯。可以從小就給寶寶準備個爬爬墊,觀察寶寶的一舉一動。

推薦: 小豬奕奕嬰兒爬行墊,加厚雙面回紋,進口材質 無毒無害。

在難以確診的情況下,家長切莫急於治療。如果強行對孩子可疑的髖脫位進行矯正,一旦石膏或支具的角度過大,可能發生股骨頭缺血性壞死,造成終身殘疾。

編者語:有些家長採取逃避或者不接受現實的態度,這是不可取的。袋鼠小編特別提醒各位家長:要重視寶寶的屁屁。發現可疑問題時,不要驚慌,可以到專科醫院尋求醫師的幫助,儘快明確診斷,抓住早期保守治療的有利時機,這樣才是正確的態度。

冷靜清醒的態度,是爸媽應對這一問題的關鍵。去醫院檢查時,別著急,要注意行車安全。

推薦: 好孩子汽車嬰兒提籃式安全座椅,帶嬰兒去醫院,給寶寶更安全守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