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單向曆】3 月 15 日,忌拆穿

伍 迪·艾倫(1935 年—),美國電影導演、編劇、演員、喜劇演員、作家、音樂家與劇作家。艾倫獨具風格的電影,範疇橫跨戲劇、脫線性喜劇。艾倫也以他速度飛快的電影拍攝過程 與數量繁多的電影作品而見長。艾倫的電影常包辦編劇、導演,有時甚至自己上陣演出。靈感方面,艾倫則汲取自文學、性、哲學、心理學、古希臘、猶太身份、歐 洲電影,以及他的出生地與一生的居所:紐約市。伍迪·艾倫寫作的主題不外死亡、性和不道德行為,他善於吸取無聲片喜劇的優點,配合自己一套帶有濃厚地方色 彩的機智對白,尤其是紐約知識份子式的機智。其諷刺對象上至政治、文化、宗教、性,下至電影、電視、猶太人習俗等等,如果不懂得、不理解影片中的人物和環 境,他的那種“內行人笑話”的幽默感,將無法理解,所以他的作品很受美國本國觀眾的歡迎,在非英語國家則有所隔閡。

以語句出自伍迪.艾倫:

我不怕死,我只是不想在我死的時候在場。

我並不相信有來生,不過我還是帶上了換洗的內衣。

不要把死亡看成終結,更應該把它看成是一種非常有效的途徑,可以用來削減你的開支。

如果你不是經常失敗,這表明你做的事情沒有什麼創新性。

年輕的時候,我認為我肯定能成為偉大的藝術家,但我現在並不是。我有我的局限性。但是你知道,即便你自身有局限性,只要你盡了全力,只要你不出賣自己,不被不值得的東西收買,你仍然可以過上美好的生活。你不必一生都鞭撻自己,你又不是達芬奇,我也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