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吵架後不給孩子道歉,良心不會痛嗎?
文/ 陳妍、陳鬱 U12育兒
導語:很多父母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肯定都會遇到意見不統一的時候。有時明知道吵架對孩子不好,明知那些話一說出口就會後悔,可事到臨頭還是會忍不住。孩子看到父母吵架,身心都會受到嚴重的傷害。
情緒管理訓練的創始人約翰•戈特曼撰寫的《培養高情商的孩子》一書中,提道:如果父母的婚姻關係中容易出現相互指責、抨擊和輕蔑等情況,在這種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將更容易顯現出反社會行為,與同伴相處時更有攻擊性。面對悲傷等情緒時,他們調整情緒的能力較差,很難集中注意力,不懂得如何安慰自己。除此之外,根據這些孩子的母親提供的資料,他們生病的概率也更高,容易患上咳嗽、感冒等。
道理我們都懂,但萬一忍不住又當著孩子的面,跟配偶發生爭執時,我們到底該怎麼處理呢?那麼今天,我們就要來和爸爸媽媽們分享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
01
那天,到了午飯時間,小福氣還想繼續再看幾頁恐龍書。
我答應他再看五隻恐龍(一隻恐龍就一兩頁紙的樣子)就來吃飯。
不高興先生進門後,一看小福氣在看書,就炸毛了。大聲嚷嚷,嫌他不收玩具和圖書,邊玩邊吃飯。
我說可以先看完再吃,可是他卻堅持先吃再看,一來二去,我們就吵了起來。
吵得激烈的時候,小福氣大聲喊,你們別吵了,別吵了。
聽見孩子喊,我的心裡特別後悔。
想想就為這麼一點事就吵,真是不值得。
我讓他先看書再吃飯,一是不想打斷孩子的注意力,二是小福氣怕燙,看完五隻恐龍飯菜的溫度剛剛好。
而不高興先生想的是,吃飯的時間全家要保持行為一致,不能搞特殊化。
應該說,站在各自的立場誰都沒有錯,但因為彼此各不相讓,才讓矛盾升級。
看到我們吵架,我媽對小福氣說:“你看,爸爸媽媽吵架都是怪你不聽話!”
本來吵架就已經很不對了,但父母因為自己的問題爭執,卻讓無辜的孩子背黑鍋,這樣做更是錯上加錯。
所以看到我媽這麼說,我立刻站出來說:“沒有,爸爸和媽媽吵架是因為我們的想法不一樣,這不是你的錯。”
我讓自己慢慢平復下來,放低了音量繼續對他說:“對不起,我們吵架讓你擔心了。我跟爸爸吵架實在是錯誤的行為。我要向你道歉,你能原諒我嗎?”
小福氣點點頭說,“這次原諒你,下次再吵就要懲罰你們一個星期不能玩玩具了。”
02
雖然我當時心裡還很委屈,雖然這次吵架是不高興先生不瞭解情況先挑起的,但在受到傷害的孩子面前,他不會因為不是你引起的吵架,就會變得好過一點。
在他的眼裡只是看到,爸爸媽媽這兩個自己最愛的人在互相傷害而已。
如果你也一樣,常常會按捺不住自己體內的洪荒之力,火氣上來就管不了什麼孩子不孩子,想要大吵一架,那該怎麼辦呢?
吵架的確不好,但卻也是真的很難避免,但隨著年齡的增長,人越來越成熟的標誌就是能夠處理好自己的情緒。
萬一忍不住又在孩子面前跟他(她)吵架了怎麼辦呢?光後悔是沒用的,還要及時做補救方法。
第一,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我知道這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所以這裡介紹給大家一個“冷靜的全套方法”
(1)閉上嘴巴深呼吸
憤怒抱怨的話,怒氣只會不斷膨脹。不如閉上嘴巴,什麼都不要說,反復深呼吸。
(2)數深呼吸的次數
從1開始數自己深呼吸的次數,數到10以後重新從1開始數。
數的時候在腦中想像著這些數字大大的形狀。
(3)使用“冷靜的自我暗示”
同時對自己進行“冷靜的自我暗示”。
(4)在腦中浮現心曠神怡的風景
在腦中浮現一些心曠神怡的風景,想像自己正在其中。
這個風景圖也可以事先在沒有怒氣的時候,心情好的時候決定好。
“冷靜的全套方法”也許在用第一次的時候效果不大,但隨著我們不斷的練習會掌握得越來越好。
第二,離開現場
如果用了上面的方法還是沒有用怎麼辦?趕快離開現場。
吵架是兩個人的事,一個人肯定吵不起來。
所以,當你感覺到憤怒無法抑制的時候,不管現在有多生氣都要立刻離開現場,把對彼此的傷害減小到最低。
第三,向孩子誠心誠意的道歉
父母吵架,最受傷害的肯定是孩子。讓無辜的孩子經常承受父母相互之間的怒氣和恨意,是非常殘忍的事。
你們給孩子造成了這麼大的傷害,難道不應該認真的向他道歉嗎?
道歉的態度一定要誠懇,並且一定要努力踐行自己的承諾,學習控制情緒,減少吵架的頻率。
第四,在孩子面前跟對方合好
父母既然在孩子面前吵了架,就不要當作什麼事都沒發生,當著孩子的面合好才是最好的彌補方法。
這讓孩子知道,雖然爸爸媽媽有不同的想法,但他們還是愛著對方。
縱然吵架是他(她)先引起的,縱然你還在氣頭上,縱然你的心裡還覺得委屈,所以沒辦法立刻合好。
但在你的情緒慢慢平復之後,一定要記得當著孩子的面跟對方合好。
有時當著孩子的面合好,擁抱對方的時候,會感覺彆扭,像在演戲。可即便是演,當你投入了感情,也會慢慢變得情不自禁。
畢竟,你還要跟面前的這個人繼續生活下去。
父母在孩子面前吵架後,是不是做足了以上的功課,就萬事大吉了呢?
當然不是,最根本的解決方法,還是不-要-吵-架!
即便對方真的很令你生氣,也要記得多把那個“冷靜的全套方法”拿出來多練幾次。
如果真的是跟他(她)意見不同,可以換個地方用討論代替爭吵吧!
因為,吵架實在是件損人又不利已的事啊!
U12育兒:傾心服務千萬家長,專注解決0-12歲孩子的成長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