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分年齡開啟寶寶的“音樂耳朵”

每位父母都希望孩子能享受生活當中的美妙的事物,比如能激發味蕾的美食,比如能澄靜眼睛的美景,除此之外還有能讓耳朵"跳舞"的聽覺上的愉悅。不管孩子長大後能學習音樂繼而成為音樂人,還是成長為各行業的專家,音樂都是扮靚生活愉悅心靈的一部分,就像吃輔食、分辨顏色以及對聲音的感悟,孩子感受音樂和聆聽音樂便成為一種能力。

然而,這個能力在中國卻不同程度地被誤導,很多家長容易走入一個誤區,認為孩子只要接觸音樂,將來就最好能從事音樂的事業,這份期盼對孩子來講是非常恐怖的重壓。今天為家長推薦一篇文章,告訴我們音樂在孩子出生後的3年內無時無刻不存在,但孩子卻不是以家長所認為的那種固有的想法來聽音樂。聆聽生活當中的聲音,這就是3歲之內的音樂,孩子自有他的感受和領悟。

一.嬰幼兒期:培養 "音樂耳朵"。

對於嬰幼兒階段的孩子來說,身心發育尚不完全,吹拉彈唱的能力當然也不具備。不過,聽的能力卻是從出生後就已經具備的一種能力。

心理學上關於聽覺的研究表明,在出生後的頭幾天中,嬰兒就能區別幾種聲音之間的差異,比如說按升調組合的音與按降調組合的音之間的區別以及單音節與多音節聲音之間的差異。在4到6個月大時,嬰兒甚至已有樂感,相對於嚇人的斷裂聲,他們更喜歡莫札特的米奴哀小步舞曲中在自然段落間的停頓。到12個月左右時,如果播放兩種僅有微小差異的旋律時,嬰兒也能分辨出它們是不相同的。

因此,在嬰幼兒階段,我們主要就是培養孩子的"音樂耳朵",增進孩子的音樂感知能力。

【推薦】澳貝寶寶10只裝牙膠搖鈴,嬰兒0-3-6-12個月手搖鈴玩具禮盒套裝。鍛煉寶寶視聽覺,肢體協調,健康品質安全

二.1歲以內:引導發現生活中各種美妙的聲音。

很多家長往往認為只有讓孩子多聽音樂,才能真正培養孩子的樂感。其實不儘然,生活中一切美妙的聲音,都可以稱作廣義上的"樂聲"。尤其對於1歲以內的嬰兒來說,生活中聽到的一切有節奏感的聲音,就跟收音機和電視機中傳出的動聽的歌聲和樂聲一樣美妙。

當寶寶出生後,我們就應該逐漸引導孩子聆聽生活中那些有節奏的聲音,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聽有聲玩具所發出的悅耳聲音;

2.在房間裡掛一個能發出清脆悅耳聲音的風鈴;

【推薦】寶寶遙控風鈴,200多首柔美音樂,可遙控操作,媽媽在做飯、打掃衛生都不怕寶寶哭鬧,跑來跑去了。

3.聽廚房中傳來的切菜聲,聽鍋碗瓢盆碰撞時發出的聲音;

4.聽自然界的颳風聲、雷雨聲及雨滴聲、流水聲;

5.聽各種昆蟲、鳥類、家禽發出的鳴叫聲;

6.聽各種交通工具發出的聲音,比如火車的轟鳴聲、飛機的嗡嗡聲、汽車、火車及輪船發出的鳴笛聲;

7.讓寶寶辨別大人的說話聲,比如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及鄰居說話的聲音;

8.讓寶寶辨別大人表達不同情感的聲音,比如高興時的笑聲、生氣時的哭聲等;

9.讓寶寶聽大人的歌聲,比如給寶寶洗澡、穿衣時,哼上一段小曲;

10.讓寶寶聽幾種不同的聲音,然後引導他辨別這些聲音的差異。

【推薦】嬰兒推車掛件風鈴,寶寶掛床搖鈴,新生兒0-3-6-9個月1歲玩具,晃動會發出清脆風鈴般聲音 ,嬰兒推車或者床都可以掛。

三.1歲左右:引導"演奏"生活中的各種樂器。

當寶寶一旦能坐立時,就可以自己"演奏"各種"樂器"了。在所有的運動技能中,自主夠物在嬰兒認知發展中起著最重要的作用。通過抓握物體、翻轉物體以及在鬆開物體後,觀察會發生什麼情形,嬰兒習得了大量的有關物體的情景、聲音以及感覺。

當孩子8到11個月大時,運動技能得到很大的發展,夠物和抓握動作已經得到很好的鍛煉,這些動作進行得很平穩順暢。所以,1歲大的孩子就可以撿起地上的玩具,旋動按鈕或把手,打開或關閉盒子等。

【推薦】新生嬰兒腳踏鋼琴,健身架寶寶音樂遊戲毯,早教玩具。開發智力,鍛煉音樂天賦,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既可以鍛煉寶寶的肢體發育,也可以促進寶寶的感官發育!

等到孩子1歲左右時,我們就可以逐漸引導他們"演奏"生活中那些能夠發出聲音的"樂器",具體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用木棒或其他輕質棍狀物敲擊塑膠桶、鍋碗瓢盆、陶器以及各種能敲出悅耳聲音的生活用具或寶寶玩具。

2.將沙子、小石子等裝入廢棄的紙盒或塑膠瓶中,讓寶寶搖一搖,聽一聽發出的"沙沙"聲。

3.把多個裝有不同體積水的飲料瓶,讓寶寶用小湯匙輕輕敲打,每個瓶子都會發出不同的音高。

4.通過摩擦不同材質的東西,如搓一搓玻璃紙、紙袋、塑膠袋,讓寶寶感受物體摩擦時發出的響聲。

5.如果家裡有現成的樂器,大人就可以通過敲打各種不同的樂器,然後,將不同樂器發出的聲音,組合成悅耳的樂聲。經常這樣的訓練,就能增強寶寶的節奏感。

正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一旦孩子對音樂節奏有了很好的感知和體驗,他們彈出的鋼琴曲子就讓人感覺有了生命,動聽和美妙自不必說。伊伊在近半年學琴所取得的進步足以佐證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