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家有孩子,屋子亂還是整潔好?

【幼兒說】原創,轉載請標出處

有孩子的你,家裡經常收拾得整整齊齊,甚至一塵不染?有些家庭淩亂,對孩子來說好嗎?今天告訴你背後的真相。

有個媽媽很愛衛生,家裡收拾得就像個五星級酒店,一塵不染,連孩子的玩具也不例外,整整齊齊地擺放在箱子裡,奇怪的是,孩子不經常玩。以至於這個媽媽經常抱怨孩子浪費,因為她每半年就要清理掉一大箱玩具,不少玩具還是很新的,孩子只玩過一二次就沒玩了,實在是浪費,她便經常拿去送人。孩子不愛玩具嗎?也不是,孩子時常還要爸爸買玩具。

有另外一位媽媽,家裡明顯沒有前面那個媽媽家裡乾淨,尤其是孩子的玩具經常亂放,特別是專門騰給孩子的玩耍區裡,玩具東倒西歪,從沒整齊收拾過,更沒有分類。孩子還會拆卸玩具,很多玩具已經被他“蹂☆禁☆躪”到“體無完膚”。這個媽媽不經常清理孩子的玩具,即使偶爾清理一下,處理掉的往往是不能送人的殘缺肢體。她經常笑稱自己的孩子是“破壞王”。

屋裡淩亂與否,跟孩子玩玩具有啥關係?

先給大家說一個有趣的心理故事。

有一棟房子,剛開始的時候有一扇玻璃窗被熊孩子扔石子砸破了,沒多久,人們發現這棟房子的所有玻璃窗都被砸破。後來房子換了主人,新主人把所有玻璃窗都修好後,熊孩子又來光顧,當第一扇玻璃窗被砸破後,主人及時把玻璃窗修好,看到嶄新的玻璃窗,熊孩子很羞愧,而這棟房子再也沒有出現第二個被砸破的玻璃窗。

這就是心理學上的破窗理論。

如果一個孩子的玩具,每天都是被收拾得整整齊齊的,就像展覽館那樣陳列展品,在“破窗理論”的心理作用下,相比起其他孩子,這個孩子玩玩具的熱情不如其他孩子,因為他們有不願破壞這份整潔的心理趨向。更糟糕的情況是,如果這個孩子每天被勒令收拾玩具,在勒令過程中父母不耐煩或有其他負面情緒,或者孩子經常因為玩具亂放而被父母斥責,結果可能會更糟。因為當大人一旦收拾好玩具,這些孩子大概率是寧願不去觸碰,因為父母不良的態度,就像給玩具塗上了一層毒液,讓孩子抗拒。

相反,父母對待孩子亂放亂丟玩具的寬容,孩子玩耍玩具的頻率會提高。因為玩具隨處可見,家裡就像一個樂園而不是一個展覽館;另外,孩子也不會因為玩玩具或當他們無意亂丟玩具時,也不會被父母斥責。由於天性使然,年幼的孩子總會亂丟玩具,如果沒有父母不耐煩或不高興等負面態度,孩子往往能玩耍得更盡興。另外,父母對孩子亂拆玩具的寬容,也能導致孩子趨向于拆卸更多的玩具。對孩子的探索、鑽研、思考能力和動手能力而言,玩具能物盡其用。

屋子亂與創造力

另外,經濟學家蒂姆.哈福德在《混亂》中說到,如果一個人的桌面收拾整齊,書籍整齊陳列、水杯文具擺放得規規矩矩,這樣的人一般缺乏創造力;而那些有大成就的人物,比如畢卡索、愛因斯坦、紮克伯格、約伯斯等等,他們往往有著混亂的書桌,混亂更能激發創造力。愛因斯坦甚至有句很逗的名言,他跟那些勸他收拾書桌的人說:“如果雜亂的書桌意味著雜亂大腦,那麼,空桌子又意味什麼呢?”如果亂七八糟的玩具間意味著搗蛋的孩子,那麼空的玩具間意味著什麼呢?恐怕是童年的空白吧?從玩具而來的創造力,有些孩子得到了,有些孩子卻在創造力的按鈕面前晃卻從未觸摸。

所以,“玩具往往是被愛整潔的父母浪費的”,這句話一點也不假。因為每天被收拾得整齊規矩的玩具,只能算展覽品而不是真正的玩具。以至於有心理學家做過研究,說孩子從小房間亂糟糟的,更容易成為創造性的人才。

塗鴉

除了玩具,塗鴉也是同樣的道理。如果一個孩子用稚嫩的筆觸,在牆上畫下了塗鴉,如果她的塗鴉很快被父母擦掉,那麼她便趨向於不敢畫甚至不再畫,某些孩子可能還會繼續,但興致肯定是不如從前的;如果一個孩子在牆上畫下塗鴉,父母沒有擦掉,甚至以讚賞的態度對待,那麼這個房子很快便遍佈孩子的“作品”。別忘記了,塗鴉也是激發孩子創造力和想像力的方式。

屋子亂≠屋子髒

有了上面的這個說法,懶癌媽媽們可能樂了。但是,家庭衛生是另外一回事,屋子亂不等於不衛生,玩具亂不等於細菌滋生,塗鴉遍佈牆壁不等於屋子粉塵亂飛。屋子不衛生容易導致孩子抵抗力下降,容易生病。所以經常收拾,保證屋子衛生、引導孩子做家務也是必要的,但對孩子的玩具擺放可以悠著點。

家庭如何權衡舒適的環境與孩子盡興的玩耍?

有“整潔強迫症”或“潔癖”的媽媽們頭可大了。勿容置疑,整潔的家能給人帶來舒適的心情,但經常整理玩具會阻礙孩子的探索和玩耍,該如何權衡兩者的關係呢?幼兒說建議給孩子劃定區域!即給孩子騰出玩具房或玩耍區,在這些空間裡,孩子們能“胡作非為”,玩具該怎麼放怎麼玩由孩子做主。即使玩具偶爾“越界”也不會引致父母的負面情緒,孩子偶爾在非玩具區搗亂也能得到父母的寬容對待。

本文關鍵字:創造力、家庭環境、破窗理論、親子成長、幼兒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