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孩子最深的永遠是這種父母!
父母 孩子 關係
共2497個字,建議閱讀時長5分鐘
大導演李安接受採訪時候說過一段話:中國自古以來的所謂“孝順”,其實是有一個不平等的階級觀念在裡面,認定小孩一定要服從家長,要“順”,它跟現在的“平等”價值觀有衝突,其實是一種過時的觀念。
父母跟孩子的關係,說到底也是人和人之間的關係。親子關係也應當平等自由,沒有高低階級之分。
父母和孩子都是平等獨立的人,孩子的想法也應當獲得尊重,不聽父母話不是不孝順,不是忤逆,那只是個人的自由選擇罷了。
01
理解孩子看待世界的方式
大人們總按照自己的生活經驗給孩子規劃好人生軌跡,一旦子女做出了另外的選擇,“不懂事”的帽子就扣在了頭上,並會施加各種壓力,甚至把養育的辛苦作為一個殺手鐧,每次談不攏就放大招。
被扣上“不聽話”“叛逆”等帽子的孩子,從小背負的成長壓力是父母無法想像的!
在孩子眼裡,他們對世界有著獨特的理解方式和表達方式。在瞭解孩子的時候,我們應該先學會從孩子的角度去觀察孩子,理解孩子審視世界的方式。作為成年人,我們的思維已經深深地烙下了生活的印跡,當我們再用這種成年人的思維去看待孩子的時候,就如同戴上了有色眼鏡,很難再理解孩子的本真。
但是,如果我們能放下自身的思維定勢,隨著孩子們簡單的行為,去理解他們的動機和內心的思想,我們常常會豁然開朗:原來我的孩子是這麼想的,其實這麼想也挺好的,我原先誤解他了。
如果父母能從孩子的角度看問題,能夠理解孩子審視世界的方式,那麼,家中的很多問題都會迎刃而解。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如何才能很好地理解孩子審視世界的方式呢?
換位思考,設身處地地為孩子著想
當孩子跟你溝通交流的時候,作為家長的你,首先應該學會換位思考,設想自己如果處於孩子的情況會怎麼樣?會難過,會尷尬,還是會氣憤?換位思考有助於你體會孩子的心情,設身處地地為孩子著想。
心平氣和,換個角度看世界
有的父母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很多時候都是不理智的。一遇到問題就暴跳如雷,對孩子橫加指責,這樣傷害的不僅是孩子的心靈,還有父母與孩子之間的親情。何不心平氣和地換個角度看待這些問題,也許事情不是你想得那樣呢!
真正理解孩子
要想理解孩子審視世界的方式,首先要真正地理解孩子,知道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心裡想的是什麼,需要什麼,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走進他們的內心,與他們一起分享他們成長過程中的點點滴滴。
在家庭教育的過程中,父母應該時時審視一下自己看待問題的方式方法是否與孩子是一致的。很多時候,只是由於看待世界的角度和方式不同,處理問題的效果也會大不相同呢!
02
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屬品
好的親子關係中,父母應該更在意自己在孩子面前的姿態,應該努力去成為一個充滿愛與責任、獨立而追求自我價值的人,成為小孩模仿的榜樣。而不是一味對著孩子指手畫腳,用一些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去要求小孩。畢竟,父母是孩子認識世界的第一扇窗戶。
尊重孩子的獨立人格
“你是我生的,所以必須聽我的。”“我一把屎一把尿把你拉扯大容易嗎?你還這麼不聽話。”“你出來幹什麼?回屋寫作業去。”……很多父母把孩子當作了自己的“私有財產”,孩子的一切都要聽從自己的安排。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屬品,是與父母享有平等權利的獨立個體,我們應該給予孩子應有的尊重。
比如,家裡來客人時,作為父母,除了給客人介紹家裡的大人外,還應該正式地介紹一下孩子,因為孩子同樣也是家裡的成員。然而,很多父母往往會忽略孩子,即使介紹,也只是說“這是我女兒(兒子)”,似乎孩子沒有名字,更有甚者,會當著客人的面對孩子說“一邊去”或“到你屋裡去”。
其實,待人接物是培養孩子自尊、自信、自重及交往能力非常好的機會。當家長給孩子獨立人格應有的尊重、主動向客人介紹孩子時,孩子會覺得自己與父母具有同等的地位,也就會約束自己,大大方方地待客。
孩子不是父母的私有財產
孩子是上天賜給我們的一筆無比珍貴的財富,這份財富歸我們管理卻並不屬於我們。如果我們把這筆財富看成了自己的私有財產,我們就是在玷污這份神聖的職責。
比如,有的人希望在孩子身上體現自己的價值,有的人把自己對未來的期待全都壓在了孩子身上,有的人抱著“養兒防老”的目的為孩子安排這樣那樣的事……這是不對的。
有這樣一句話:一旦孩子被當作父母的私人財產,被父母利用以達到某種目的,一旦父母對他施以控制,他最基礎的成長已經被粗暴地打斷了。我們任何時候都必須尊重孩子,將他視為他自己生活的中心,這是孩子人格的最迫切的需要。
父母只有對孩子的撫養權,沒有對孩子的所有權。孩子不是父母的,這既是一種尊重,也是一種境界。只有我們具備了這樣的境界,擁有了“孩子不屬於父母”的這種觀念,我們才會在一開始就把“培養獨立”納入對孩子的教育中。
在孩子出生時,他們就讓孩子獨自睡小床, 適當的年齡就讓孩子睡自己的臥室,所以孩子很少會吵著要跟父母一起睡。他們跟父母很親,卻懂得:自己有屬於自己的空間,父母也有屬於父母的私密空間,彼此需要相互尊重。 父母越尊重孩子,他就會越尊重自己,同時也就會懂得尊重別人。
相反,如果我們把孩子當作自己的私有財產,就會把孩子緊緊地控制在自己身邊,讓孩子難以獨立。這是一種不健康的親子關係。從表面上看來,我們很愛孩子,甚至願意為了孩子犧牲所有,但我們的犧牲往往都是物質的。在精神上,我們非常貪婪地佔有著孩子,這樣的愛是畸形的。如果我們不能夠給予孩子精神上的自由,總有一天,孩子會在這種愛中窒息或爆發。
03
學會適時放手
有這樣一則報導:一個女孩談了一個自己滿意的物件,可父母卻因為男方條件不好要求女兒分手,甚至還撂下狠話說“如果不分手就斷絕關係”“不分手就別回家” “除非我們死了,否則沒門兒”……在父母這樣的強壓之下,女兒因為受不了而自殺。面對女兒的亡靈,這對夫妻懊悔不已,卻再也無法挽回了。
還有一些母親甚至在孩子成家之後都不願意放棄對孩子的佔有,所以在現實生活中經常會看到母親把兒子弄得婚姻破裂、妻離子散的情況,這也就是為什麼中國很多婆媳關係不好的原因。
可是,作為父母,面對這樣的結果,你幸福嗎?孩子會幸福嗎?我們不就是希望孩子能夠幸福快樂地過一生嗎?如果希望孩子幸福快樂,就請把尊重還給孩子吧!愛孩子不能以佔有為條件,佔有的愛是自私的愛。
也許你表面上很愛孩子,甚至為孩子付出很多,但可悲的是你的辛苦付出得到的將是終身遺憾。因為你一開始就錯了,孩子不是你的附屬品,不要讓那顆佔有的心遮住了你觀察的眼睛和聆聽的耳朵。
孩子不屬於父母,他們只屬於他們自己。他們有他們要走的路,總有一天他們會去尋找自己心靈的歸屬,而這個歸屬也是他們來到這世上的使命。
作為父母,我們能做的就是提升自己的能量與智慧,用心觀察孩子的需要,聆聽孩子的心靈,給予孩子平等的待遇,用尊重與支持把我們的孩子培養得足夠堅強,足夠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