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一個建築學家的植物夢

蕨類是一種古老而原始的植物,繁盛於三億多年前的石炭紀,至今仍保持著強盛的生命力。在清邁,就有這樣一個將蕨類植物當成了自己生命一部分的建築學家,他為自己的蕨 類植物們建起了一個“蕨類天堂”。

Niwat生活在泰國清邁,是一個當地有名的建築學家,然而在他的晚年生活裡,他迷上了種植蕨類植物,他每天要按時巡查他的植物王國,那個時候總讓他感到一種淨化。

年近七十的Niwat看起來要比實際年齡年輕許多,這來源於他的生活習慣:每天早上做20分鐘瑜伽;然後步行、坐禪用掉45到60分鐘,下午四五點的時候會去泳池游泳,躺在泳池邊看頭頂上繁茂的蕨類植物,總讓他覺得能遠離世俗的煩囂,淨化心靈。

Niwat是當地有名的建築師,大學裡念建築,碩士學環境發展,博士在墨爾本讀的城市規劃,回到泰國後設計建設了很多的傳統度假村。在他看來,建築設計必須要考慮到溫度、氣候、尺寸、功能、人為因素等,要努力做到最協調的局面,當然,人與自然也是如此。

20多年前,Niwat45歲,買了第一塊地,因為妻子喜歡花蕨(flower fern),他就開始買來種植,但是不知道為什麼總是種不好,後來改種些別的蕨類,倖存的也不多,他的熱情於是就低落了下來。

這時他碰到了70歲的蕨類前輩諾斯林。他問諾斯林種植蕨類的要點,得到答案:要靠孢子。Niwat又追問得需要多長時間培育,諾斯林很淡然地告訴他:一年左右吧。“難以相信,我居然就這樣跑掉了。 ”Niwat笑著說,“因為我覺得一年的時間真的是太漫長了。直到很多年後我也開始用孢子來種植蕨類,才明白他是對的。你們想,如果那個時候,也就是20年之前,我就開始種植,那能少走多少彎路,現在得有多少蕨類植物啊! ”

一起來認識這些美麗的蕨類吧:

▲ 腎蕨:常見蕨類,常地生和附生於溪邊林下的石縫和樹幹上,喜溫暖潮潤和半陰環境。

▲ 桫欏:來自澳洲大陸的一種樹蕨,是一個快速成長的品種,能長到很高,超級耐寒。

▲ 鹿角蕨:鹿角蕨又名麋角蕨、蝙蝠蕨,鹿角羊龍骨科鹿角蕨屬植物,屬於附生性觀賞蕨。

▲ Lady Fern:中文名未知,外觀與鐵線蕨相似,屬蹄蓋蕨科內一種,多見於熱帶,非常漂亮。

▲ 鐵角蕨:葉簇生,一次羽狀複葉,羽片疏生,斜卵形或扇狀橢圓形。

私人蕨類博物館之夢

Niwat七年前開始有了個想法,並迅速付諸現實,他將妻子家族的果園改建成了住所和植物融為一體的度假中心,並將自家的老房子整體搬了進來,準備建成一個蕨類博物館。

▲ 蕨類博物館入口被Niwat設計得很有感覺。

Fern Paradise是Niwat在2006年開始設計建設的綜合度假村,這塊地原本屬於他妻子的家族,幾十年前只是個大果園,Niwat的老丈人每天在這個果園裡採摘新鮮的荔枝和龍眼,讓女兒拿去市場賣,這也促成了Niwat和妻子的相遇:“我妻子當時就站在那裡,那時候很年輕,於是我走過去和她聊天。 ”

後來妻子家族的人想把土地賣掉,Niwat就接手過來,並且進行了整修。他想到了以自然和文化為主題設計度假村。他對泰國的文化核心做過深入思考,最後定位在稻穀文化上。用來存貯糧食的穀倉理所當然地成為了體現稻穀文化最典型的建築風格。

Niwat利用穀倉改造的別墅獨具一格,分別依據不同蕨類植物來命名。除開住宿的部分,更大一部分被Niwat建成了蕨類植物的培養基地,培育了無數來自世界各國各個品種的蕨類,每種蕨類的生長習性都不一樣,Niwat為此花費了無數的精力。

還特地建造了兩種不同的溫室,一種給喜歡水分的厥類,裡面不僅有條人造小溪穿過整個溫室,溫室頂上還常年有迴圈噴霧系統,地上長滿了苔蘚,能保持足夠的濕度,另一種溫室則給喜歡乾燥環境的厥類,裡面有足夠的光照。

蕨類的生長習性各不相同,比如兩年前,Niwat開始種一種來自於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島的蕨類植物,名叫DicksoniaAntarctica,屬於軟樹蕨,每年只長一寸,Niwat悉心栽培了兩年,仍是很細小的一棵。與此相反,還有一種也是來自澳大利亞大陸的樹蕨,叫桫欏蘆葦 ,這種樹蕨就是一個快速成長的植物。

Niwat的基地上現在擁有著300多種蕨類植物,分別屬於30個不同的科屬,每一科屬又包含很多的分支物種。比如鐵角蕨寇里他搜集到了20多種,腎蕨科 裡他又種植了10種左右,特別漂亮的蹄蓋蕨屬裡他擁有15種左右。

這些名目龐雜的資料統計和科屬考證工作,Niwat顯然樂在其中,對於每一種蕨類的名稱和習性更是脫口而出,像是一個移動的蕨類資料庫。

▲ Fern Paradise的小路也是按照孢子的形態設計的。

當然Niwat還有更遠大的目標,他想建一個蕨類的博物館,如今也已在建設中了,好玩的是,這個博物館的前身,是Niwat家的祖宅,他將整個木質結構的老房子都搬了過來,所有的木頭都是原來的,他還要求搬運的人一定要準確地將各個地方的木頭對準了,各個門也要各歸其位。現在這棟建築剛完成,接下來就是完善這裡的展廳了。 

只種植不售賣

在Niwat的蕨類世界裡有條不成文的規則,那就是所有的植物都決不是商品,所以種植的目的也決不是為了商業,他希望通過努力,蕨類能為地球的將來作出貢獻。 

8年前,Niwat訪問菲律賓,參加了蕨類植物愛好者大聚會。有一個中國蕨類植物愛好者給了他一個非常珍貴的種子rhizom,而Niwat就是利用這僅有的一顆種子,培育出了幾百種蕨類。今年的2月份,Niwat又參加了菲律賓的蕨類自然協會活動並作了演講,借此機會走進了叢林之中。當他們在周圍調查的時候,發現了一棵巨大的樹蕨,於是就帶回了一些葉子。如今葉子的孢子已經在他的基地裡培育了4個月了,像星星一樣的形狀。

Niwat自豪地說:“你們可以想像,將來我能夠從這棵培育出多少品種啊,剪下來的種子培育的一盒一盒的小的苗將來可以長成很大的蕨樹。它能夠使我夢想成真! ”Niwat又語重心長地告誡說:“但是我真誠地希望,人們不要去購買當地人從叢林中砍伐來的蕨類植物,這會對我們周圍的生存環境、大氣、森林構成危害,如果這樣下去,地球的將來就毀了。”

▲ Niwat給我們展示葉子背後排列整齊的孢子。

因此,Niwat首先保護蕨類植物,他可以向公眾提供孢子體,如果公眾需要話,但是絕對不買賣蕨類植物。

Niwat建議大家如果想要種植蕨類的話,可以聯繫各地的蕨類植物學會,現在世界各地有很多的蕨類植物學會,比如澳大利亞、印尼、菲律賓、美國和英國,這些植物學會能夠給蕨類愛好者提供很多的資源。

Niwat還希望可以通過園林美化設計來提升蕨類植物的價值。蕨類植物本身就多姿多彩,不需要種植花朵就能夠美化園林。比如在Fern Paradise,即便全是蕨類,也有著從上到下、從裡到外的各種層次,高低錯落,互相依存,很自然地形成了一種生態平衡,這,就是大自然的神奇之處。

在Fern Paradise的官方主頁上,有著這樣一首小詩,來自於Niwat最親密的好朋友、來自以色列耶路撒冷的音樂家斯蒂芬,這首詩很好地表達了Fern Paradise裡的感受:“想像你回到了自然,你的周圍被綠色擁抱著,私密原始的環境,煥然一新。鳥、乾淨的空氣,像鈴聲一樣溫柔的聲音,它們在清早歌唱,讓你想到了家……”

蕨類植物的生命過程

[ 萌芽 ]

蕨類植物的地下莖年年能隨處長出葉子來,嫩葉上部捲曲著,外面披有白色的茸毛,古時叫它為'拳菜'或'蕨拳',是原始的性狀。

[ 生長 ]

蕨類的葉子漸漸長大,葉柄上生有深綠而美麗的羽狀複葉,主要依靠它那葉子背面的褐色或黃色的孢子散落在潮濕的地方,經過繁雜的過程,發育成為新的蕨。

[ 死亡 ]

蕨類植物處於不同生長期,對光線、溫度、濕度等條件的要求也不同,應該按不同的生長階段和屬性小心照顧,不然植株會徒長,顯得衰弱或萎蔫,甚至死亡。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