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母嬰>正文

孩子摔倒後,這樣做傷的更重

成長不可能是一帆風順,適當的受到挫折與磨難會讓內心變的更堅強。道理爸爸媽媽都懂,但是放在寶寶面前什麼道理都成了水泡,一碰就破。寶寶的成長過程也是如此,沒有那個寶寶是沒摔過跤,沒碰到頭的。對寶寶的關愛雖無可非議,但是保護的太好只能會讓寶寶受傷更多,傷的更重。

1-2歲是寶寶學走路的階段,因為寶寶行為的改變,還沒有掌握重心平衡,腿部肌肉力量還不夠強大,所以很容易摔跤。學步初期的寶寶媽媽儘量做好防護措施,確保安全,雖然說摔跤不可避免,但是要防止寶寶摔跤後很長一段時間不敢學步。寶寶因此產生懼怕心理,如果媽媽不能幫助很好的克服,寶寶以後面對困難時也會顯得唯唯諾諾,這種傷害比摔跤本身來講更嚴重。

▲學步期使用學步帶牽拉住寶寶可以有效避免摔傷。

2歲以後,隨著寶寶長大腳步也越來越穩實,這個時期的寶寶會非常自信,認為自己無所不能,總是想要擺脫家長的牽拉。也由於這種莽撞和不小心摔很多跤,這個時候因為寶寶行動較快,往往會有不同程度的受傷,首先要看看傷勢,如果傷的不重的情況下,媽媽儘量讓寶寶自己起來,並不是狠心,是要教會寶寶學會承擔後果,讓寶寶認識到現有的結果是因為自己的某些行為造成的。

有些媽媽會說這麼小的寶寶連話都說不清,怎麼可能明白這些道理。但是爸爸媽媽細想一下,有哪一個道理是聽別人說自己就信服的,非得要自己撞到南牆才會回頭不是嗎?不要小看寶寶的理解能力,雖然還不會說,但是兩歲左右的孩子爸爸媽媽說的話基本都能理解了。

▲合理的使用兒童早教機,能減少寶寶對手機和平板的使用。而且多聽多看對寶寶的語言發育和理解能力都會有很大的提高。

摔跤的事情是如此,在對待很多寶寶受到挫折的事情上家長的態度也非常關鍵,一時的受傷流淚幾個小時寶寶可能就會忘記,但是給心靈上帶來的傷害卻是烙印深刻。

▷犯錯誤以後

寶寶犯錯很正常,不犯錯才叫奇跡。比如寶寶將家裡的寫字全部泡在水中,媽媽看到這一幕的時候真的可以用驚呆了來形容,於是沖著寶寶就是一聲吼,把寶寶嚇得不輕但是卻還沒明白是怎麼一回事。其實寶寶只是想學著大人洗東西這麼簡單,但是所有的美好願望和學習模仿的心都被媽媽一聲吼給擊碎了。

▲木質螺母組合玩具,能鍛煉寶寶的動手能力,積木不會太小,方便寶寶安裝,可以讓寶寶在反復的組裝中鍛煉到手眼靈活,組裝後可以使用,增加寶寶的成就感。

如果媽媽總是這樣不分青紅皂白就責備的話,會造成寶寶在以後接觸到新的事物時變得膽小怕事,總是想要得到認可,對自己不自信。如果媽媽換成“你在幹什麼?”,“你覺得這樣做對嗎?”,“那你自己處理一下吧!”簡單明瞭,沒有吵鬧就把事情解決了,瞭解了寶寶的初心,教會了寶寶認知,還保護了寶寶的心靈。

▷在外受欺負以後

在家受到萬千寵愛的寶寶很容易在外面受到各種打擊,特別是學齡期的寶寶。因為在家養成了“什麼都是我的”這種想法,到了學校以後也是這樣,有自己想要玩的玩具,總是希望能屬於自己玩,然而小朋友那麼多,不可能人人都讓著他。加上家人過分的呵護,很多小朋友在上學前很少和別的小孩一起遊戲過,不知道該怎麼和人交流,上學後會因此感覺到格格不入。

對寶寶的呵護是沒有錯,錯在怎麼才是真的保護寶寶,給寶寶一顆強大的內心。如果寶寶在外受到欺負,雖然爸爸媽媽也會憤憤然,寶寶不懂事,家長要能認清受欺負背後的原因,對錯要能分清,不能讓寶寶一味忍讓,形成軟弱的性格;也不能讓他過於霸道沒有集體感。

▷事情沒做好以後

爸爸媽媽要多鍛煉寶寶的動手能力和自理能力,會的東西越多寶寶內心越自信,很多爸爸媽媽會忽略這種自信,認為多誇獎寶寶就會自信滿滿,但是不和實際的誇獎帶來的自信是暫時的,到後面接觸到更多的人和事,心裡會有很大的落差,這種自信非常脆弱。所以爸爸媽媽要給寶寶的是堅強的自信。

▲百變的拼搭沒有對錯和具體規則,可以任意寶寶發揮,不要干涉,通過拼搭類的玩具讓提升寶寶自信心。

雖然寶寶在自己動手做事的時候會遇到很多困難,可能這些困難還總是重複發生,爸爸媽媽一定不要指責,每一次事情的重複對寶寶來說都是一次學習的機會。要耐心的教給寶寶直到熟練掌握。如果爸爸媽媽因為寶寶的學習過程中出現失誤,就指責寶寶笨,發惱騷會讓寶寶對自己也沒喪失信心,因為連爸爸媽媽這樣值得信賴的人都確信自己笨,寶寶可能真的會放棄自己。

所以寶寶摔跤後不可怕,身體的傷痛可以安撫,但是心靈上的傷害想要抹平非常難,甚至會影響到寶寶以後的人生,爸爸媽媽們對這種心靈上的教育才更要做到謹小慎微,不要因為自己的言行舉止改變寶寶的人生軌跡。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