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杜甫《春夜喜雨》
翻看古人的詩詞,他們告訴我們,春天是百花盛開、綠柳扶堤的生機景象。但近日的成都,卻陰雨綿綿、寒風凜冽,搞得無數人說自己過了個假春天。可實際真的是這樣嗎?
為此,小編和小夥伴們,特別找了個午後,漫步在成都街頭。才發現空氣中彌漫著泥土的香氣,枯樹都發出了嫩綠的新芽,玉蘭花早已盛放。死宅在家中的你,可能就要錯過春天了。成都,真的很美,不信你看~
▽▽▽ 「 石羊場路」
一說石羊場就想到車站,覺得又亂又髒。但其實車站背後的石羊場路卻美得不像話,要是不說,你能猜到是這裡嗎?
這裡有大片的油菜花,運氣好還能拍到呼嘯而過的火車,比東郊記憶的廢棄火車更有韻味。
在油菜花田旁邊,有個集市,周邊住戶都在此採買日常所需。而油菜地的間隙裡,又被附近農戶種上了小菜,一路上都有人在幹農活。如此生活景象,讓整個街道更顯生機。
石羊場路附近的幾條街也是春味十足,路邊的楊柳樹吐露著新芽,紫葉李肆意綻放,鳥兒在枝頭嘰嘰喳喳的叫,這就是春天的模樣吧!
「 天暉南街」
小編覺得成都的市政建設還是多用心的,在繁華喧囂的地方,總會藏著一兩條靜謐的街巷。天暉南街就猶如藏在高新國際廣場附近的後花園。
春天這裡有粉白的紫葉李、燦爛的垂絲海棠,夏天這裡有浪漫的藍花楹,一年四季它都幽靜美麗。
哪怕是下班高峰期,這裡也甚少有車輛。因此每每路過時,都會不由自主的放輕腳步,生怕驚擾了這裡的寧靜。每天匆匆上下班的你們,是否有注意到呢?
「 麗都路」
說起麗都路,很多人可能不曉得,但說紅牌樓你們就明白了撒。麗都路就在紅牌樓後面,那邊還有個很大的麗都公園,夏天jia切裡面歇哈涼是個不錯的選擇~
不過小編最喜歡的還是麗都路邊上的蒲葵樹,晃眼一看以為是椰子樹,有種置身海南街頭的感覺。給這條小街增添了不少風情~
在麗都路的街角,還隱藏著一條林蔭小道,走進去發現別有洞天。一顆顆高大的紫葉李盛開著小白花,從下往上看好似繁星點點,還隱約帶著香氣。陽光正好的午後,在這坐一下午也別有情趣。
坐到飯點,還可以順便去旁邊的紅牌樓老號串串吃夜飯。住這邊的人都曉得,這是家老字型大小了,味道很不錯,菜品也很新鮮。而且老闆還有個絕技,不用數簽簽就曉得你吃了好多,但絕不亂收費,三個人吃撐到吐,才110~
「 盛豐路」
盛豐路離麗都路不遠,若說麗都路像極了海南街道,那盛豐路就是十足的老成都風韻。斑駁的舊牆後,藏著大片燦爛的油菜花~
金黃的菜花讓邊上黑瓦白牆的老房子都顯得格外有生機,騎著單車遊走在街上,若有似無的花香撲鼻而來,好似在告知路人春天到了!
“霓裳片片晚妝新,束素亭亭玉殿春。”除了油菜花外,玉蘭花也是早春開得最早的花了~盛豐路街頭玉蘭花開得最高調,整潔的街道被潔白的玉蘭花點綴得更有春意。
尤其是從盛豐路拐個彎到中環武陽大道的路上,一路都是盛開的櫻花和迎春花,迎著風聞著花香,在這個午後做一隻尋找花香的“小蜜蜂”~
「 浣花南路」
浣花南路得名於浣花溪,傳說唐代時有個叫浣花夫人的農家女,在溪畔幫過路僧人洗僧袍,卻隨手漂浮起朵朵蓮花來,浣花溪的名字也因此而來。
這條街上也如它的名字般,開滿了各色鮮花,甚至還有分外鮮豔的雞爪槭(qì)。藏在一群綠葉中,顯得格外美麗。
除了雞爪槭外,這裡還有紫荊,花朵一簇一簇開滿枝頭,隨著微風輕輕搖曳,與世無爭的模樣使這裡成為了一座小小的世外桃源。
「 武侯祠大街」
每年春天,武侯祠大街就會重現“花重錦官城”的美麗景象。可能去早了,並沒有看到櫻花大道,但街上卻春意盎然。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梨花開沒開不清楚,但武侯大街上的紫葉李很是打眼。它們用搖曳的身姿告訴路人,春天到啦~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不止紅杏關不住,梨花也關不住要出牆啦~好像在說春色甚好,別宅啦,快出門看看!
春風和煦,路上的花朵嚮往著太陽,突然好期待櫻花開的武侯祠大街,想來都浪漫得很!
「 西華門街」
不熟悉這條路不要緊,找的到成都市房管局房產交易中心就對了,西華門街就在這。在交易中心對面,有個平安橋天主教堂。
本來很平凡的街道,因為教堂在這讓整條街都變得有異域風情了。聽說這裡還可以舉辦婚禮,不過沒去過,切過的小夥伴們可以來擺哈。
教堂裡面種滿了各種花,爭先恐後的從圍牆裡往外伸展,好似要把自己的美像世人昭告。路旁楊柳依垂,樹枝的花朵隨風搖曳,這樣的春天你有多久沒有好好感受過了?
轉過街角,在隔壁的平安巷裡,巴適妹發現了家不錯的麵館。叫紅燈籠,開在一個老小區樓下。只有臊子面和煎蛋面,而且只有三兩一份的大碗面,紅油是老闆自己做的非辣,但一碗才10塊錢。
「 文廟前街」
文廟前街聽著很陌生,但石室中學你總曉得撒?凡是成都人小時候總有個讀479的心願,當然有理想總是好的!
從街頭望過去,文廟前街似乎平平無奇。但當走到千年古校石室中學門口時,青瓦紅牆、綠樹、微風......讓整個街道都變得古色古香了。
此時學生們還在上課,大人們在上班,街道靜謐整潔,仿佛還能聽見陣陣讀書聲。若在等上一兩個小時,奔出校園的學子們讓整條街都沸騰了起來。學子的歡笑、小販的吆喝、家長的叮囑,給古色古香的街道增添了些許市井氣息。
既然都到了石室門口,那怎麼都要去賀記蛋烘糕打個卡。雖然不是放學高峰期,但老闆還是忙得腳朝天,不少過路的老顧客都要來回味下兒時的味道。鬆軟的蛋皮,配上老闆特製的醬料,一口一個都不成問題。
「 水碾河南三街」
你們是不是和巴適妹一樣,看到水碾河三個字都口水直流。但其實這邊還有個地方,和水碾河的美食一樣誘人,對,就是U37創意倉庫。
你們自己說,是不是會經常跑這來拍照~小編一直覺得U37很神奇,雖然它看上略顯頹廢,但卻又不同于周圍斑駁的舊樓,它更有個性和韻味。
張揚的塗鴉、滿牆的爬山虎藤蔓、佇立的紅郵筒、柵欄裡的綠葉......讓這裡散發出文藝小清新的味道,也因此成了大家的拍照聖地。
水碾河社區可謂是成都市井生活的縮影,隨處可見鋪滿新鮮蔬菜的小菜市、冒著騰騰熱氣的小麵館。裡面還藏著不少美食,蛋烘糕、狼牙土豆、雞蛋漢堡、冰糖葫蘆......又開始流口水了。
「 亞光路」
亞光路是隱藏在美食街建設路邊上的小道,和熱鬧繁忙的建設路形成對比,它顯得更清靜、悠閒。
“曲徑通幽”,用在這裡真的是恰如其分!一排排竹子枝繁葉茂,給幽靜的小路增添了生機。
這條街上蠻有老成都風味,隨時走這過都有老年人喝茶打牌的歡聲笑語。隔壁高地寫字間的繁忙似乎和毫無關係,再匆忙的心走到這裡都多了幾分悠閒。
若是晨間或傍晚來這裡,更能生出幾分愜意。忙碌了一天的人們,在這個時候都選擇走出來,或跑步、或閒談、或嬉戲......生活似乎本就該這樣。
這邊的美食也非常多,但小編今天不想說建設巷,而是想擺哈旁邊的建設南街。街口對著SM廣場轉角處的萬州烤魚,不要看門店小,隨時都大排長龍。烤魚焦香入味,加上速食麵讓人欲罷不能。
趁著週末,不若出門看看 你身邊是否也有風景獨好的街道呢? 那快告訴小編,讓我們一起享受春日的美好~
來源:巴適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