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手機>正文

曾經的隨身U盤,為什麼越來越少人用了

作為90後,U盤應該算是接觸最多的數碼產品,價格不高的同時使用也很實在,不管是學習資料拷貝,還是影音娛樂檔的傳輸拷貝,U盤都是主力搬運工具。但相較於曾經的大行其道,如今U盤在存儲領域的發展卻不被廠商看好,逐漸成為“備胎”選項,這幾年究竟發生了什麼?

U盤有過風生水起的場面,那時不僅有海內外的知名存儲品牌進駐,國內新興存儲廠商也層出不窮。由於需求空間大,有利可圖,市場霎時間湧入各式花樣的U盤新品,他們不單有越來越快的讀寫速度和大容量,價格也逐年遞減。但火了十幾年,回想近幾年U盤的使用頻率,會發現它已經不再是當年盤不離身的工具,而是有了越來越多的替代方式。U盤行業是如何走到這一步的?未來是否還有轉機?今天我們來討論下。

利潤跌破谷底 成“利潤僅一元”行業?

從2014年開始,U盤整體市場就開始滑坡,行業的萎縮導致10%左右的U盤工廠轉型為其他行業,部分品牌更因此業績大幅下滑甚至退出市場。由於激烈的競爭,U盤市場陷入各種價格戰和管道戰之中,廠商利潤空間越來越小,以致於出現了有媒體報導的“一個U盤利潤僅一元”的蕭條景象。

作為電腦周邊設備,存儲廠商利潤變低,就會出現以次充好的奸商陷阱,這樣不僅損害用戶的利益,長此以往更是劣性迴圈。從目前電商價格來看,最暢銷16g容量U盤價格在30-40元之間,64g容量的U盤多數在180元以內,相比2015-2016年的U盤市場,雖然價格要提高了一些(此前網盤被封和存儲產品陷入漲價潮的影響),但留給廠商的議價空間已經很弱,U盤數量也趨於飽和,個人資料存儲為用途的新使用者更少。

大容量手機異軍突起 使用場景改變

隨著數碼產品的更新,傳輸檔不再需要電腦充當中轉站,小檔和學習資料的傳輸,大檔也可以在網路雲中保存下載,各種輕辦公的方式削弱了U盤使用頻率。

其中,大容量手機的異軍突起就是一大影響因素,它將使用限於電腦端的U盤轉換成便捷的手機網路移動端。目前除了部分可外部擴容的手機,如今手機的內置存儲動侃就破32G容量,128GB/256GB的大記憶體更是常見,這對於個人用戶來說,能滿足大部分存取需要。

從快閃記憶體卡到SSD 替代產品眾多

先不說傳統U盤衍生出來的各式手機雙頭U盤、WiFi無線優盤和網路記憶體等,就是後來居上的快閃記憶體卡,也是很大的競爭物件。快閃記憶體卡依附於數碼產品存在,快閃記憶體卡可以當U盤使用,U盤卻不可能反過來使用。數碼產品興起後,它的數量將遠超電腦,快閃記憶體卡的需求也就可見一斑了。因此U盤既擔當數碼產品的存儲介質,也像U盤,和讀卡器一起成為“獨立U盤”,並且具備價格優勢。

除了快閃記憶體卡,另一個擁有秒殺能力的對手是可擕式SSD。據業內報告,今年和明年全球市場快閃記憶體卡和U盤的總占比份額可能僅為7%,但SSD的份額將達到43%,二者對比明顯,未來兩者並不是一個量級的對手。作為存儲的資料工具,SSD具有移動硬碟的大容量和U盤的便攜性,取代U盤是早晚的事,現在唯一阻礙它普及的原因就是價格了。

網盤關閉緩頹勢 雲存儲仍是大熱項

國內在網路雲盤內容使用監管不規範,各種盜版及非法內容層出不窮,隨著網速的提升和PC市場需求的下滑,U盤市場是很難抵抗萎縮大勢的。

不過在前段時間,免費的網路雲盤服務被中止的消息鬧得沸沸揚揚,使用者習慣的存儲管道被封禁,憑藉安全性和性價比,U盤行業在現階段還有一定的市場空間。

談未來?Type-C介面是機遇

隨著替代品的逐漸成熟,U盤行業市場的全面萎縮已經無可避免。U盤除了小巧便攜,性價比高的優勢外,它以前僅限在PC端應用,手機U盤也需要重新設計介面,如今USB Type-C介面的統一給U盤市場帶來了更多的產品應用面。

這樣不僅可以緩解U盤需求下滑困境的突破口,還可以避免因設備不同廠商額外增加的開支。

總結:U盤市場的萎縮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替代的U盤功能的相似產品分流了市場份額,快閃記憶體卡和便攜SSD擁有更符合使用需求的優勢等;再者,付費雲端存儲是趨勢,網盤的興起滿足了使用者的快速存儲需求;最後,手機內置存儲的充足和其他數碼產品的興起,也成為替代U盤的存儲工具。至此,以廠商角度來看,傳統U盤行業用戶需求和利潤已經日漸式微,後續若不能在Type-C介面取得突破,廠商肯定不會在這塊投放更多的研發精力,未來U盤市場將是小量市場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