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母嬰>正文

寶寶不分享並不等於自私,別錯怪了孩子!

“二孩”政策出臺以後,越來越多的家庭選擇要第二個孩子,而讓家裡的大孩子接受這個闖入他的生活的小生命就成了一個大問題,就連“隔輩疼”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們也都在努力教育小寶寶們“學會分享”,但是,這種“逼”孩子去分享的方法到底對不對呢?

很多次我陪著我們家小胖妞兒玩耍的時候,都能聽到旁邊的家長說:你把這個玩具給小妹妹/小弟弟玩兒一會兒,別那麼自私。講真,我當時就被這個龐大的詞語嚇到了!這樣一個經常跟自利、卑鄙等詞語連用的貶義詞,怎麼可能用到一個剛剛懵懵懂懂有物權意識的小朋友身上!

1自私到底是什麼?

度娘說,自私是指個體面臨自己利益與對方衝突時,會不計對方損失,以滿足自己利益為主;此外,自私者在進行自私行為的同時,通常能察覺自己的行為可能損及別人的利益,仍按照自己利益不擇手段。而我們所說的小孩子自私基本上都是小氣,那麼在您要求寶貝跟別人分享之前,先要瞭解一下“分享”這個概念什麼時候才能夠形成?

2寶寶3~5歲開始有物權意識

有一天你可能會發現,以前很乖很乖的寶寶,突然變的佔有欲超級強,凡事他能見到的一切都歸他:媽媽是我的,爸爸不能碰;小熊玩偶是我的,奶奶不能碰;小汽車玩具是我的,姥姥不能碰。千萬不要以為這是寶寶變小氣了,這是寶寶開始有了物權意識,是他成長的一個階段。這個階段大約從2歲左右開始,一直會持續到3歲甚至5歲。

那麼如何對待這個階段呢?

3歲以內的小朋友並不明白什麼是分享,在他們看來,把玩具給其他小朋友,就相當於永遠失去了它。這個階段的首要任務,是幫助寶寶建立物權意識,分享還不著急呢。

3什麼時候開始教孩子學會分享?

3歲以後,並且要觀察孩子的意願,不要太強烈,緩和進行。

說到這裡,插播一個題外話,小朋友們4、5歲以後,雖然看上去能跑能跳很獨立了,但他們依舊是孩子,需要大人的陪伴與引導。我在兒童樂園裡經常看到3歲以內的寶寶後面跟個家長,小朋友之間一發生衝突家長立刻告訴寶寶要跟小朋友一起玩兒。而4、5歲或更大的小朋友因為可以自己玩兒了,家長們都躲在外面玩兒手機,有些甚至連頭都不抬,而這個年齡段的小朋友其實更需要家長的引導。

4如何正確地引導孩子學會分享

➔ 身體力行,為寶貝做榜樣

孩子會模擬家長的行為,想讓孩子做什麼,自己要給他一個示範。

➔ 給孩子佈置任務,讓孩子嘗試去分配

跟孩子玩交換玩具的遊戲,讓他學到拿出一個給別人,自己也能收穫一個。

➔ 用容易發生的交換行為,引導分享

讓孩子在分配的過程中體驗分享,比如把餅乾都交給孩子,讓他分配給其他人。

可是孩子就是不想分享怎麼辦?請再給他一些時間,尊重他的意願,不要強迫他。

特別是遇到孩子非常喜歡的玩具,請千萬不要做主就送給其他小朋友了。試想,你剛買的iPhone7,我說喜歡,然後你家長就送給我了,你能接受嗎?要讓孩子知道,你站在他的背後,擁有強大的愛的孩子,才更喜歡分享。

分享確實是一種美好的品德,但是要在正確的年齡段和時間,用正確的方法引導寶寶學會分享才是聰明的媽媽會做的事情。所以,各位媽媽們,當別的小朋友來搶你家寶寶的玩具時,一定要為自己的寶貝爭取自己的物權意識哦!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