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母嬰>正文

寶寶安全感和情商培養,全賴你的這一點!

一直以來,我都覺得自己和娃的相處上還算不錯,我算個滿足型媽媽,娃的需求我都能及時回應,娃發脾氣時我也會妥善處理。只是最近和兒子刷牙中的小波折讓我感觸很深,在帶娃的過程中,我們要不斷修煉,你帶娃中所有的情緒和表達都將給孩子帶來影響,無一遺漏……

一個錯誤表達留下的陰影,得花很久消除

兒子兩歲多時的某一天我開始教他刷牙。刷牙首先得先把口腔打濕,我告訴兒子把水含在嘴裡含一會兒再吐出來,不能吞下去。開始很順利,兒子很聽指令地完成“喝水-含水-吐水”,用清水漱了兩次後開始打牙膏刷牙。刷完後需要再漱幾次口把牙膏泡沫清理出來,這回兒子的表現變差了,他吞下了大部分牙膏水。雖然牙膏是幼兒專用的可以吃,但那天我給娃用的是自來水。所以當他喝下這第一口時,我下意識地皺起了眉頭,並且嚴肅地告訴他這水不能喝下肚,喝了會肚子痛。

卻沒想,只是皺了個眉頭,語氣略帶不滿,兒子就明顯有些緊張了。再次漱口時,他把所有的漱口水都直接吞下去了。這次我更著急了,用更亮的嗓門重複了一遍水不能喝下去,並讓他再練一遍。兒子有些猶豫,端起水杯,又是一!大!口!

他不是不想做好,而是從我緊張的情緒和責備的語氣中,他得到了一個信號“我做錯了”。他本能地開啟自我保護模式,不僅聽不進外部的話,並且對自己的身體失去了控制。

意識到了問題,我立即叫來了娃爸,希望把娃從這個不愉快中帶出來。娃爸很有領會能力地表演了幾個幽默的漱口方式,比如把水吐出來時發出“buuuuu~”的聲音把水噴得像灑水一般到處都。兒子立逗樂了。但當我和娃爸一起鼓勵他試一試和爸爸一樣噴水時,他還是拒絕了。

至此,他討厭上了漱口。

每天早晚各一次的刷牙,只要說“我們要去刷牙咯”,兒子一定會緊接著一句:“媽媽,我不要漱口。”整整六個多月,兒子始終對漱口很是反感……直到最近才慢慢有了改善。

所以這件事情讓我記住,任何時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表達方式。我們小小的舉動留給娃的陰影要花很長時間、很多的精力去修復。

可別低估了孩子,他們從小就是察顏觀色的高手

其實不只是娃開始跟你互動了,你要注意表達和情緒的表露。從寶寶一出生,你就要注意奧,因為對你情緒的感知,在小寶寶剛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就開始了。他們最開始認知的就是人臉,他會目不轉睛地盯著媽媽。頭六個月中,他們沒有“自我”的感知,他們不能準確的感覺到自己和母親的界限,所以他們會非常容易地被媽媽的神情、情緒所影響。

而到7-9個月時,他就開始懂得察言觀色了。雖然在言語上不是很懂,但他們已經會看父母表情來做互動,知道爸媽是高興或生氣,而通常親子互動也是基於這樣的認知能力在做階梯式提高。

要知道,作為一種天生的本能,孩子在讀取大人面部表情、聲音調語氣時獲得資訊的能力絕不低於成年人。

兒子在10個月的時候去外公外婆家,喜歡上了家裡的樓梯,但他也會在爬得比較高時向我們求救,這時只要我們略有個抬腿的動作要走向他的意思,他又會大膽地繼續往爬,而我如果坐著紋絲不動,他也絕不會再往上爬一步。這就是孩子敏銳的觀察能力。

寶寶在一次次與媽媽的互動中,參考了媽媽如何表達情緒,把媽媽的方式內化,最後形成自己的情緒、學會自己的表達。

孩子通常過感知爸媽的情緒來建立安全

其實你的情緒怎麼樣,娃會看在眼裡並不是最重要的,頂頂要緊的是,孩子的安全感是通過感知爸媽的情緒來建立的。一個剛出生的小嬰兒到3歲前,安全感始終處在不斷積蓄的過程,直到四歲左右他們才具有從外部世界獲得安全感的能力。

這也是為什麼一個剛出生的小嬰兒洗澡會大哭,會被自己的手腳嚇到、易驚醒的原因。因為那時候的他們毫無安全感,只有用包裹的方式把他裹住營造成一個模仿子宮的環境,他們的情緒才會穩定起來。而從每一次哺乳、每一次哭了就有人抱起安撫,寶寶逐步建立起了關係認知,與爸媽的親密關係是孩子安全感最大的來源。

心理學家會建議,到了兩歲,爸媽要給予孩子更多的認可,因為沒有什麼能比自己的爸媽認可更能讓孩子感到安全感,只要你給予肯定,孩子會竭盡全力去實現大人的期許。這個時候的他們最怕我們發脾氣,發脾氣時我們和孩子建立起來的親密關係就會斷裂,安全感就會流失。

學了那麼多育兒心理,真正的自己又改造了多少?

雖然我們都知道和孩子的有效溝通需要建立在親密關係的基礎上,雖然我們也知道負面的情緒會讓孩子往我們的希望的反方向走,可我們還是會不自覺地在孩子一做錯事就滿臉寫著不耐煩。

並不是孩子做錯了什麼,而是我們自己的情緒控制不好。這兩天瘋狂被刷屏的臺灣心理諮詢師賴佩霞的演講觸動了很多媽媽的心。“當你滿口說愛的時候,孩子只看到了你面目猙獰。” “指責不是愛,是親密關係的殺手。”

不會控制情緒,何嘗不是一種低情商的表現。可是情商做為一種從原生家庭帶來、或是在漫長的人生經歷中磨練出來的情緒管理能力,又應該怎樣去提高呢。其實,和孩子的相處正是修煉情商的最好時機,因為愛是促使我們不斷練的最大動力。

從某種意義上說,孩子是爸媽的老師,他來到這個世界上,督促父母把從前忽略的課程補上,不斷完善自己的人生地圖。因為如果我們處理不了與自己、與他人的關係,我們也沒法處理好與孩子的關係。

教育的方法和技巧只是孩子成才的冰山一角,有時候,孩子的教育,拼的是功底,拼的是父母的處世態度和人生感悟。也就是說,我們的整個人生,都會參與到教育中來。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