咦?心臟按壓也不難學嘛
等一下,寶在玩水,粑粑麻麻你們在一旁看管,可不是杵著狂刷朋友圈呀,來來來,平時空的話,人工呼吸和心臟按壓法學起來。
畢竟,萬一寶溺水或吞咽異物窒息了,緊急關頭麻麻要是會這兩招,就能儘快讓寶恢復呼吸,是不是比一味地呼叫更能救寶?
如果寶寶還是個嬰兒,第一要務就是確保呼吸道暢通,麻麻把寶的腦袋輕微往後拉,然後用一兩根手指輕輕抬高下顎。
然後,用嘴同時覆蓋住寶的口鼻,向裡面吹氣,每1-1.5秒呼吸一次。
“我家寶很大了哎,嘴巴蓋不住他的口鼻了……”
1歲以上的幼兒嘛,人工呼吸要跟著變動,當然了第一步還是一樣滴,都是要首先確保呼吸暢通,把小腦袋向後拉,方便空氣進入呼吸道。
幼兒期的寶,臉比嬰兒大了好多,麻麻先用一隻手按住寶的額頭,再用另一隻手的食指抬起寶的下顎。
鼻子已經覆蓋不住,那就捏住,麻麻用嘴覆蓋住寶寶的嘴,向他口中吹氣,每分鐘吹氣20次左右。
換氣的時候,麻麻能看到寶胸部的起落變化,寶胸部上下起落,麻麻重複吹氣……
這就是傳說中的人工呼吸,學會了嗎?
好,切換到心臟按壓課程上……
不想學?為啥?“感覺沒啥用,出事了怎麼按都是無濟於事,心理安慰罷了”,心臟按壓一臉懵逼:我不是擺設,時機恰當、方法到位,我會幫上大忙的。
這點,小南很贊同,凡是醫生強烈推廣普及的,總歸是有它的道理的。
還是先從幼兒說起。
用一隻手按壓住寶的小腦袋。
插播一條,雙手環抱拇指按壓法,這種最溫柔的手法,適合的是新生兒和小嬰兒。
伸出兩三根手指厚,看著這小小的肉團,麻麻表示“下不了手”,沒事,深呼一口氣,按照小南的提示來:在小肉團的胸骨處,向下按壓1-2釐米,每分鐘按壓100-120次左右。
不過很多麻麻,對數字實在沒啥概念,這個深度怎麼確保,讓小南想想。
有了,比劃一下寶的“厚度”,也就是胸部前後徑(一般來說嬰兒大概4釐米,幼兒大概5釐米),按壓深度至少要有它的三分之一,頻率至少100次,這樣每一次的按壓才能讓胸部充分回彈。回彈?不然呢,怎麼保障心臟血流充盈?
除了上面這些要確保,按壓中斷的時間越短越好,不要超過10秒,嗯,有點考慮麻麻的臂力和心理素質哦。
1歲以上的寶呢?
麻麻跪在他旁邊,用一隻手的手掌來按壓。
不是手指,是用手腕附近的部分去按壓。怎麼按?按多久?別太用勁,向下按壓5釐米左右,每分鐘至少100次。
大一點的兒童和成人,小南也順帶說了吧,反正不差這幾分鐘。
他們的塊頭比幼兒大,按壓起來相對費勁一些,就要多一隻手去幫忙,也就是雙手按壓,按哪壓哪?胸骨的上方。
具體怎麼說呢,這樣吧,把下方先框定,它的上面就是我們要按壓的部位:胸前正中央,最下面兩根肋骨的交匯處,就是胸骨的下端。像不像做題目時的排除法?
好啦,理論是全說了,具體的還是要靠練習,沒有小黃人,那就趕快拿皮糙肉厚的粑粑練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