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主城現存最古老的木質廟宇建築——東華觀,歷經1年多時間的修復,其主體建築的修復工程已進入驗收階段,年內有望與市民見面。此次修復也是採用古法修復的原則,修舊如舊,主體建築幾乎不用水泥和鐵釘。
東華觀距今已有700餘年歷史,位於渝中區凱旋路73號。據史料記載,東華觀藏經樓又名玉泉殿、皇經樓,是元朝忽必烈至元年間興建的東華觀的一部分。當時的東華觀背靠現在的新華路,下臨長江江岸。共有殿宇三重,內設九個殿堂和藏經樓,極盛時期的東華觀規模宏大、巍峨壯觀,來此進香掛單的道士及居士多達千余人,成為當時重慶地區建築最早的全真龍門派著名的道觀。
“東華觀藏經樓體量雖小,卻是重慶地區典型廟宇建築的代表之作。”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專委會秘書長吳濤介紹,這棟小樓能保存至今也著實不容易——1926年,東華觀遭遇大火,整個道觀燒掉了三分之二;1939年,日軍飛機大轟炸將東華觀大部分摧毀。
大火和炸彈讓原本鼎盛的東華觀只剩下藏經樓和靈官殿。1942年,國民政府對滿目瘡痍的重慶城進行重建,東華觀又被連接上下半城的公路所貫通,藏經樓留在了公路上方,靈官殿在公路下方。
對於東華觀藏經樓的修復工作,渝中區文管所所長徐曉渝說“文物專家們採用修舊如舊的方法”——對其木架構整體進行落架,去除臨時支撐的構件,補配缺失的木質構件,更換了腐朽嚴重的木構件,再按原樣整體歸正樑架。
據悉,修復完成後的東華觀藏經樓有望於年內免費面向市民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