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我國兒童患腎臟病數量在逐年增加,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吃鹽太多導致體內鈉含量增加。
天了嚕!居然是鹽這個壞傢伙。婆婆天天喊著要在寶寶輔食中加鹽,多虧自己“誓死捍衛主權”,否則,這得給寶寶帶來多大的傷害呀!為娘的你,是不是有點小慶倖?
鈉攝入過多有何危害?
7-24月齡寶寶,腎、肝臟還未發育完全,不足以滲透過多的鈉,只會增加寶寶腎臟負擔,所以,寶寶食物還應以清淡易消化為主。成年人攝入過多鈉,也會加重腎臟負擔,另外,還有研究表明,過量攝入鈉還與高血壓、心臟病等有密切關係。
正常鈉攝入量該是多少?
中國營養學會推薦,成年人每天的鈉攝入量不應超過2000mg(相當於5g食鹽),7-24月齡的嬰幼兒鈉攝入量每天不應超過350~700mg(相當於0.9~1.8g食鹽)。
以下是《中國居民膳食指南》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寶寶每日鈉攝入量的一個詳細匯總,大家可以仔細看一下:
那麼一克鹽究竟是多少呢?這樣給大家形容吧,體積大概和一粒泡過的黃豆一樣大,或者是兩粒豌豆那麼大,若把一克鹽攤開,它和一元硬幣的直徑和厚度都是差不多的。
一歲內的寶寶不需額外加鹽?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明確指出,0-6個月的寶寶,通過母乳和配方奶粉攝取的鈉含量已足夠身體所需。7-12月齡的寶寶,開始添加輔食,除了從母乳和奶粉中攝入鈉,還可以通過輔食如瘦肉、雞蛋等獲取一定的鈉。所以,無需專門給一歲內的寶寶加鹽。
另外需注意,母乳媽媽的飲食直接影響乳汁品質,吃得太鹹,乳汁裡可能也會有很多鹽分,寶寶健康也會受到影響。所以,母乳媽媽應儘量飲食清淡,每天攝入的食鹽不要超過成人正常標準,即5克。
寶寶一歲後需要加鹽嗎?
既然一歲內不能加鹽,是不是就意味著只要寶寶過了一歲就可以加鹽了?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指出,13-24月齡的寶寶,可以少量嘗試一些家庭食物,但還是應該以清淡口味為主,這裡的淡口味指的是少鹽少糖少刺激性。
而WASH(鹽與健康世界行動)指出,1-3歲的寶寶開始從乳製品向成人化的飲食過度,而輔食本身所含的鈉就已足夠寶寶身體所需了,因此也不需要刻意給寶寶加鹽。
總之,能不加鹽就儘量不加。
不加鹽寶寶沒胃口?
老人家總覺得寶寶的輔食中不加點鹽、醬油啥的,吃起來會沒味道。其實老人多慮了,寶寶的味蕾要比成人的敏感很多,食物中即使未加任何調味料,寶寶也能夠識別出美味。建議大家不要以成人的口味來判斷,天然的原味食物才是給寶寶最好的美味,常吃淡口味的食物還可以減少偏食挑食的風險。
如果寶寶實在是對淡口味的食物沒興趣,按照《中國居民膳食指南》13-24月齡寶寶“少鹽少糖少刺激性”的標準,你也可以少量加些鹽,注意,要少量!!!
遠離生活中的“隱形鹽”
千萬不要認為不加鹽就可控制寶寶體內鈉含量,鈉不僅僅存在於鹽中,兒童醬油、味精、雞精、醃制食品中都含鈉,對寶寶來講,這裡面的鈉含量都是很高的,媽媽也應該注意,儘量讓寶寶遠離這些調味品。
按照《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議,等到寶寶兩歲後,就可以同家人一起進食了。這也就意味著寶寶要進入調味品的世界了,不過還是要建議少鹽。
附:各年齡段兒童飲食黑名單(收藏)
蜂蜜:一歲以內的寶寶別吃。歐美國家的衛生部門早在幾年前就已經宣佈,不能給一歲以內的嬰兒餵食蜂蜜,因為蜂蜜中可能含有肉毒桿菌。一歲以內的寶寶,腸道內的菌群比較脆弱,食用蜂蜜後很容易引起中毒。
鮮牛奶:兩歲內的寶寶不宜喝。不管是鮮牛奶、羊奶還是成人奶粉,都不能給2歲以內的寶寶喝。因為這一階段的嬰兒體內的消化酶分泌不足,餵食鮮牛奶後很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出現嘔吐、腹瀉等症狀。
易過敏水果:三歲以內的寶寶建議別吃。三歲以內的寶寶,出現過敏的概率是非常高的,那些易導致過敏的水果,比如桃子、獼猴桃等表面有絨毛的水果,芒果和鳳梨等有刺激性的水果,建議不要給寶寶吃。
小結:
因為給寶寶加鹽這件事,媳婦跟婆婆大戰三百個回合早已不是什麼稀奇的事,什麼“加點鹽寶寶吃飯香”“加點鹽寶寶可以變硬朗”……這些謬論早已被撕的“體無完膚”。
我們講究科學育兒法,一切都是以寶寶的健康發育為前提,一歲以前不加鹽,一歲以後儘量給寶寶吃的清淡些,因為清淡的口味才是順應寶寶健康成長的。